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基础巩固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因素很多,其中最为根本的是()A.俄国农奴制盛行,农奴的生活困苦B.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的不满C.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中遭到惨败D.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往往都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这是解题的关键技巧。A项为社会生活方面,只是描述了历史现象,没有揭示原因,与题意不符;B项为改革背景中的政治因素,不是根本原因;C项是军事方面背景,是促使沙皇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D项概括了俄国改革前最关键的矛盾,故正确。2.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改革后,农民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表面上其所有权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只是“永久使用”,但实际上这一措施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B项。3.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摆脱了地主的绝对控制C.依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农奴制相关内容。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摆脱了与地主之间的依-2-附关系,但农民依然受到农村中村社的严格控制和管理,故C项正确。4.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近代司法体系的确立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与解放农奴相配套的政治改革的内容。近代司法体系的确立,推动了俄国的法治化进程,故A项与题意不符;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只是解放了农奴,但没有结束沙皇专制统治,因此C、D两项说法错误。地方自治改革中,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因此推动了政治民主化,B项正确。5.俄国19-20世纪的历史上经历了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两次战争,其共同点不包括()A.在战争中面对强大的工业国对手B.当时俄国国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C.俄国制度落后,两次战争均失败D.农奴生活贫困,缺乏参战积极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时,俄国处于落后的农奴制度下,农奴的处境恶化,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战争对手是率先完成工业国的英法两国。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时面对的对手是已经完成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俄国此时虽然已经完成了农奴制改革,农奴成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但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国内阶级矛盾依然尖锐,因此A、B、C三项是两次战争的共同点,而农奴制在日俄战争之前已经瓦解,故D项为正确答案。综合应用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材料三1861年《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四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3-材料五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俄国社会经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4)材料四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答案(1)处境: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如同牲畜;农奴主可以买卖农奴。原因:俄国实行农奴制,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被地主所占有。(2)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3)权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通过赎买获得份地。(4)原因:农民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分得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5)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社会的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俄国近代化。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俄国日后走上带有封建军事性帝国主义的道路。实质: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农奴制改革之前的背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奴制改革的目的,理解其改革的本质;第(3)问,回答改革的内容;第(4)(5)问,需要辩证地分析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7.俄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曾经产生,并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农奴制改革,需要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管理获得自由的农民。自由派提出了地方自治改革方案,得到富农、资产阶级的共鸣。各阶级的代表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其利益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地主可以借此补偿在改革中失去的特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弥农民的反抗情绪——避免社会因阶级矛盾的尖锐而走向分裂。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社会分工日趋复杂,政府的职能增多,俄国原来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兼顾如此复杂的行政事务。政府试图用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微调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抵消要求中央政体改革的压力,地方自治机构于是应运而生。——摘编自邵丽英《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4-请回答: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和影响。答案目的: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农民的控制;适应社会发展对政府职能的新需求;缓解政治变革要求,维护专制统治。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地方自治改革的目的和影响。第一小问“目的”,需要从材料中概括。第二小问“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亮剑提升知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