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2、《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秦穆公楚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秦国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下列选项最能导致商鞅悲剧的是()A.普遍推行县制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5、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6、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2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办的高等学府,它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巅峰时期,稷下学宫的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人。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如何,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的创办与发展反映了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现象的兴盛B.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C.儒家思想主导稷下之学D.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9、《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10、“爰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黄金货币。通过下图可获知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①手工铸造业发达②商业贸易繁荣③城市繁华④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提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11、下表中的思想主张均出自先秦典籍,其中所表达的共同思想是()思想主张出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孔子家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经》A.尊祖敬宗B.人定胜天C.以德治国D.天人合一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法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咸阳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招募百姓中有能把它撤移到北门的,赏十金。百姓奇怪,没人敢移。又宣布:“能搬移的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搬移了木杆,就给了他五十金。材料二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材料三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大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以上均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法”的内容。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执法的特点。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4材料二有渰(yd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三赵孝成王(公元前266—前245年在位)时,秦国出兵攻赵.赵求救于齐,齐国则要求以长安君做人质为出兵的条件。赵太后爱子心切,坚决反对。左师触龙于是劝谏太后:各国普遍出现贵族没有功劳和能力无法维持地位的局面;现在的长安君地位尊贵,拥有土地宝物,可是不能为国建功立业,有朝一日您不在了,他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新变化?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的社会与西周相比较有了什么新变化?(3)综合上述问题,说明新变化出现的进步意义。14、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这些成语都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兼并争霸的反映。2答案及解析:5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所以“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是秦国,不是秦朝,故选C项。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触及到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激起他们的反对,故C项符合题意。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稟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与题意相符,秦统一后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选D。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晚期的商业发展。子贡生活在春秋晚期,“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已经出现,西周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B正确;A与材料中商人与诸侯交往信息不符;新兴地主阶级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题干不涉及思想文化的内容,排除D。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6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道、法、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学派代表主要内容影响老庄之学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思想李悝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的主张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并且各学派都可自由发表见解,这说明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稷下学宫是—所官办学校,不是私学,故B项错误;虽然材料中提到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但这不能说明稷下学宫就是由儒家思想主导的,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是一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与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的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8答案及解析:答案:A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义、信”都属于儒家思想的内涵。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故选A。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末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排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能够造出“爰金”货币,直接反映出战国时期手工铸造业的发达。黄金货币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同时它相对于物物交换和一般货币交换,还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项。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先秦诸子的思想。根据“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本于天”“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可知这些思想主张都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故选D项。12答案及解析:答案:1.目的:树立威信;取信于民。2.内容: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奖励拼织;度除贵族世袭特权。3.特点:公正、严明;不畏强权。4.意义:促进了秦国的强大;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础;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军事强兵;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B解析:813答案及解析:答案:(1)新变化: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原因: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激烈。(3)推动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的逐步形成;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国变法改革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传统血缘贵族.推动了社会中重视视人才和人才流动的风气形成。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解析:1.抓住关键信息“孝悌”即可;政治主张联系所学回答即可。2.主要内容从家庭、宗族、乡里等方面加以分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