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二课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学案 沪教版
1第二课探索规律实事求是一、要点讲解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里要把握两对关系。一是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永恒的、绝时的;静止暂时的、相对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如果我们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来分析材料中的“不变之变”的话;我们应当看到:①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做好今后五年工作,既要保持基本方向和思路的不变,又要坚持在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关系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做到“变”与“不变”有机统一。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3.科学认识的任务是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就是科学认识的任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掌握规律,才能按规律办事,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而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就成为科学认识的任务。震惊世界的日本3·11地震发生后,人们开始思索,是否有提前预报地震以避免类似惨剧发生的可能性。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人们普遍承认,地震的准确预测还是可能的,因为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当然,探索规律是一个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过程。本质深藏在现象背后,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的本质。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透过现象发现、认识其中的本质和规律。I要注意,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但是假象是从反面来表现本质的,具有欺骗性。4.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要理解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的物质活动;②自觉、能动的活动;③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最基本)②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要懂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把握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实践。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是读书学习中获得间接经验。但是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实践,即来源2于直接经验。青年学生要认真学习间接经验,总结直接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才。5.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复习时要把握,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从深度上看,认识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看,认识要不断扩展;从进程上看,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建党90周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学生的学习来说,在学习中我们应该由少到多、由浅人深,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多问为什么,层层深入,逐渐扩展。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自觉面向实践,及时捕捉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并根据社会提供的新经验,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提出能够正确解决时代课题的新结论。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复习时要把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不尊重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墨守成规,又要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8.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在掌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实事求是”的方法论。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其次要懂得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再次,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二、重点知识指导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自然科学规律也好,社会发展规律也好,还有思维发展规律,它们的根本特点是具有客观性,即规律的存在及其发生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和消灭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不尊重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最近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出的,如果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科学家已经证明,气候变暖一旦超过两度的话,对于人类或者生物多样性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局势。根据科学家的意见,我们拥有40年的回旋余地,我们还能够采取行动。如果是集体行动的话,在2050年之前还是及时的。在处理人与气候的关系上我们应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为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成功;违背规律必然要受惩罚。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运用规律改造自然。3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没有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只有按规律办事,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展经济的同进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才能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规律的客观性哲学原理,我们引出了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方法论。怎样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①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②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指导实践活动;创造或改变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挥破坏作用的范围,直至变害为利;③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本文标题: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二课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学案 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0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