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关键词:高血压,妊娠,变化,疾病,功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HD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分为A、B、C三组:A组(n=80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组(n=92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内容:[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HD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分为A、B、C三组:A组(n=80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组(n=92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组(n=108例)母亲为HDCP;根据胎龄将纳入的新生儿分为中期早产儿(n=90例)、晚期早产儿(n=112例)和足月儿(n=78例)。于出生后2h内检测纳入新生儿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指标水平与HDC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B、C组PLT、PT、APTT、FIB、D-D、FD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LT、PT、APTT、FIB、D-D、FD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PT、APTT、D-D、FDP水平与HDC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FIB、PLT水平与HDC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状态,母亲HDCP越严重,新生儿越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凝血功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母亲患HDCP可导致新生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学变化,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被激活,打破新生儿凝血系统平衡,引发凝血功能障碍,造成新生儿各种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上升[1-3]。因此,对于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h内的凝血功能,探讨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以期为HDCP孕母分娩新生儿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2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出生后2h内进行首次凝血功能检测;新生儿均未注射维生素K1;患有HDCP但无其他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疾病及并发症的孕母分娩的新生儿。排除标准:生后1周内死亡的患儿;严重宫内感染或重度窒息的患儿;患儿存在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达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孕母围产期存在败血症、梅毒、TORCH等感染;孕母围产期存在血栓形成倾向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孕母妊娠期使用过抗凝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孕母围产期存在外科疾病、恶性肿瘤;孕母并发心脏病、慢性肾炎等并发症。纳入的280例患儿中男159例,女121例,胎龄32~41(35.41±2.35)周;出生体质量1.52~3.93(2.29±0.56)kg;孕母年龄23~40(28.59±7.41)岁。将纳入的患儿分为A、B、C三组:A组(n=80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组(n=92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组(n=108例)母亲为HDCP。三组患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根据胎龄将纳入的患儿分为中期早产儿组(n=90例,胎龄32~33+6周)、晚期早产儿组(n=112例,胎龄34~36+6周)和足月儿组(n=78例,胎龄37~41周)。将中期早产儿分为a1、b1、c1三组:a1组(n=25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1组(n=30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1组(n=35例)母亲为HDCP;将晚期早产儿分为a2、b2、c2三组:a2组(n=32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2组(n=37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2组(n=43例)母亲为HDCP;将足月儿分为a3、b3、c3三个组:a3组(n=23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3组(n=25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3组(n=30例)母亲为HDCP。本研究经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儿父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1。1.2方法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h内采集股静脉血1.8mL,应用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Sysmex1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D-二聚体(D-dimmer,D-D)、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比较各组患儿凝血指标水平。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指标与HDC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比较A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B、C组(P<0.05),FIB、PLT低于B、C组(P<0.05);B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C组(P<0.05),FIB、PLT低于C组(P<0.05)。见表2。2.2不同胎龄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比较a1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b1和c1组(P<0.05),FIB、PLT低于b1和c1组(P<0.05);b1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c1组(P<0.05),FIB、PLT低于c1组(P<0.05)。见表3。a2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b2和c2组(P<0.05),FIB、PLT低于b2和c2组(P<0.05);b2组PT、APTT、D-D、FDP高于c2组(P<0.05),FIB、PLT低于c2组(P<0.05)。见表4。a3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b3和c3组(P<0.05),FIB、PLT低于b3和c3组(P<0.05);b3组PT、APTT、D-D、FDP水平高于c3组(P<0.05),FIB、PLT低于c3组(P<0.05)。见表5。2.3HDCP母亲所生新生儿凝血指标与HDCP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PT、APTT、D-D、FDP与HDC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2、0.739、0.815、0.765,P<0.05);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FIB、PLT与HDC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8、-0.783,P<0.05)。3讨论正常生理情况下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于新生儿网状内皮结构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缺氧、酸中毒,加之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维生素K缺乏,凝血系统处于低活性状态,造成许多新生儿凝血功能存在异常[4-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全身小血管痉挛和组织缺氧[7-8]。有研究报道,孕母患HDCP时新生儿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发生异常,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9-10]。因此,临床上对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可有效降低由凝血功能障碍引发的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PLT可聚集黏附在出血部位促进止血,活化后的PLT和裂解产物具有凝血止血功能。PLT计数是评估患儿出血风险的良好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PLT计数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L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DC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PLT处于异常状态。机体血液凝固主要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凝血途径实现。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实验室筛选指标,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实验室筛选指标,两者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Ⅰ、Ⅱ、Ⅶ、Ⅸ、Ⅹ的水平[11-12]。孕母患HDCP时造成胎儿缺氧,胎儿内皮和组织损伤坏死进而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使凝血因子损耗而减少,引起新生儿凝血功能发生异常[13];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缺氧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明显下降[14]。因此,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学改变,引发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PT、APTT水平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T、APT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DC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早期凝血功能降低,且HDCP越严重凝血功能水平越低。FIB是通过肝脏合成的内外源凝血系统共同途径中的最终底物,影响血浆的黏滞度,在凝血酶的影响下生成纤维蛋白,直接参与凝血[15]。孕母HDCP时胎儿常发生早产,早产儿的各脏器常发育不完善,使血浆纤维蛋白清除率较高[16];孕母HDCP时胎儿凝血系统激活,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使新生儿凝血状态逐步向低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状态转化,FIB大量被消耗[17]。本研究结果显示,FIB水平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FIB与HDC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降低和继发性纤溶系统亢进。FDP和D-D是由FIB及纤维蛋白通过纤溶酶降解后产生,可反映纤溶系统的基本活性状态。D-D是主要反映凝血和纤溶蛋白溶解系统活化的特异性标志物[18]。孕母HDCP时孕产妇和胎儿均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循环中形成大量微循环血栓,进而促使继发性纤溶亢进,交联纤维蛋白及FIB被纤溶酶降解后产生大量D-D,因此,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机体D-D水平普遍上升[19]。FDP是一个综合反映纤溶亢进的指标,可使血小板和凝血酶聚集能力减弱,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产生,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可有效预防微循环内血栓的形成[20]。孕母HDCP时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激活凝血系统,FPD水平升高[21]。本研究结果显示,D-D、FDP水平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D-D、FD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孕母分娩的新生儿D-
本文标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2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