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鲈鱼的历史典故:鲈鱼,典故,历史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本文简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一句诗,那么你知道这其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吗?下面就让互联网网友来告诉你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鲈鱼堪脍的典故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本文内容: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一句诗,那么你知道这其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吗?下面就让互联网网友来告诉你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鲈鱼堪脍的典故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说他有阮籍的风度,所以给他一个称号叫做“江东步兵”。一日,会稽人贺循奉命前往洛阳,所乘船只停泊在闾门,贺循在船中抚琴一曲。张翰恰好经过,听到琴声,便上船拜访。两人虽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互相钦佩和喜悦。张翰问贺循的去处,方知是要去洛阳,于是他说:“正好我也有事儿要去洛阳。”便和贺循同船而去,连家里人也没有告知。齐王司马冏执政时期,征召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告诉同郡的好朋友顾荣说:“现今天下纷纷扰扰,灾祸战乱都没有停止。您名声远播四海,想要退出政坛很难。我本来就是生活在山林之中,对现实社会没有抱持期望。您要明智地来思虑前进或是后退的规划。”顾荣握住他的手怆然说:“我也想跟你一起采南山的蕨草,饮用三江的清水。”张翰一日见秋风起,想到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弃官还乡,著有《首丘赋》,诗文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不久,齐王司马冏兵败,张翰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政府因为张翰是私自离开职位就开除了他的公职,张翰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束缚自己,有人问他说,“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张翰回答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这时,世人才认为他的旷达很难得。张翰是个孝子,五十七岁那年他的母亲一病不起,张翰太过哀痛,竟身染重病,不治而逝。张翰《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张翰虽在洛阳的时间不长,却留下了“莼羹鲈脍”这个用于怀念故乡的成语!李白有诗赞之曰: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张翰的人物评价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博学善属文,造次立成,辞义清新。钟嵘《诗品》对张翰评价颇高,将张翰与曹魏何晏、晋孙楚、王赞、潘尼并举,称其:虽不具美,而文采高丽。并得虬龙片甲,凤凰一毛,事同驳圣,宜居中晶。刘勰《文心雕龙》:辩切于短韵。李白《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张翰黄华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北宋苏轼有诗赞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明朝陆树声《长水日抄》:对张翰身后名和当世名的看法也颇表赞同。清代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五:对张翰、顾荣和陆机、陆云兄弟有比较中肯的分析。张翰世代受到家乡人的纪念,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七载:北宋元祐年间,吴江知县王辟筑三高祠,将张翰、范蠡、陆龟蒙并称三高,入祠其中,后经历代兴修,规模大备,祠内有塑像等物,每逢春秋都有祭奠。张翰的墓葬争议清朝康熙屈运隆编纂的《吴江县志》(1685年)说:“晋东曹掾张翰墓在二十九都南役圩”。乾隆十二年沈彤等人编纂的《吴江县志》(1747年)说:“按《吴地记》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吴郡图经续纪》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坟亡。《姑苏志》《吴县志》皆因之。则翰墓有确证,不可假托。”后出的乾隆县志不同意康熙县志的说法。《吴地记》虽然是最早的地情书。但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为后世重辑之残本”,“有他人之作窜入”。张心澄《伪书通考》称其书“伪窜”。因此该书仅几个字的含糊记述令人生疑。至于后面三本志书是“皆因之”,更难以使后人信服。清初长洲学者张大纯实地调查后,在《三吴采风类记》中明确记载张翰墓在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并作《过季鹰墓感赋》:弭节江干日已晡,季鹰高节冠东吴。宦情落落空千载,墓草青青傍五湖。杯酒生前轻将相,秋风身后重莼鲈。只今势利滔滔是,过此还应愧汗无?与沈彤同时代的北芦墟人沈刚中在其《分湖志》(1747年)中记述:“南役圩有古墓,无封植树。民指为翰墓”。以后,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该地曾有张翰墓碑出土,惜字迹模糊。同治九年(1870年)吴江知县黎庶昌重修张翰墓并立石。1958年11月11日,吴江县文教局派员查明:位于莘塔公社东联大队南役圩南端的张翰墓占地50平方米,封土高1.5米,墓西约40米处的敬信庵曾供奉张翰的神位。墓碑和木神位已于去冬今春毁掉。当时建立三人保管小组,插牌明示。2000年秋调查:张翰墓已于60年代中期毁掉,遗址在今莘塔镇枫西与荡东两村(即原东联大队)之间的东枫小学内,前排平房教室西半部即墓址所在;敬信庵原址上早已改建成村办公所和小工厂。张氏后代仍在东弥陀村,有东张、西张两支系。枫里桥、南役圩、莼鲈港又名二图港等都是当地地名;在明清朝均属二十九都二图。方言“二”念成“尼”,“二图港”转音成了“弥陀港”。此地在元荡东北滩。志书上元荡名“莼菜荡”,鼋荡、元荡均是后来的说法。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莼鲈之思”为美食而辞官的一段历史佳话。张翰是个才子,诗书俱佳,写江南的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不过,张翰留名于世,还是是因为莼菜和鲈鱼。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是他在洛阳思念家乡时发出的慨叹。这莼鲈之思,后来有很多人在诗中提及。把思念故乡的情感,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确实诗意盎然。猜你感兴趣:1.精选40个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2.20个历史典故3.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4.历史典故故事大全5.历史典故大全鲈鱼的历史典故:鲈鱼,典故,历史
本文标题: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3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