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小说阅读教学案
-1-小说阅读一、把握小说文本的“3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一)情节1.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3.在情节具体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二)人物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三)环境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2-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还有各种修辞、表达方式等。3.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掌握小说文本的“3步读文法”综观高考小说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命题,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意识、巧妙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按“3步”来读文,以提高答题的效率。第一步:落实“写什么”——明确小说所写内容1.把握小说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小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帮助考生找准、找全各选项的答题区间。2.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等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以及其生活的具体环境,他(她)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她)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3.分析环境描写明确小说所写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特点,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第二步:紧抓“怎样写”——把握小说艺术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叙事技巧主要指情节安排的技巧(如铺垫、悬念、倒叙、插叙、详略等)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方式的变化。2.小说的描写艺术一是指环境描写技巧(如想象、联想、对比、衬托、抑扬、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等),二是指人物描写技巧(如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等)。3.小说的语言艺术一是从语言修辞手法、词语锤炼、句式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效果;二是从语言风格方面赏析其特色。第三步:思考“为什么写”——挖掘小说主题意图即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怎样服务于表达的中心(主旨)、文字的意蕴(情感倾向、思想内涵)等艺术效果。-3-[读文示范](2019·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4-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禹一声也不响。“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禹一声也不响。“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有删改)第一步:落实“写什么”——明确小说所写内容1.梳理情节(1)小说的开端部分主要叙述考察员回京后受到水利局同事们接待的情形。①大员们讲水乡沿途风景的细节,极具讽刺意味。,②大员们取出采集来的民食,赏鉴木匣上的文字,细致地刻画出他们的丑态。(2)小说的发展部分叙写大禹的出场。-5-①“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写出大禹们治水的艰苦卓绝。②“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说明大禹们做事的果断决绝。(3)小说的高潮部分写大禹和大员们对如何治水的讨论过程。①大员们“膝行而前”“面面相觑”,表现出他们内心的胆怯。②大员们对考察情况的汇报避重就轻,表现出他们昏庸无知、对民众疾苦的漠不关心。③大员们对大禹提出的治水方案极力反对,并提出各种理由加以阻挠,这反映出他们因循守旧、固执蛮横的态度。(4)小说的结局部分写大禹看透实情,打定主意,义正词严地推行新法。,“举手向两旁一指”,极具表现力,写出了大禹的果断坚决,对大员们也是一种强烈的震撼。2.分析人物(1)以大禹为代表的实干家。,小说刻画了大禹以自苦实干为核心的性格特征和为民请命、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的高尚品德。一是大智大勇。他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历年来治水失败的教训,毅然推翻其父鲧“湮的成法”,确立以“导”治水的新法,锐意革新,不怕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恫吓。二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他栉雨沐风,跋山涉水,身先士卒,率领随员视察水情,始终奋斗在治水第一线。(2)以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巡查大员、水利局官吏为代表的丑恶势力。,一批知识“名流”苟安在波涛包围的文化山上,宣扬反动人种学;水利局的官吏们则大摆宴席,为巡视返京的大员们接风洗尘,或鼓吹“国泰民安”,粉饰民不聊生的现实,或津津有味地玩赏百姓的痛苦,当大禹决定以“导”治水时,他们顽固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对大禹群起而攻之,极尽诽谤攻击、威胁恫吓之能事。3.鉴赏环境小说的环境既包括险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大禹之父鲧9年治水无效、充军羽山的危急情势,作者就是将大禹置于这种洪水滔天、哀鸿遍野的环境中,来揭示大禹的自苦实干、公而忘私的高贵品格。第二步:紧抓“怎样写”——把握小说艺术特色1.故事+新编,这篇小说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30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刻画了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喜剧角色,组成了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2.描写+对比(1)外貌描写。写大禹“面貌黑瘦”,写其随员“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刻画了他们深入群众了解民众疾苦的形象。(2)语言描写。“无论如何,非‘导’不可”,刻画了大禹坚决果断、说话掷地有声的形象。(3)运用对比。小说将大员们与禹及其随员作对比,反衬出禹及其随员的实干家精神。-6-第三步:思考“为什么写”——挖掘小说主题意图小说为我们塑造了大禹及其随员的实干家形象。作者用漫画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幅黑暗官场群丑图,借助对大小官员们昏庸、贪婪、伪善、保守的无情揭露,暴露了当时社会丑恶现实,表达出愤懑之情。三、试做“4大考题”题型1综合选择题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等细节凸显了考察大员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B.“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寥寥数语活画出考察大员贪图享受、不愿实干的丑恶嘴脸。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D.小说通过水利局同事为考察大员接风、归来的大禹向大员了解情况、禹与大员的治水方法之争三个情节,高度赞扬了大禹的实干精神。A[这些细节是考察大员们了解的水乡沿途的风景和考察的受灾情况,活画出考察大员满嘴胡言、不认真调查的丑恶嘴脸。]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C.文章通过融今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小说阅读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4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