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1-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考试时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1.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②哲学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能够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解析:哲学家们之所以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是因为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表述错误;哲学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③错误。故本题选C。答案:C2.“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们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相联系②哲学价值在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研究对象③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失去其价值④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解析:“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强调了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人们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相联系,故①④表述符合题意;哲学的价值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错误;③强调了具体科学对于哲学的重要性,但是材料强调了哲学的作用。本题选B。答案:B3.近年来,官员迷信事件偶见报端。如河北高邑县委大院门口“飞机堵路”事件,江苏宿迁“骆马湖”更名事件,长春某法院“辟邪宝剑”事件……下列观点与上述荒诞事件中官员世界观相同的是()①自然从来不飞跃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④有理而后有-2-象,有象而后有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解析:官员迷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③④符合题意;①属于形而上学思想,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都不选。答案:D4.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论”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客观唯心主义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解析:“元气一元论”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否定了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属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答案:C5.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5.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体现实践性;B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C项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故A、B、C三项说法不全面。答案:D6..下列关于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组合正确的是-3-6.C【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关于世界状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们既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C正确。7.月球背面长啥样?“嫦娥”带你去看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是本原,思维决定存在③合理想象是认识的基础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7.A【解析】“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存在是本原,存在决定思维,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错误。故选A。8.漫画《“石”来运转》中的当事人-4-“石”来运转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B.正确发挥了主体的能动作用C.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D.犯了唯心主义错误【答案】D8.【解析】本题以漫画《“石”来运转》为切入点,考查唯心主义的观点。把“石”等同于“时”,并将“时”看作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属于唯心主义。故选D。【考点】唯心主义【难度】一般9.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霍布斯认为,自然界是一部大机器,其中的每一个物体是它的一个部件,都按照机械运动的法则不停地运动。一切科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各种物体的位置移动,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被人的一切欲望所推动的。这种观点①否认了自然界是神创造的②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③用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初级阶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9.【解析】“自然界是一部大机器,其中的每一个物体是它的一个部件,都按照机械运动的法则不停地运动”,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了自然界是神创造的,①符合题意;“一切科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各种物体的位置移动,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被人的一切欲望所推动的”,这种观点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5-10“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上述材料表明①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③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B【解析】“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错误。故选B。11.“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了。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是()A.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11.答案D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从主观出发。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是主观唯心主义,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12.关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④18世纪哲学家狄德罗关于自然界由异质元素构成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答案C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②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③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④细-6-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本题答案选B。14.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②无其器则无其道——天地合而万物生③我思故我在——万物皆是一理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答案D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④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符合题意。②中两观点同属唯物主义,③中两观点同属唯心主义,均不符合题意。15.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关于黑洞形成的最新线索。黑洞作为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具有两种极端的质量,有些黑洞质量非常小,只有太阳质量的数十倍,我们称之为恒星级恒星,属于黑洞中的小个头;而有些黑洞质量则非常大,甚至有太阳质量的数十亿倍。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印证了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D.宇宙天体因人的发现而存在15【答案】B【解析】科学家关于黑洞的最新研究,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印证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正确。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A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排除。材料是对自然界而非人类社会的认识,C不符合题意。宇宙天体早已客观存在,D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考点】世界的物质性【难度】一般16.由于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7-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6.D【解析】本题以考古的结果为背景来考查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材料中“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产生以及发展具有规律性,是客观的,D符合题意。A、C与材料不相符合,B表述错误。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保护环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依靠国家政策来缓和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故①②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说法错误,③排除。④夸大了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的作用,错误。选A18.近几年,地震活跃频繁。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该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18.解析“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表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符合题意;“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8-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表明思维能够正确的反映存在,二者存在同一性,②符合题意;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①说法错误;客观实
本文标题: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5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