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是因为()A.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B.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平均分配C.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压迫D.没有私有观念2.下列不属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特点的是()A.人们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很低B.在生产劳动中,主要使用石器工具C.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必须共同劳动、相互协作D.劳动对象也非常有限3.人类社会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①城市的出现和发展②文字的发明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④最早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平民)制度,户籍标明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高、家口、财产等项目。州郡每年都要向中央申报管区内的户口数和垦田数。其中入户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民。这一制度()A.不利于汉代的社会稳定B.具有征收赋役的重要功能C.有助于政府征收商业税D.成为控制人口的唯一手段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即两大历史前提是()①空想社会主义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7.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科学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③指出共产党除了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利益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2-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关于唯物史观,理解正确的是()①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④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唯物史观创立C.剩余价值学说创立D.《资本论》发表10.《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C.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D.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闸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1.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促使这一飞跃的根本条件是()A.社会矛盾的加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工人运动的推动D.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12.20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在此情况下,应该认识到()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这表明()①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②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③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3-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③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A.剥削的基础相同B.剥削的形式相同C.剥削的本质相同D.剥削的程度相同16.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①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④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8.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①批判资本主义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9.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观点中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开创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4-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20.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21.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A.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B.发达的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2.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共产主义B.社会主义C.新民主主义D.民主主义24.“它与‘城市中心论’,以工人运动为重点,发动和组织工人举行武装暴动,先占领中心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比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指()A.夺取大城市为中心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D.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25.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变成没有用的碎布片。这分送布片的举动主要说明()-5-A.当时居民不需要被子B.当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C.当地人实行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D.当地居民睡觉没有使用被子的习惯26.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的伟大,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这表明()①氏族制度的伟大之处在于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②氏族制度的局限性在于它与极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氏族制度不能过渡到阶级社会④阶级的产生是以生产力发展到有一定剩余产品为前提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27.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根“看不见的线”是指()A.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B.资本主义剥削关系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D.资本主义私有制28.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具有优越性C.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29.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①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②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③从人类发展历程看,目前社会主义还没有显示强大的生命力④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0.“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作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在牵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前提是()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B.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进步的思想家善于理论总结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材料二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结合材料,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每空2分,共14分)知识比较奴隶制封建制区别生产资料所属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产品分配方式相同点3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简述(1)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6分)-7-(2)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所确立的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3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及发生的原因。(8分)34、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6分)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级月考政治答案2019年10月选择:ACABACBAADBABDCDADBDDBBBBDDAAB31、知识比较奴隶制封建制区别生产资料所属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有一定改善,但没有真正的自由产品分配方式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8-度的生活资料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相同点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都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32、答案:(1)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33、基本特征:相对过剩直接原因:生产无限
本文标题: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5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