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1-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大唐的诗人,把中国的月色写绝了。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名相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尽盛世海月的华美;而从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③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图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物质可代替精神修养④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将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内画工艺坊”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非遗”文化进课堂:①表明了任何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③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④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2019年3月“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精品展在巴黎举办。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示了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2-精神的中国留法名家作品,中法人们在欣赏佳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心。本次展览:A.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并认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B.通过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共享与传播C.创新了文化交流的途径,推动了新时代中法艺术合作D.使中法文化交流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引领性作用6.2019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笔宝贵的财富”——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记载了东西方文明在悠久历史中的一次相遇。这笔“宝贵的财富”:①体现文明互鉴为两国合作提供文化支撑②传递出中法文化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③说明文化是连接两国国民情感的纽带④表明中法文化的内涵在交流中逐渐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结合水火特效、4D、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山水韶山搬上高科技立体舞台,将一代领袖的革命历程立体地呈现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上。观众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一直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演出体现:①科学技术是引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依靠科技手段挖掘文物藏品内涵,连接历史与现实③发挥了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作用④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8.《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所以得名。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一个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在面对传统艺术即将消亡以及传承民间技艺的故事,面对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探索文化的统一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传递人类人文情怀③尊重社会历史现实,勇于放弃传统束缚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9.在千年学脉的绵延赓续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注重因材施教和道德品行培养,传承着教书育人、以文化人和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精神。这表明岳麓书院:①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深刻影响社会发展②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传承各种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③尊重学生禀赋和个性差异,不断变革教育方式④结合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3-①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②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③首次实现了诗和歌的结合,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④让观众在歌唱中学诗词、背诗词,是传承经典最合适的方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1.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英国野马制作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将于2019年10月初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中播出。该片通过介绍中国文物,让世界认识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使各国民众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领悟中国,这对推动中英文化贸易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贸易,是因为:①能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②文化贸易中的商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④文化贸易中的知识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从丝路驼队到“一带一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欧洲,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和信心。承载着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又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推动世界各国利相融民相亲、心相通,为人类文明再添华章。材料表明:①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②我们借助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提高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契合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019年7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中国作为主办方集中展示了中国书法、剪纸、糖人、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时举办中医、京剧、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体验,让国外嘉宾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引起积极反响。这表明: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②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继承和回归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诗人席慕蓉曾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时常困扰着游走在海外的人们。对海外游子而言,他们虽早已适应了他乡生活,但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②不同文化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4-③异乡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愫④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说文解字》中写道:“福,佑也”。”福”字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下图所示,长春一位80后青年设计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设计了全国32个地方的“福”字,将中国各地最为大众所熟知的特色和文化融化在“福”字的一勾一画中。这设计:①将各地的文化特色元素融人其中,形显了文化自信②融入厚重的家国情怀,多种形式传承了“福”文化③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感,是巨大的物质力量④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灵合,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中国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演绎其合理内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这些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润泽的伦理品质,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在世界各地也激发了诸多共鸣,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材料说明:①文化的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④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纪录片《二十四节气》雅俗共赏地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历法对中国自秦以来农耕生产、生活繁衍以及数千年来对国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①对于研究世界农耕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②拓展了农业历史文化传播的途径,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③既是人们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又被人们获得和享用④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依托,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18.为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必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要点燃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以先进技术支撑中医药的发展③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④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2019年5月15日,由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相关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一论述:①彰显中国在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说明中国将成为推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主导力量③展现包容并蓄、融合共生的中国智慧④表明中国主张交流互鉴,增强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数千年中华文化提供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中华料理、养生医药、建筑样式、传统节日、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礼仪,尤其是文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即使在西风强劲的环境下,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可贵。这启示我们要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③提高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1.2019年2月8日,改编自意大利同名歌剧的实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阿根廷剧院上演。该剧以京剧艺术为本体,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段、高难度的表演技巧以及华美的服饰布景,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这表明:①文化交流效果取决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程度②商业运营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③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④只有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唐代,进入历史上的高峰期。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6-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从此角度看,盛唐诗人的成功在于①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观②发挥个人优势,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③贴近生活实践,形式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④提炼普遍人情,深度探寻人们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为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2019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近期文物火灾事故情况,要求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避免文物火灾事故发生。之所以重视文物安全,是因为:①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②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重视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④重视文物安全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2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为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主旨,央视推出大型原创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
本文标题: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5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