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必修,含解析)
-1-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必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这种观点体现了A.方法论指导世界观B.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答案】C【解析】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这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按照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C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2.“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他才能在科学研究上不迷失道路。”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然后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A项观点错误;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并非都是自觉,B项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2-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涉及到“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正确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A.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B.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C.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D.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答案】A【解析】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A适合题意;B、C、D均是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4.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这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3-【答案】D【解析】【详解】D: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这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符合题意。ABC:材料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点睛】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除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之和D.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的客观实在【答案】D【解析】【详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的客观实在,D项理解正确;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意识现象。人脑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并不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之和,ABC项均对物质概念理解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简单说,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4-6.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面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具有客观性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客观的。①②项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③项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经验主义)。7.下列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的说法一致的是①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③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飞矢不动”说是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5-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均体现了这种观点,①③正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均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题意不符,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8.“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8月的数据显示:不管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向好势头持续发展。这一结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C.思维与存在具有不可知性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中的“稳”体现了相对静止,“进”体现了绝对运动,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A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体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项与题意不符;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9.从本质和内容看,意识是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特有的机能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D.世界的本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是意识的起源不是本质和内容,B是意识的生理器官,不是内容和本质,C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意识不是世界的本原,答案为C。考点: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课本知识,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本质和内容。-6-10.“创客”,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A.客观物质性B.直接现实性C.主动创造性D.社会历史性【答案】C【解析】【详解】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C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意识不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ABD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11.《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著,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这表明()A.特殊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B.人的意识无所不能C.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D.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答案】C【解析】略12.为与国家发展程度、国民收入、社会消费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标变化相适应,我国-7-政府不断提高贫困标准,努力让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客观必须与主观相符合C.要勇于支持新事物发展D.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切从实际出发。A、C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不符合题中“辩证唯物论”的要求,不选;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客观必须与主观相符合”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做法,故B项不选;我国不断提高贫困标准以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变化,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故D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项。【点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13.有人在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A【解析】【详解】A: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材料中观点是否认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A符合题意。B:材料中观点没有否定实践的客观物质性,B与题意不符。C:材料没有涉及材料的直接现实性,C与题意不符。D:材料的观点没有否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4.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8-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参加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项符合题意;“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②项不合题意;“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项符合题意;“知是行之始”哲学寓意是认识是实践的开始,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1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社会历史性B.差别性C.正确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要求。1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
本文标题: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必修,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5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