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鲁京津)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
-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览课标·明重点知要求·培素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感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政治认同、科学精神1.判一判:(1)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2)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剖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作用是影响而非决定。(3)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剖析:各民族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存在差异但非冲突;中华文化不是各地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地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2-2.连一连:3.图示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提示: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考点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古代辉煌的历程特别提醒:中华文化古代辉煌≠一帆风顺,近代衰微≠中断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含义: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2)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温馨提示:①文字和汉字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其丰富的内涵表明中华文化博-3-大精深。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4.博大精深的体现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温馨提示:独特性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不同的形式,区域性侧重于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性突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方法技巧1图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成就魅力博大精深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实用性整体性区域性—渐趋融合各具特色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方法技巧2中华文化两大基本特征比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面意思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中华文化广博丰富,深奥精微-4-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侧重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见证或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地区文化区域性明显;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方法技巧3从字面涵义上区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是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博大精深是指中华文化广博丰富,深奥精微。5.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温馨提示: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几个注意点①认为“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整合而成”是错误的。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整合”说法错误。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③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1.以“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议题,探究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促进中华文化复兴。(科学精神)2.搜集中华文化的有关资料,寻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政治认同)[素养水平等级]科学精神水平2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理性对待存在于区域、民族间的文化差异-5-政治认同水平2结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博大精深,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表达[经典例题剖析](政治认同)(2017·江苏单科,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思维流程试题拾遗1.材料中心在于强调中医发展史及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B、C不当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错误。2.源远流长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纵向继承发展,兼收并蓄侧重于中华文化的横向交流。[紧扣素养押题]1.(科学精神)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作为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已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保护甲骨文旨在()①佐证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③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④续写人类文化的历史轨迹-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甲骨文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产生时间早,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佐证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①符合题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展示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②符合题意,答案为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国的民族节日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③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诗篇,而甲骨文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开始,并不能续写人类文化的历史轨迹,④错误。答案A2.(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中国载籍极博,浩如烟海,仅记载南海的就汗牛充栋。南宋中期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述:“吉阳……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吉阳”即今海南三亚,“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在其东,指南海诸岛,这是称南海诸岛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最早地名,至今已有近千年之久。这段文字让我们意识到()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中国载籍极博,号如烟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已有千年之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①③当选,答案为A;题干只是引用了文化典籍中对南海的阐述,没有整理文化典籍,②排除;题干不涉及汉字,④不符合题意。答案A3.(科学精神)一个民族的灵魂是靠这个民族的文化来滋养的,一旦失去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这个民族就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这是因为()A.民族文化具有凝聚力,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民族文化使民族的精神根基,决定民族的生存和发展C.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D.民族文化具有时代特征,应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解析民族文化具有凝聚力,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不能失去一个民族特有的-7-文化,A正确;民族文化并不决定民族的生存和发展,B不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C错误;民族文化应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与题意无关,D不选。答案A4.(科学精神)春节期间,一档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广受关注。节目和诗以歌,将经典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歌手的深情演绎和学者的精彩点评,人们再次领略到中华经典诗词之美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国人的热烈追捧。该节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①当下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普遍提高②现代传媒丰富拓展了古典诗词的内涵③中国古典诗词深远而独特的意境之美④形式的创新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该节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古典诗词深远而独特的意境之美和形式的创新,③④正确;该节目的成功并不主要得益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普遍提高,①不选;现代传媒并没有丰富拓展古典诗词深远而独特的意境之美,②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答案D考点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侧重意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8-1.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议题,讨论包容性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关系。(科学精神)2.搜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典型事例,探究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价值。(科学精神)[素养水平等级]科学精神水平4在全球视野下,针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表现强大的文化理解力[经典例题剖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5·江苏单科,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维流程试题拾遗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借鉴吸收,但并不趋同,④错误。2.中华文化能做到兼收并蓄,原因在于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之所以需要交流借鉴,是因-9-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各自的特性。[紧扣素养押题]1.(科学精神、政治认同)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说明()①求同难以存异,消除分歧才能合作共赢②文化包容性能使文化和睦相处交流共生③繁荣世界文化要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④不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促进文化繁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包容性能使文化和睦相处交流共生,共同发展,“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②③符合题意;文化交流上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包容,①说法错误;不同意识形态可以共处,但不一定融合,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答案C2.(科学精神、政治认同)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属于世界的,一百多年间,多元文化不断融入原有文化,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多元文化不断融入原有文化体现了()①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④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鼓浪屿属于世界的,一百多年间,多元文化不断融入原有文化,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这表明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①④正确;②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3.(科学精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人员利用DNA技术揭示了大量的文明细节: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
本文标题:(鲁京津)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0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