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阶段综合检测(一)(含解析)部编版第一册
-1-阶段综合检测(一)(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B.北京人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能够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D.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解析:选B。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是旧石器,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B正确,排除D;A不符合事实,不选;北京人处于原始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部落联盟,C不选。2.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制的产生是()A.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C.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D.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解析:选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盛行。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B正确。3.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A.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B.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D.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析:选B。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可见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正确。4.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B.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C.封建制国家的建立D.封建国家政权的巩固-2-解析:选C。A、B都萌芽于奴隶社会后期,不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不选;封建国家政权的巩固意味着封建社会已经形成,D不选;C符合题意,入选。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按等级来确定地位和权力的B.封建等级的高低是根据土地的多少而定的C.封建制国家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的工具D.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解析:选A。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生产资料归地主所有,封建统治内部是按土地的多少确定地位和权力的,A错误。6.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是因为()A.农民不掌握国家政权B.农民是小生产者,不可能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C.农民阶级没有坚强的领导者D.农民没有土地解析:选B。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出现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的情况下,农民起义最后被地主阶级镇压,B正确;A、C、D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7.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农民与奴隶制生产关系下的奴隶相比较,共同特点是()A.都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劳动者B.都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C.都是能支配一部分劳动成果的劳动者D.都是受剥削的劳动者解析:选D。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农民与奴隶制生产关系下的奴隶都是受剥削的劳动者,D符合题意;A说的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存状况,不选;奴隶制生产关系下的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B不选;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一部分劳动成果,C不选。8.以下属于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点的是()①它们都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②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③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④这些国家的劳动者都没有人身自由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D。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三种国家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是为其统治服务的,不可能体现-3-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②③入选,排除①;前两种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是有人身自由的,④不选。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①封建主义政权的瓦解②少数人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货币财富的积累③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④大量有人身自由却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存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选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这两个条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形成的,②④正确。10.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次工人运动的影响不包括()A.沉重打击了欧洲资产阶级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D.证明了无产阶级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解析:选B。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错误,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1.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说明()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②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③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④资产阶级开始通过改良,调和与无产阶级的矛盾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选B。③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工人运动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而失败;④是错误认识,资产阶级既不会也不可能放弃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B正确。12.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4-解析:选A。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A正确。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解析:选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干要求。14.“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解析:选B。从“1848年”“两个德国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等信息,可知这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15.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①看不到阶级之间的对立②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③认识不到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④不能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空想社会主义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②③符合题意。16.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5-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解析:选D。从《共产党宣言》到巴黎公社,再到攻打东宫,俄国十月革命,这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正确。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依据是()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解决办法,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以上问题。综上可知,D符合题意且正确;A属于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排除;B、C表述不全面,排除。1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实现社会主义为远大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武装斗争早就存在,②不选;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④不选;①③符合题意且正确。19.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③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④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鸦片战争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①②正确。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6-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解析:选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A正确。21.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B.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C.中国革命应坚持争取议会斗争的权利D.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析:选D。题目所问为“核心观点”,材料否定城市道路是为了说明农村道路的合理性,D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而不是中国革命的步骤和领导权,A、B排除;议会斗争是城市道路的表现,C错误。22.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①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②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③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④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中,领导力量和革命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①④不选;②③是对题干的正确理解,入选。2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世纪解析:选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B正确。24.“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7-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共产党哪一路线的内容()A.经济恢复时期总路线B.过渡时期总路线C.经济调整时期总路线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解析:选B。题干中“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B正确。25.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大事是()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解析:选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A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0分)26.中国自秦汉以后土地不仅可以买卖,而且土地买卖日趋频繁,出现了有一定格式的买卖文书,得到了封建国家的法律保护。东晋时政府规定,凡买卖田宅,需有投税立契的“文券”。宋代则已经出现了官府制作的“官板契纸”。当时民间流传的“千年田换八百主”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说法,正是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和土地加速卷入流通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可以自由转让吗?贫苦农民能够通过土地买卖发家致富吗?(18分)答案:不可以自由转让。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阶段综合检测(一)(含解析)部编版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0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