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10 散文两篇教案 粤教版必修1
-1-10散文两篇[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云翳.()眷.恋()回溯.()褂.子()[答案]yìjuànsùɡuà(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柏柏林(...).柏树(...).作作业(...).作坊(...).抹一抹(...).抹墙(...).抹布(...).落落霞(...).落枕(...).丢三落四(.....).2.语境辨析法他进入宿舍,先找了一个铺.()位,接着打开行李铺.()起床来。[答案]1.Bóbǎizuòzuōmǒmòmāluòlàolà2.pùpū二、写对字形作yī()jí()录jī()私惆chànɡ()为虎作chānɡ()结zhànɡ()[答案]揖辑缉怅伥账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迷惑·困惑两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陷入难题之中不知如何处理,如何解答”的意思。“迷惑”侧重于对问题分辨不清,失去了判断能力。“困惑”侧重于表示被问题难倒,无法摆脱。(2)暴露·显露两者都是动词,都有“隐蔽的事物公开化”的意思。“暴露”常指(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常和情绪、神色、才华、生机等词语搭配。-2-2.明确词义(1)相生相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无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牵无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朝思暮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互相转化,互相促进。(2)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3)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4)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5)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形容时刻想念。[语言运用]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的正误,并改正。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yì)中外露.(lòu)的霞光,才是璀璨多采....的。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露(lù)璀璨多彩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A.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B.快乐是压城的微云,痛苦是一抹乌云C.快乐是一抹乌云,痛苦是压城的微云D.快乐是压城的乌云,痛苦是一抹微云A[此处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快乐和痛苦,注意认真分析本体“快乐”、“痛苦”和喻体“微云”、“乌云”的相似点及其关系。]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搭配不当,应为“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资料链接]-3-“世纪老人”——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原籍福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她的作品有:诗集《春水》、《繁星》,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关于女人》,小说《小桔灯》、《两个家庭》、《空巢》等。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作“最神圣的人”。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课文所选的两篇散文都是冰心老人的晚年之作。《霞》是写冰心晚年回忆起的40年前的一段往事,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示。《我的家在哪里?》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但国人精神生活上却出现了空虚,文化建设、环境建设被忽略了。作者看到了这一点,对当时中国文化精神领域表现出很大的担忧。现实中已经找不到精神家园了,所以冰心要寻找的家是精神上的家园,只有“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文本鉴赏]《霞》由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一句译文写起,作者通过对晚霞的理解、思考,深刻地领悟到了一种人生哲理: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我的家在哪里?》通过对梦中“家”的描写和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作者渴望有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和温馨而又不受世俗干扰的家,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那些权利之争的深切厌恶和憎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留恋、惆怅②平和、亲情、温馨-4-[文本深读]一、阅读《霞》,回答问题。1.“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中“云彩”“云翳”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云彩”比喻生命中的各种经历,“云翳”比喻生命中的挫折。这句话准确地揭示了“云翳”与“霞光”的关系,色彩绚丽,境界开阔,为下文揭示“痛苦”与人生美丽的关系做了铺垫。2.从最后一段话可以看出作者面对生命的暮年持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黄昏的落霞使人留恋、惆怅,这是作者对生命暮年的体会,但作者没有流于悲伤。把个体生命放在人类发展的角度去看,那么,生命是永恒的。这是作者的人生智慧,也体现了冰心老人乐观旷达的襟怀。二、阅读《我的家在哪里?》第2段,回答问题。3.第2段对梦境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的人“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梦中人物、对话、场景的描写具体真切,如在眼前,可见童年生活深深地镌刻在了冰心老人的内心深处。车夫把我“举”上车,以及人们的活动反映了作者童年时的故乡是美好的,代表着真、善、美。虽然贫穷、落后,但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世界。那里的男女老幼亲如一家,它平淡、祥和、温馨。这也是作者怀念故乡的原因。三、阅读《我的家在哪里?》第4~7段,回答问题。4.作者提到“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现实的家,如北京的前圆恩寺和梦中的家对比,得出“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同时还点了题。四、总览全文,回答问题。5.作者在文中说:“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5-你认为为什么在诸多家中,只有中剪子巷才是作者“灵魂深处永久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与其说冰心向往、眷恋的是一个具体、世俗的家,不如说她向往的是那段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激情岁月,眷恋的是一股股洋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恰如“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一笔,北京中剪子巷也是作者一生中美丽的一段岁月。对“家”的“向往”与“眷恋”就是对过去的一段岁月的“向往”与“眷恋”,走也走不到中剪子巷就是成长的“失落与无奈”。(观点二)常言道:返老还童。意思是:人老了,心性渐渐会变得跟儿童一样。活到90多岁的冰心自然也不例外。她梦里回家体现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因此,她要回归的家不会是别处,只会越过成年时期住过的任何其他地方,而回到那个最初的家,这个家就只能是“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因为在这个家里,有父母之爱、姐弟之情,这个家才是人性最为自然纯真的安居地,这是其他家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对这个家的渴望,就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性的真、善、美的眷恋。[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虚实结合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散文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先写梦境,后写现实。在虚实对比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家”的渴望。而读者在这种虚实对比中,也能够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定义:虚实结合中所谓的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作用:通过虚实对比,可以使形象更加鲜明;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充实,从而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2.写法指导虚实相生的两个注意点(1)想象必须合理,“虚”是基于“实”之上的“虚”;(2)“虚”与“实”要融为一体,共同为表达中心服务。3.迁移运用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九八七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的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人体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交集。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矾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眸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骷髅的照片。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拨开生命中的云翳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绚丽的霞光,但也会有“云翳”。我们都要像冰心那样轻轻地对自己说:“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而要造成美丽的黄昏,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用心中的阳光将云翳变成晚霞。【应用角度】“面对灾难”、“光明与阴影”、“痛苦与快乐”等。2.素材应用培根说:“一切幸运,并非不暗含哀伤;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光明与阴影,如人生的两个侧面,像一尊雕塑,一幅油画,人生在光明与阴影的变化中才得以完整,得以成就其大美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10 散文两篇教案 粤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2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