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
1第13课说不尽的狗本课话题——忠诚一、从课本中积累“细想起来,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狗在汉语的原始意味中就包括着卑贱的意思。”其实,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在历史上对狗也并不是绝对的深恶痛绝,也没有贬义。只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积累,使我们产生了已经成思维定式的侮辱。其实,狗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二、从历史中积累马中有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赤兔马,先是跟随吕布,后来又跟随汉寿亭侯关羽,从此和青龙偃月刀成为关羽的代表形象。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赤兔马又为马忠所得。可这次它不再顺从着跟随新主人,绝食而亡,跟随旧主关羽而去了。三、从名言中积累1.大块的石头,是忠诚的标记,因为它不会使人跌倒。——伊朗谚语2.保持人格不仅靠功劳,也要靠忠诚。——歌德3.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维吾尔族谚语4.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塞内加谚语5.金钱买来的忠诚一定会被金钱所收买。——塞内加谚语6.牢固的结合产生忠诚,这一谚语永世常存。——高尔基一、作者简介曾宪梓奖金得主——孙绍振孙绍振,江苏盐城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生创作勤奋,著作等身,尤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获曾宪梓奖金二等奖,学术及创作成果多次获省社科一、二等奖,《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和全国性学会一、二等奖。他的作品在幽默与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新鲜的认识和思考。其代表作幽默文论《美女危险论》。二、背景回放2狗在生物学上属于犬科,犬科的现代的生物还包括豺、狼、狐、貉,人类依其自身的好恶,泾渭分明地将它们分为忠实的朋友、凶恶的敌人、狡黠的象征及沆瀣一气的一丘之貉。孙绍振在学术方面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20世纪90年代初孙绍振在旅居德国期间,开始创作“幽默散文”,戏说世俗世界的种种琐事,涉及人们热衷的时尚话题,在幽默与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了新鲜的认识和思考。《说不尽的狗》就是这样的一篇幽默散文。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亵渎..(xièdú)(2)惴.惴(zhuì)(3)大肆.(sì)(4)嗔.怪(chēn)(5)馋涎.(xián)(6)嗜痂.(jiā)(7)诅.咒(zǔ)(8)巾帼.(ɡuó)(9)脸颊.(jiá)(10)唾沫..(tuò·mo)(11)虔.诚(qiá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圈...ju..à.n.....qu..ā.n..(2)颈...j.ǐ.n........n...(3)横...h.é.n......h.è.n...(4)畜...ch....畜牧...x...(5)德国柏.(bó)林市区道路的两旁都种植着柏.(bǎi)树。(6)他劳累.(lèi)一生,积累.(lěi)了很多钱财,没想到到头来却成了累.(léi)赘。二、写准字形(1)fàn如丸走bǎn(2)xiānxiān(3)救sh文d(4)qiǎn派qiǎn(5)亵dd(6)怪chēnzhěn三、用准词语(一)明确词义1.五雷轰顶:比喻遭到巨大的打击。2.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3.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4.绞尽脑汁:比喻费尽考虑,极度思索。5.风度翩翩:(多指青年男子)举止气度姿态洒脱自然美好。6.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相貌丑陋猥琐而神情狡猾(多3指坏人)。7.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也说狗嘴里长不出象牙。8.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贬义词)。[辨析正误]这位老作家挖空心思....为这部作品写了续篇,却被人说成狗尾续貂....,感到十分伤心。辨析:“挖空心思”是个贬义词,多指在做坏事上用尽心思,不合语境。(二)易混辨析1.检查vs检察填一填①4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日前全面展开。②今天上午,山东省公开选拔初任法官、检察官任职人选笔试在山东政法学院举行。辨一辨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检举核查;考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2.反应vs反映填一填①惠誉评级公司27日宣布下调意大利、西班牙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但金融市场投资者对于惠誉的降级决定反应十分平淡。②昨日,重庆广电集团阳光重庆网站正式开通,并承诺对市民网上反映的问题,将在5个工作日给以答复。辨一辨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反映:(1)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给上级或有关部门。[明大意]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西方人把狗视作朋友、奉为上宾和中国人历来视狗为卑贱、对狗深有成见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结论:做翻译文学的学问最难,难在其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理脉络]4一、阅读课文第2~4段,回答问题。1.文章第2段叙述自己在德国的一段经历,目的是什么?[对应考点:探究写作意图]提示:①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许多德国家庭都养着一条以上的狗。”可见宠爱狗是德国人们的普遍现象。②为说明东西方人对狗的看法不同提供了事实依据。2.我的“脸红”和西蒙太太的“自豪”说明了什么?[对应考点:理解文意]提示:①我脸红是因为自己失言,因为在中国这样说是很不礼貌的。②而西蒙太太很高兴地接受了这句话,足见两国“狗文化”的巨大差异。3.“雄心失落之后,跟着而来的是恶心”,我为什么会“恶心”?[对应考点:理解词语的含义]提示:“狗的热情太过分”“狗唾沫”“狗腥味”等词语可以表现出作者对“狗”的做法非常反感,感到有些恶心。当然,还是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东西方人在对待“狗”的态度上的不同。二、阅读课文第5~9段,回答问题。4.第7段说:“这实在是中国的特殊国情。”这“特殊的国情”是指什么?[对应考点:理解词语的含义]提示:对于狗实在成见太深,而且毫无道理。5.作者以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意欲说明什么?[对应考点:分析表现手法]提示:是为了说明不走极端的汉人,有时对狗比西方人更宠爱。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6.作者认为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狗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应考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西方人对狗非常宠爱,甚至有些过分。而中国人常对狗有很深的偏见,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文章具体描写了作者在德国和美国所领略到的西方社会的“狗文化”以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并通过对汉语中跟“狗”相关的词语的分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自己对狗的厌恶。在此基础上,作者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很辩证地谈论到中国除了大量的词语表明汉人将狗与“卑贱”相联系外,也有对狗宠爱的一面。5[写法归纳]1.大胆泼辣的行文风格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似乎没有任何忌讳,什么样的话都敢说,什么样的玩笑都敢开,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活该”“本来想带刀去会场自杀”“性骚扰”一类的词语,自己“虚伪”的种种表现,与女儿的一段对话无不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大胆的文风。这样的文章,作者写起来毫无顾忌,读者读起来非常过瘾。可以说孙绍振教授从骨子里就有这么一种无所顾忌的反叛式的意识。这种洒脱泼辣的文风,倒是让人眼前一亮。2.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这篇文章视野开阔,看似随意任性、不假思索,实际上文章上下连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章构思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紧紧围绕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不同态度,嬉笑怒骂,旁征博引,借对狗的论说,来显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比较文学难说起,以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不同态度为证,以比较文学之难作结,可谓结构严谨。[运用指导]如何理解前后照应及其类型俗语说前后呼应波澜生,写文章也要注意照应。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照应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题文照应。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着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璧。2.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开难起,结难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3.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针对练笔]请以“回到原点”为题,写一个与之照应的开头。要求字数不少于100字。答:6参考示例: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给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中国狗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怜最难看的狗。此处之“难看”并不指狗种而言,而是与狗“可怜”密切相关。无论狗的模样身材如何,只要喂养得好,它就会长得肥肥胖胖的,看着顺眼。中国人穷,人且吃不饱,狗就更吃不到了。因此,中国狗最难看;不是因为它长得不体面,而是因为它骨瘦如柴,终年夹着尾巴。每逢我看见被遗弃的小野狗在街上吃人粪,我便要落泪。我并非是爱作伤感的人,动不动就要哭一鼻子。我看见小狗的可怜,也就是感到人民的贫穷。民富而后猫狗肥。中国人动不动就说我们地大物博,那也就是说,我们不用着急呀,我们有的是东西,永远吃不完喝不尽哪!哼,请看看你们的狗吧!还有,狗虽那么摸不着吃,(外国狗吃肉,中国狗吃粪;在动物学上,据说狗本是食肉兽)那么随便就被人踢两脚,打两棍,可是它们还照旧的替人们服务。尽管它们饿成皮包着骨,尽管它们刚被主人踹了两脚,它们还是极忠诚地去尽看门守夜的责任。狗永远不嫌主人穷。这样的动物理应得到人们的赞美,而忠诚、义气、安贫、勇敢等等好字眼都该归之于狗。可是,我不晓得为什么中国人不分黑白地把汉奸与小人叫做走狗,倒仿佛狗是不忠诚、不义气的动物。我为狗喊冤叫屈!猫才是好吃懒做,有肉即来,无食即去的东西。洋奴与小人理应被叫做“走猫”。[佳作赏析]这是老舍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写的一篇文章,这段文字,推狗及人,中国人在那个年代被唤做“东亚病夫”,然而也并非“人种”不好,而是受剥削、压榨的结果。在诉说了狗不嫌贫、讲义气之后,作家将眼泪化为愤怒的火焰高呼:“我为狗喊冤叫屈!”这呐喊如同霹雳,震撼着人们的心弦。老舍笔下的狗,一反人们的固有概念,但人们都能接受,这是老舍幽默的力量。7或者是因为狗的脾气好,不像猫那样傲慢,所以中国人不说“走猫”而说“走狗”?假若真是那样,我就又觉得人们未免有点“软的欺,硬的怕”了!不过,也许有一种狗,学名叫做“走狗”,那我还不大清楚。(有删改)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