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a(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3)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性b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生用书P90]1.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内涵: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4)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并对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2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2017·4月浙江选考)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T)2.柳青、路遥等作家的作品充满旺盛生命力,因为他们扎根基层,汲取肥沃的养分,其作品反映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D.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析:选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有像柳青、路遥等作家那样进行作品的创作,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不选。3.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精神,某省提出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解正确的是()①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③必须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文化的发展④必须坚持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服务方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①②③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创新,A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④表述不妥,不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生用书P91]1.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2)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3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4)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2)要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1.当前我们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原因(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2)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深厚实践基础。2.如何增强文化自信(1)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文化自信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F)2.(2020·1月浙江选考)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亮相世界舞台。此次申遗成功将进一步()4①推动世界文化融合趋同②证明各民族文化有优劣之分③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④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B。①中“趋同”表述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无优劣之分,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3.(2017·11月浙江选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统筹发展,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成果非常丰硕,国家形象显著提升。由此可见()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③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传播决定的④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③中“由文化传播决定”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排除④;①②符合题意。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因为()A.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提升文化竞争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来自文化自信解析:选B。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B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说法错误。C说明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没有回答出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因。材料要求回答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因,D与题意不符。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33(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16·10月浙江选考)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T)52.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T)3.文化强国建设需全面继承传统文化。(F)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T)5.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④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措施,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①错误;我们要借鉴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但不能全盘西化,③错误。7.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②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③坚持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④全面继承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A。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①②正确;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③不选;要继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错误。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路径与目标的关系D.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解析:选C。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以,二者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9.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底气在于()6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题干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特殊性,①是从文化共性的角度讲的,排除;文化自信源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当选;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优劣之分,③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④当选。10.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国家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家重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①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②决定能否实现现代化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这是基于()A.我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B.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C.我国人民群众的主观愿望D.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答案:B12.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下列选项体现文化自信的是()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穿着特色鲜明的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②教育部探索高考改革方案,拟对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增加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社会正在形成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习近平和夫人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服饰文化,是对我国文化的充分自信,体现了文化自信,①符合题意。高考改革中增加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