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4讲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炼字(含诗眼)、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炼字和炼句是热考题型。题型一炼字(含诗眼)————[名师点]—————————————————————————————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1.古代诗歌“炼字”分类分类示例传神显旨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以动衬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写静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实写虚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以乐衬哀的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形象的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2其境的逼真感受。2.确定“诗眼”的4个角度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题组练]———————————————————————————1.(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3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白话诗歌]天刚放亮便已驱车出发,登上盘绕的五盘岭。两岸怪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相连,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苍翠的烟景被日光晕染,高处的树木浸透着寒气。松林疏朗露出孤单的驿馆,花草密处隐藏着急流险滩。栈道因为夜雨光润打滑,畬田里杂草已干。此行是为了知己,没有感觉到蜀道行路艰难。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早发焉耆①怀终南别业岑参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注]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晓”“秋”两字,点明作诗时间是秋天的早晨,表现了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颔联写塞外,用“一身”和“万里”分别修饰“虏云”和“胡天”,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C.颈联用“终日”和“连年”写连年不断的征战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忠诚坚贞、保家卫国的情怀。D.尾联以“故山”点出了“怀”的对象,又用“在何处”引出下面的写梦之句,匠心独运,蕴含深情。解析:选DA项,“晓”“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项,“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是说自己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应该是表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答:4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是“怀”。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参考答案:“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白话诗歌]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地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到故乡的清溪!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5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表明铁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解析:选BB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分)答: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已老,“卷地西风”写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烽火”“秋雁”均使人愁。颈联感叹“山河兴废”“身世安危”。尾联忆“横槊赋诗”,梦“古梁州”,愁情益发深沉。参考答案: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白话诗歌]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模板现]炼字题解答3步骤——————————————————6附:答题句式1.一般炼字题×字用得最好(×字是本诗的诗眼)。……(解释此字在文中的含义),它运用了……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景、物、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2.诗眼题先点明诗眼是什么,再从标题开始,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或者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诗眼的。题型二炼句———[名师点]————————————————————————————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炼句”3注意1.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词等,它们往往对诗句表情达意起很大的作用。2.注意诗句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3.注意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句的含意。我们在赏析某一句诗时,只有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才能弄清诗句的多层意思,明了诗句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题组练]———————————————————————————4.(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选BB项,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7活贫困。“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参考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白话诗歌]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做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5.(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二 第二编 第4讲 诗歌语言学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3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