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重点内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构建体系】答案:□1基础□2贷款□3发展资料□4从众□5求异□6攀比□7求实□8量入为出□9避免盲从□10保护环境□11勤俭节约【提纲挈领】抓牢1个核心生活消费把握2种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理解3种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划分的3种消费类型把握4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2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理解4种消费行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易错辨析】1.出国旅游趋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从众心理影响。[矫正]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国旅游趋热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2.随着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北京市城镇地区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矫正]随着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增长,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一般会下降,恩格尔系数会降低。3.随着收入的增加,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减少。[矫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4.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矫正]紧缩性财政政策意味着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会抑制社会总需求,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5.“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的购买行为,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矫正]求异心理强调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属于盲目消费,不是由求异心理引发的。6.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矫正]商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进行经营,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是值得提倡的。7.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矫正]超前消费是指超越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要看该消费是否超越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有偿还能力。8.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矫正]家庭消费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3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2)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3)收入差距的影响: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3.消费类型与消费结构(1)消费类型的划分①当今,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②按消费的目的划分:生活消费可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2)消费结构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②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③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它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1.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因素关系措施生产生产决定消费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4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搞好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物价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消费观念(心理)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制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分配政策分配影响消费实现“两个同步”,兼顾效率与公平■特别提醒家庭收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不一定提高。(1)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2)但家庭消费水平也会受商品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观念等的影响。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消费观念落后,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时政热词夜间经济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发生的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表示,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夜间经济能带动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观光、旅游、健身、交通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因此夜间经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2.消费类型及其特点划分依据消费类型特点5交易方式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预支未来收入租赁消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需要,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提高人们素质,使人们全面发展享受资料消费使人们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易混提醒贷款消费≠超前消费(1)贷款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类型。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消费行为。(2)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考向1影响消费的因素(2018·高考全国卷Ⅰ,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100场。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900场。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350亿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问题指向和知识限定,然后据此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由“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回扣教材知识,根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可知: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由“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回扣教材知识,根据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6系可知: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1.(2018·高考全国卷Ⅱ,T13)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题目要求我们分析短期内上调进口钢铁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而C、D都以钢铁企业利润增加为结尾,明显不符合对消费的影响的要求。进口钢铁关税上调,会直接导致该国钢铁进口成本上升,钢铁制成品的价格会上涨,价格上涨会增加钢铁制成品消费的支出,从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A正确。短期内上调关税,有利于增加关税收入,但与钢铁企业利润增加无必然关系,也不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增加,B排除。考向2消费类型与消费结构(高考全国卷Ⅰ,T13)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7下降趋势,由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可以推断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在不断增长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示),①②不符合题意。[答案]D[解题指导]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区分“消费支出”与“消费支出增长率”这两个指标,“消费支出”是一个绝对量,而“消费支出增长率”则是一个比值。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消费支出量下降,只要消费支出增长率大于0,消费支出量就会增长。搞不清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率与日用品消费支出量之间的关系很容易错选C。2.(2020·宜昌一中模拟)下图为2018年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情况,对此正确的理解有()①A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应为低收入家庭②B家庭食品消费支出较少,应为高收入家庭③收入因素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A。从2018年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情况可以看出,收入因素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A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即恩格尔系数较高,应为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低,①③符合题意;B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低,而不是食品消费支出较少,②错误;材料反映了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情况,反映不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④与题意不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1.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消费行为(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1.消费心理特点利弊评价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有时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展示个性代价大,社会的认可度低应具体分析,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攀比心理炫耀性、盲目性-有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理智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值得提倡,值得发扬9■名师点睛巧记不同的“消费心理”(1)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2.正确理解消费原则原则要求反对注意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超前消费和过度节俭,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既不属于超前消费,也不属于滞后消费,而是一种贴近实际的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实现可持续性消费破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杀鸡取卵核心是可持续性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3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5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