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4讲高分作文常见的“7类结构模式”结构指的是文章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立意高远,文辞优美,还要文气贯通,让人读来一气呵成。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缺少完整而健壮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更是无处寄托。高考作文阅卷中,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凡是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段落划分恰当,首尾呼应的作文自然会获得高分。一、并列式总分总结构并列式总分总结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说,各层次之间是可以调换顺序的。该种结构形式往往将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关系相对独立,且彼此间相互并列,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模式图解][典例1](2019·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60分)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审题立意]命题材料共包含四句话,审题立意时可逐句分析,准确把握材料内涵。第一句话,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水”和“盐”,指出“水至淡”“盐得味”,交代两者性质不同,各有其特点,旨在强调“物各有性”;第二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点明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加并没有带来质的变化,强调事物本身的稳定性和纯粹性;第三句话,点明各种味道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可以共存,且在共存中创造出了更多的精彩,强调事物间的“共存相生”;最后一句话,由“物”及“事”再及“人”,点明前面所说的道理即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由此,可从下列角度立意:①写物,阐释物与物共存相生的道理。观照世间万物,阐释物与物相互融合的重要作用,强调“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突出只有各方共同起作用,才能实现互利共赢。②写人,谈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借鉴他人。着眼人的学习,讲一个人既-2-要坚守自我,又要包容借鉴他人。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这里的“和”绝不是使一个人失去自我的彻底融合,而是始终清醒地保持自我特性的调和。③写文化、文明,谈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放眼全球,只有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才可体现出有容乃大的襟怀与气度。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既要坚持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大胆借鉴。■佳作赏评⊙一考生①“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表演失手,意外身亡,给人们留下不尽的话题。有人说他鲁莽,有人说他轻率,有人说他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然而我说,你固然可以欣赏狡兔三窟的精明,但不能无视尽性而为的果敢;你固然可以欣赏步步为营的沉稳,但不能否定破釜沉舟的决绝。②那是一条河,从雪山上流下,向远方进发。它不停地奔流着,流过村庄,流过田野,流过都市,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一天天,一年年。流过平原,人们遥望它的姿容,感慨它的波澜壮阔;流过峡谷,人们注目它的身躯,羡慕它的英姿飒爽。也许,山脚下嬉戏的溪水会不以为然,在溪水看来,执着一念,没有周旋的余地,算不得精明。可对河流来说,前进是它的使命,奔流是它的乐趣。也许它会流进一片荒漠,然后永远消失在荒漠里。但河流不会后悔,因为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享受了奔流的快乐。③那是一只鹰,它拥有剽悍的身躯和搏击长空的浩气。黑夜里,它用闪电般的身影撕裂长空;雷雨中,它用尖锐的鸣声盖过风雨。俯冲大地,它用利爪见证自己的实力;直插云霄,它用羽翼展示自己的傲骨。它的身影在天边滑过,悠闲的云朵黯然失色;它的嘶鸣响彻云霄,夕阳也默默地低头。也许,在草垛旁觅食的母鸡会嘲笑它,在鸡看来,心在高空,不留余地,那是会吃亏的。可是鹰知道,母鸡沉稳,但它永远领略不了于高空飞翔的乐趣。④我是一名中学生,虽初出茅庐,但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我要超越自己,我要向世界宣布自己的笔迹,自己的商标,自己的成果,自己的推销能力。我不会徒劳地模仿别人,我要学会去同存异,发挥自己特有的长处。我庄严地向全班同学宣布:我不是随意来到这个世上的,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草芥,我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正在埋头写作业的同学开导我:“办事当三思而后行,说话当留有余地。”但是我知道,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赢得的是稳妥,输掉的是自我。⑤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物各有道,水尚动,流水不腐;盐处静,封闭则纯。溪水也罢,母鸡也罢,甚至我的同学也罢,像水和盐一样,也都是一种存在,而且往往是一种主流般的存在。我们尊重这些存在,但是又怎能因这种存在而否定另一种存在呢?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活着,我们便是最有价值的存在。-3-[名师解读]►第一部分(第①段):引论部分,总起。以评述事例开篇,点出观点,引出全文。►第二部分(第②~④段):并列三段,是分论部分。○第②段写河流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向远方进发。○第③段写鹰为自由翱翔搏击长空的浩气。○第④段写作为中学生的“我”志存高远,欲活出真正的自己。►第三部分(第⑤段):总结。照应开头,深化主旨,收束全文。►名师总评这是一篇紧扣材料行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全文采用并列式总分总结构模式。文章开篇叙述世人对高空挑战失手者的种种非议;然后力排众议,提出自己的观点,暗扣标题“我有我的活法”;主体部分三个片段,描绘“河”“鹰”“我”的果敢和决绝,从三个不同方面形象地诠释了中心观点;最后归结中心论点,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文章抓住材料中“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一句,从“物各有性”引申出“物各有道”,并以此立论,审题恰当,富有新意。二、对照式总分总结构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照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观点。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极有裨益。[模式图解][典例2](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观点,分别阐明了作家与读者的两种关系。真正要引出的是“你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这里的“读者”,可以指自己,也可以指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命题材料中的“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启发考生把“生活”当作“作品”来写,从而明确让考生放眼现实,思考生活。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从“作家”需要倾听“读者”的呼声的角度切入:“我”的生活与别人有关,“我”创造的“作品”接受“读者”的评判。“我”在生活中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更多地顾及别人,“我”要合情合理地听取“读者”的意见,“我”要书写辉煌的人生作品,让更多的人为我点赞。②从“作家”不要为“读者”所左右的角度切入: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的生活“我”做主,“我”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要走好生命的每一步,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③从辩证的角度切入:“我”为自己“写作”,“我”又为别人“写作”。辩证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既要做好自己,又要倾听“读者”的声音,让别人满意。用真诚创造生活的“作品”,既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既收获自己的精彩,也收获别人的掌声。■佳作赏评⊙一考生①生活是一部“作品”,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②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自己的读者的呼声一概不听。比如“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没有听从他人建议生产收音机,最终使自己辛苦建立的留声机销售组织瓦解。那么,全盘接受自己读者的呼声就是正确的做法吗?不,这样只会将自己变成提线木偶。没了读者的协助,寸步难行;有了读者的协助,也要筛选出那些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呼声,舍弃那些是非不分、横加干涉的呼声,这样才能化读者之力为己用,创造更完美的“作品”。③人生在世,从父母的耳提面命、恩师的谆谆教导、朋友的低声劝慰,到仇人的恶语相向、旁观者的无知之论,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读者“呼声”。对于这些读者的呼声,我们若不加以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作品岂不成了他人信笔涂鸦之书?因此,我们要像孙-5-悟空那样炼成“火眼金睛”,从一堆妖魔鬼怪中找寻真正的盟友。古时候,诗人贾岛酷爱推敲诗句,骑马吟唱,对读者呼声来者不拒,却也经细细辨别,方铸名句。所以,对那些有善意的或者恶意的呼声,千万不要因害怕而拒之千里之外,而是要打开心门去接受它们,用眼用心去辨别它们,让其化作养分供自己成长。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的是自我闭塞有害于己,而兼听他人之言有益于己。言论是自由的小鸟,口一张,就飞向四方。而那些得到小鸟的人却需要区分那些小鸟,丢弃坏鸟,留下好鸟。对于读者们的呼声也应当如此,留下有益于自己的,舍弃无益于自己的。朱熹有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那些呼声真正直击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就去接受并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使自己变得更完美;若没有,也于己无害。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面对形形色色充满诱惑的世界,怎样对待读者的呼声进而创作出自己辉煌的人生之书呢?答案是“善则听之,恶则弃之”。他人之劝,肉眼视之,心眼断之,手足践之。[名师解读]►第一部分(第①段):总起。点明议论的中心“善则听之,恶则弃之”。►第二部分(第②至④段):这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对照式结构。○第②段,从反面着手,用具体事例来论证不听读者呼声所造成的后果。○第③④段,从正面论证,旁征博引,说明善于听从读者意见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第⑤段):总结。回扣中心,升华观点。►名师总评正反结合,论据充实。考生在论述的过程中,先从反面论证,举爱迪生的事例,阐明对自己的读者的呼声一概不听的危害性。然后,从正面论证,举诗人贾岛的事例,强调倾听读者呼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论据充实,内容丰富,体现出广博的文史积淀,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凤头豹尾,相映生辉。开篇采用设问形式,提出中心论点,简洁而凝练。结尾以设问呈现,简短有力,强化了观点的表达,内涵丰富,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认真对待、正确判断读者呼声的重要性。三、递进式总分总结构递进式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要层层递进,一般说来,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写作时,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或者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这就是“层进式结构”。这种结构较并列式结构更易于深入论述论点,符合人们由浅入深认识问题的规律。这种结构模式要求文章各段落、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次序不能颠倒,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论述观点。[模式图解]-6-[典例3](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面对这个作文材料,考生要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根据材料提示,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写作 第4讲 高分作文常见的“7类结构模式”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6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