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doc15(1)
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一中国的九大都市区⒈中国经济区域结构发展趋势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较为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空间集聚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最终成就了经济的空间分异,促成经济区域的产生。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市场经济发展演变的结果,又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真正的组织载体,它是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客体和现象的空间聚集规模和聚集形态。从经济规定性角度看,区域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主要是生产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中国自古就有“九州”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渐进地突破行政区框架,而逐步走向经济区运行,经济区将会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空间组织系统。联系现实发展看,当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基本围绕以下九大经济区运行:华南地区:这一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长江下游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通辽、兴安、赤峰等四盟市。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山东和河南。中南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南部和陕西南部地区和江西的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北地区:以西安、兰州为中心,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台湾地区:指以台北为中心的我国台湾省。上述各区域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内部的经济联系已经较为紧密。并且,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上述经济区也出现了彼此融合的趋势,在拓展中将会逐步走向一体化,譬如,华南的发展将会逐渐和西南、中南和长江下游等经济区相连接,华北经济区则将会逐步南下拥抱山东、河南,和黄河下游经济区相连接。⒉中国经济区域的核心区:九大都市区在中国区域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同时,中国的都市区开始日渐显性化,中国九大经济区分别产生了自己的核心区,这九大都市区分别是:大香港都市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包含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惠州、清远、东莞、中山等城市。大上海都市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包括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等。大北京都市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沈大都市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等。青济都市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包含青岛、济南、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莱芜等。大武汉都市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九江、信阳、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岳阳等城市。成渝都市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包括成都、重庆、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在内关中都市区:以西安为中心,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等城市。大台北都市区是以台北为中心的我国台湾省城市群。⒊中国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意义都市区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都市区内等级体系较为合理,相互分工与合作关系明确,区与区之间经济发展则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城市化、工业化的内在规律组建起来的都市区,可以为中国未来国民经济分级、分区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有效的组织载体。二九大都市区的竞争力比较事实表明,都市区是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也是最切合中国实际的模式。据此,在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中,我们必须关注都市区的发展与演进。这里,我们从实证的角度,对于我国当前已初具规模、特征较为明显的九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作一简要分析和评价,以求发现它们发展的潜力与方向,并研究、探明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图1:中国九大都市区综合竞争力比较⒈大台北都市区大台北都市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高居榜首。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000亿元,经济总量列全国第2位;人均实现GDP106571.9元,劳动生产率高达422364.2,居全国第一;经济外向度高,出口总量居全国第2位。在较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2002年增速仍达到3.5%,发展势头好。大台北都市区在人才、资本、开放、区位、基础设施与环境等方面均拥有较大优势,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台北都市区需要在经济结构和拓展发展腹地方面作进一步努力。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大台北都市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高级化趋势明显。在第二产业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高科技正快速而强有力地向农业和服务业领域渗透,促进三次产业在高科技主导下的协调发展。目前,该地区已经从传统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但大台北都市区需要在内生性技术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继续努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以维持可持续增长。立足于较高的经济平台,大台北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较重。其次,大台北经济发展面临本区域市场空间狭小的制约。大台北的人口总量为2252万人,是九大都市区人口规模最小的区域,与其高居第2位的经济总量形成鲜明对照。未来,大台北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本区域的国内市场空间,为经济发展寻求强劲的需求动力。⒉大香港都市区大香港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九大都市区的第2位。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00亿元,出口总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两项指标均高居榜首;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均体现出较高水平,列第二位;在大额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实现6.61%的快速增长。大香港都市区是当前我国首屈一指的产业高地:以香港为支撑的金融和国际贸易高地;以广东各城市为依托的加工制造业高地。该地区无论是在人才、资本、制度、结构、开放,还是在区位与基础设施、环境、政府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全国一流水平。早期珠三角的腾飞基本上是由出口型轻工业带动的,目前,珠三角正在发展装备工业、石化工业,力图改变产业结构,提升加工业水平。该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的珠江东岸电子资讯产业走廊、以传统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为主的珠江中部产业带和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及五金制品为主的珠江西部产业带。但目前,该地区的科教、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并不符称,中心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有待深化。⒊大上海都市区大上海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居第三位。近几年,大上海都市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发展后劲的都市地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为大上海都市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其将全面带动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旅游、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文化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上海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全国最高,2001年末总人口为9477.07万人,单位就业人数达到1824万人;经济发展速度快,2002年GDP增速达到13.37%,居九大都市区的第二;经济总量、出口规模、人均GDP、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仅低于大台北和大香港地区,列第3位,提升势头迅猛。大上海都市区的核心区域正在显著曼哈顿化,同时,在工业的地域分工上,圈层等级分布也很明显,外围区域发展起一定规模的,为核心和内圈区域发展汽车、化工、电子等主导行业提供零部件的配套工业。可以说,目前大上海都市区较大香港和大北京都市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区域内的产业合作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制造中心,大上海的产业发展主要以纺织与服装制造、重化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随着上海、苏州、杭州等其他城市信息、咨询、生物、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大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在快速升级。但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的存在,仍然是当前大上海面临的最大难题。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配合,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以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地方经济相互掣肘,难以实现高端有效衔接……多方面、多层次的恶性竞争造成该区域的生产要素在很大范围内仍由行政力配置,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受阻,外向型经济发展难以整合成为区域整体优势。⒋大北京都市区大北京都市区主要是由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周边的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和沧州等城市联结构成。这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密集区和重工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特别是近年来,奥运商机及其由此带来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正在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进程。大北京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位居第四。2002年,大北京都市区的经济总量、出口规模、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列全国第四。该地区在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区位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在此,智力资源极为丰厚;基础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善,通达性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联系南北东西的优势明显,区位条件较好。就产业发展看,这一地区的产业体系完备,传统制造业基础较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高级化趋势较为明显。但这一都市区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相比较而言,仍不尽理想,该地区的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指标只列九大都市区的第五和第六。由于产业联系度不够,造成整个区域对经济发展主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从总体上看,该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导源于以下两方面现实制约。其一,市场化程度不足,制度落后。这一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亟待提高,需要以改革的措施有效提升资本质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由于市场化不够,随着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下降,这一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弱化趋势明显,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速度缓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地位呈下降趋势。经济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加之行政分割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使企业竞争力持续衰减。“强政府弱市场”的现实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民营经济的发达。其二,区域内部竞争大于合作。中心区功能密集造成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拉动力不显著。都市圈缺乏经济、科技核心,城市之间资源、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动机强烈而合作互补动机不足,区域壁垒导致区内各城市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城市之间的过度竞争势必进一步加剧业已存在的资源配置与地域空间失衡的局面。⒌大青济都市区大青济都市区是山东省的经济核心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北京奥运商机的辐射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青济城市群展现出巨大的提升潜力。青济都市区的综合竞争力列九大都市区之五。2002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3.5%,列全国第一;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迅猛,超出大北京都市区,列第四;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量均列第五。青济都市区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区位和环境竞争力显著,接受日本、韩国先进生产力转移条件优越。市场化程度较高,制度创新能力强,企业家成长环境优良。外向型经济水平高,经济国际化基础较好。这一地区的制造业基础雄厚,青岛是著名的制造业城市,特别是随着海尔等大企业集团的成长,“青岛制造”正在不断优化升级中走向世界。电力、纺织、煤炭采选等传统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也较为突出。农业基础良好,市场化水平高,不仅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的蓬勃发展。随着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一些内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需要引起重视。首要的问题是工业结构升级任务较重。该区域多数城市产业重点偏重于工业,而工业结构又停留在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有些城市的工业部门仍多是耗能、耗水、耗材高的企业,产业与资源配置严重失调,环境容量严重超负荷运转。其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产的发展基本停留于以生活性服务为主的阶段,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发生与扩散,金融
本文标题:中国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doc1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