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考命题点五比较鉴赏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采用比较鉴赏的有山东卷、全国卷Ⅱ、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2015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取材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初中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属于比较鉴赏类型,只不过第二首诗歌来源于教材,没呈现原文,从学过的诗歌上去找思路,这本身就是一种解答提示,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采用了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形式。因此,诗歌的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一、古代诗歌比较鉴赏的提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思路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1.提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2.一般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解题指导与典型例题1.内容比较鉴赏比较诗歌的思想内容。通过对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例1](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6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陈与义2其一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包含两个要点:一是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即主要强调其重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二是要注意两首诗在题咏侧重点上的不同,前者重在赞美墨梅的“清姝”,后者侧重赞美画师的造诣。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2.意象、意境比较鉴赏比较诗歌的意象、意境,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去考察。自然属性不外乎从三个角度去鉴赏,即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意象间的动静关系,品味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意象间的色彩情况。社会属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这四个角度便构成了意象、意境的“四品”。[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3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以此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范成大的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诗人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木芙蓉形象。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例3](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这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4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3.语言比较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句含意、表现方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例4](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3分)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解析:选A。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误。诗歌第三、四句就是对提问的回答,即问即答,并且后面的诗句充满对精卫的赞美之情,可见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是清楚的。4.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比较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解答此类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5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答:答案: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点:①晏词直抒胸臆,表达“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明白如话。②李诗委婉曲折。通过想象中的重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表意深婉,含蓄隽永。5.思想感情比较鉴赏诗中的情感与主旨应为一大类。比较鉴赏诗歌情感涉及不同诗之间表达情感的比较,同一首诗不同时代的评论者对其表达情感理解的比较。古诗最难把握的是诗中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诗歌的主旨。化难为易的方法有四:一是将古诗补足翻译成白话散文;二是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初步达到知人论世;三是抓住题目,寻找诗中直白的“情语”(诗眼);四是如果没有“情语”,全是“景语”等,要把握景语的倾向,即是哀景还是乐景,如果全是哀景,那必然抒发哀情,反之,亦然(有时用乐景衬哀情)。解答情感比较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分别把握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这是比较情感的前提。[例6](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答: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曹诗“三十年前”到现在,岁月流逝,但依然“手臂强健嫌弓太软,眼睛明亮能看清楚战阵”,可见其老当益壮,豪情万丈。而辛词《破阵子》主要回忆沙场秋点兵、意气扬扬和反击战的凯旋,尽显英雄气概,但结尾回到现实,一句“可怜白发生”,揭示主题,英雄迟暮,功业未成。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裴迪书斋玩月之作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注]。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1)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都描写了________,不同点是李词写的是________,钱诗写的是________。(3分)答案:秋月钩月满月或近于满月(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答:答案:以动衬静,颔联写静景,颈联写动景,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侧面衬托,两联从“重门静”“鹊惊”“叶散”“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情愁。2.(2020·台州市高三质量评估)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8分)渔歌子(其五)张志和[注]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注】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唐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7鹊桥仙①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②,我自是无名渔父。【注】①该词是作者晚年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故乡山阴时所作。②严光:东汉著名隐士,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1)这两首词都借________(形象)来咏怀。(2分)解析:首先勾画两首词的意象,然后比对分析。答案:渔父(2)简要分析这两首词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差异。(6分)答:解析:诗歌感情的分析,要全面分析题目、意象、意境、手法,结合作者和注释,知人论世。“表现手法”考生要通过题干分析,明确是从抒情手法方面选择术语。答案:张词通过圆月、棹歌、钓车子、橛头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其乐无穷的隐居画面,“乐”字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恬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4 5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