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第七章中国秘书工作的沿革•第一节秘书活动的起源•第二节我国古代秘书活动•第三节我国近现代秘书活动•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的秘书活动•第五节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中国秘书史方面的著作:•刘绍杰《中国秘书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聂中东《中国秘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杨剑宇《中国秘书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第一节秘书活动的起源•一、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1、社会管理组织的出现是秘书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2、文字和公文的出现是秘书活动产生的必要条件二、我国秘书活动的产生1、关于我国古代秘书的起源,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殷商说、夏朝说、尧舜说、黄帝说、神农说,等。2、从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更倾向于黄帝说,即我国古代秘书活动起源于距今约4500年-44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理由一是当时管理社会的组织已具有相当发展规模,氏族、胞族—部落—联盟等各级组织职能分明,并产生了公务活动。二是据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已开始使用了雏形方块汉字和甲骨文字,公务文书已出现。可以佐证这个说法的史料有:《世本》记载:“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后汉书·祭祀志》记载:“自五帝始有书契。”《尚书·尧典》记载,舜时就特设了秘书官职—纳言,舜曾对担任纳言职务的龙提出要求:“帝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在夏朝,已经出现了公务文书——典志。朝廷也设置了管理典志的官职——”太史令”。现存我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是《尚书》,其内容大部分是帝王对臣民的训令、文告和出征前的誓词。如《汤誓》就是商汤讨伐夏王桀时的军前誓词,《盘庚》是商王盘庚动员臣民迁都的文告。《尚书》的内容上起唐虞,下迄商周,为这一时期的文书工作提供了实证。夏桀信访工作此时也有了起端。《汉书·文帝本纪》:“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意思是,尧在位时,曾于朝廷前树一大旗(族),名为“进善旌”,百姓可以站在旗下向他提出对政事的意见或建议。舜继位后,在朝廷前设立木牌,名“诽谤木”,让百姓把批评意见写在木牌上。因舜名重华,“诽谤木”又称“华表”,发展到后代,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诽谤之木”(华表)后来又在宫门外设置大鼓,名为“敢谏之鼓”。百姓要当面陈言,可击此鼓,舜即出宫接见、听取。后代官府衙门前都设置大鼓,百姓击鼓告状即源于此。“敢谏之鼓”第二节我国古代秘书活动•一、我国古代秘书活动的发展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秘书活动从此便上升为国家秘书工作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夏朝是我国国家秘书工作产生的标志。2、商朝时,产生了我国古代最早的秘书机构的雏形—太史寮,太史寮内的史官有层次,有分工,是一支专业的秘书队伍。3、西周时期,太史寮趋于成熟,内部由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共“五史”组成,分工更加细密。4、战国时期,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要变化,御史和尚书不仅参与决策、草拟文书,而且还是国君的重要随从。如当时楚国的“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5、秦朝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制度,设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御史大夫既是皇帝的秘书长,“受公卿奏章,掌天下文书”,又是国家的监察官,“举劾按章”。6、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建制,但秘书机构有变化,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又由尚书台代替。到东汉,尚书台逐渐发展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7、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首设“秘书令”;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为中书,设置中书监、中书令、通事郎;晋朝时,设置中书监、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南北朝时,国家秘书机构设置基本不变,国家政务都由中书省负责,当时的秘书工作机构庞大,系统比较完整。8、隋朝时,恢复了魏晋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制。9、唐朝时,皇帝重用秘书官,用品位低、资历浅的小臣执掌机要,以削弱和限制宰相的权力。这时的天子身边出现了私人秘书—翰林学士,这些私人秘书有的甚至官至宰相。10、宋代的秘书工作由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枢密院负责军机事务;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参与机密,直接取旨皇帝。11、元朝时,中央行政中枢是中书省,中书省内的秘书机构是参议府,参议府内的专职秘书机构有承发司、管勾司、检校所、照磨所、时政科等。12、明代时,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设华盖殿、文渊阁。诸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政务,这是内阁的开始。13、清代,秘书工作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崇德三年,设“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院,主要为皇帝办理文书及编撰史籍。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是为皇帝服务的机要秘书处。晚清时,为了适应外事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司务厅”和“清档房”,专管文书、档案工作。1911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实行内阁制,设置了秘书职能机构——承宣厅。夏商周三代,史官是主要的秘书官员。他们为国君记录言行、起草和保管文件;有的还了解民情,提出建议,协助国君制定政策法令。商末周初,政事日繁,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相当于目前的中央秘书处。由太史(又称大史)掌管,厂有左、右、内、外四史为副手,各有分工。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左史专记国君政事活动,右史专记国君政事言论,有“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之说。内史职掌拟制简册,宜示国君诰命;外史则专管四方之志及诸侯世系家谱(相当于人事档案)。史官之下,还设有做一般文书抄写、保管工作的“椽史”,专管印信符节的“掌节”等。总之,随着社会政务活动的复杂、发展,秘书官员有所增加,分工也日益明细。西周至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保密制度:西周将全国土地、户门登记造册,藏于首都宫内。文书制度:王命文书都要有正副本,正本宣读后交付受命的诸侯大夫,副本则藏于王宫,以备日后查考。用印制度:春秋后期,周王、诸侯传递文书(多为竹木简)都用泥封加印。即简牍用绳捆扎,勾结处用湿泥捏裹,泥上加印,烘干后送递,泥印不得破碎,以此防止篡改、泄密。战国时七国争雄,各自为政,秘书官职名称也不统一。齐、魏、秦称“尚书”。尚者,“掌”也,意为执掌文书的官员。赵国则称“御史”,既承古代秘书官之名,又有国君亲密随员之意。诸侯问重要的外交活动,均有尚书或御史随同参加并记录现场情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有:秦王邀赵王于渑池相会。席间秦王“请”赵王鼓瑟。一曲终了,秦王尚书即大声朗读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以此羞辱赵王。蔺相如挺剑而出,威逼秦王击缶(瓦盆),并令赵国御史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秦于“为”赵王击击,为赵王争回了体面。伟大诗人屈原曾任楚国“左徒”,地位仅次于“令尹”(丞相)。《史记·屈原列传》说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谓既管内政,又办外交,实际上充当楚王的秘书长。战国时代还兴“养士”之风。著名的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都供养着一大群“门客”。其中虽有被后人如王安石等讥为“鸡鸣狗盗之徒”的,但也有或出谋献策,不愧智囊人物;或承办事务,显然是得力助手的。向平原君自荐的毛遂即其中之一。毛遂脱颖而出,说动楚王发兵救赵,解了秦军之围。另一著名人物是冯瑗。他为孟尝君到薛城收债,“焚卷市义”;出使魏国,使魏王“虚位以待”;震惊了齐王,又派太傅请孟尝君回齐都为相。冯瑗又力主建齐国宗庙于薛城,筑成“狡兔三窟”,使孟尝君高枕无忧(事见《战国策·齐策》)。太史公司马迁称赞他:“孟尝君为齐相二十余年,无纤芥之祸者,冯瑗之功也。”这些只辅助主人却不做朝廷命官的“客士”,可以说是最早的私人秘书。其沿流可至晚清时代的“绍兴师爷”。毛遂1.秘书机构、人员和职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也开始确立比较完整的秘书工作体制。从中央(皇帝、丞相)到地方(郡、县)形成了一支多层次的庞大的秘书队伍,主要有: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御史大夫。众御史之首,为皇帝收发重要文书,并督察百官,相当于中央的秘书长兼最高检察长。下设监察御史(督察中下级官吏)、侍御史(为皇帝办事的)各数名。尚书。主管文书起草、呈阅、拟办,是皇帝身边的文字秘书。博士。掌管文书典籍,供咨询,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和专业秘书。谒者令。专为皇帝引见百官、传达旨意的秘书。主玺令史。专管皇帝印章(玉玺)的秘书。长史。丞相府及汉代诸侯王的秘书长。主簿。郡守、县令的文字秘书。记室令史。郡县地方官的文书人员。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同为中央的最高官员,称之“三公”。其职责既为丞相之副,又掌管行政督察。秘书工作主要由尚书担任。尚书职权日益重要,人员也逐渐增加。西汉成帝设置了专门机构“尚书台”(后改称“尚书省”,相当于目前的中央政府办公厅)。主管官员称“尚书令”,下设左右两名“尚书仆射”,再下设四名“尚书郎”,分管图书、文件、奏章、宣示等事宜。东汉桓帝新设“秘书监”,却是专管宫内秘藏图书的,并非名副其实的秘书机构,前文已经述及。三国时,曹操晋封魏王之后,曾设“秘书令”一职,代替尚书令,既掌文书,又参与机要政务,是名副其实的中央秘书长角色,但设置时间不长。魏文帝曹丕继位后,新建中央秘书机构——中书省。改秘书令为“中书令”,下设“中书侍郎”、“中书舍人”,为皇帝拟制诏书,记录朝议大事,充当顾问。曹丕又将宫廷侍从文官集中起来,成立了皇帝近身侍从机构—门下省。主管官员称“侍中”,次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多由皇帝亲信名士担任。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传达王命,听候差遣,具有皇帝私人顾问和机要秘书的性质。隋唐以后,尚书省已转化为行政执行机构(当时设吏、兵、刑、户、礼、工六部,各部尚书即为部长,侍郎为副部长。此制度延至清代末。)中央的秘书工作主要由中书、门下两省担任。唐玄宗时,又设立“学士院”(亦称“翰林院”),考选文人才子(选上者即为“进士”),拔尖者担任“翰林学士”,由皇帝直接管辖。翰林学士品级高于一般秘书官,经常跟随皇帝左右,应对诗文,提供咨询,起草任免将相、册立后妃、王子等重要记令,是皇帝员宠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其至有“内相”之称,大诗人李白就曾任此职。唐朝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是“节度使”。节度使府有“掌书记”一职,为专职秘书,掌管朝见、慰问、祈祝的文书并公布升任令状,地位重要,多出名士充任。边塞派诗人岑参、高适和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都曾担任过此职。节度使下属衙门的秘书称“孔目”,文书人员称“录事”。宋代中央行政系统的秘书工作仍属中书、门下两省,军事系统的文书工作即新设的“枢密院”。省院之下设置了更细的秘书部门如“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的收发、登记、呈阅和催办等工作。元朝疆域辽阔,祟尚武功,但也重视文书。为加强行政与秘书工作,取消了门下省与尚书省,以中书省独揽行政大权,而在各大区设立“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中央派出机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下设“检校所、照磨所、承发司、架阁库”等部门,负责文书的检查、校对、发送、立卷和档案的保管工作。又在全国各地设立“急传铺”,有紧急文书,派专使快马日夜兼程传递。明朝朱元璋新设置了中央的文书总收发和总接待机构,名为“通政使司”。朱元璋亲自说明建立这个机构的目的,他说,政事好像水流,要经常畅通。通政使司的主要职责是审核朝廷的命令以匡正百官,彰明幽暗隐蔽的情况以沟通政事。他要求通政使司的官员:该报告的事不必顾虑;该纠正的错误不可苟同;该申诉的冤屈不可隐瞒;该引见的人员不得留难。朱元璋画像清朝中央的秘书机构仍承继明朝制度。雍正时代,新建“军机处”,原为专管西北军务的临时性参谋机构,后成为常设性机要部门。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三至六名,每日晋见皇帝,参议国政,起草渝旨;又有军机章京十数人,协助军机大臣专事机要文书工作。军机处人员精干,中间层次环节少,办事效率高。戊戌变法时,就因光绪皇帝授予康有为以专折奏事的权力,又把谭嗣同等人安排在军机处,所以即使只在百日之内,也得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