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中考化学模试卷001
第1页(共18页)中考化学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活字印刷B.烧制陶瓷C.湿法炼铜D.粮食酿酒2.(2分)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响应该主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提倡出行搭乘公共交通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C.生活污水应处理后排放D.燃放烟花爆竹以增添节日气氛3.(2分)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为镆,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镆元素说法正确的是()第2页(共18页)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B.元素符号为MCC.原子核电荷数为115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4.(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干燥氢气D.制取氧气5.(2分)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6.(2分)以下四个选项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第3页(共18页)ABCDM碱溶液盐酸化合物分解反应N碱性溶液纯净物氧化物化合反应A.AB.BC.CD.D7.(2分)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X,可表示如下:2Na2O2+2CO2=2Na2C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Na2CO3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D.白磷与X反应生成大量白雾8.(2分)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其中乙醇发生反应的主要围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甲、乙都属于有机物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浓硫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物乙和丙的质量比为12:99.(2分)我国在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室温超导体(高密度、高储能材料)﹣﹣固态金属氢(液氢加上超高压变成固态金属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压后氢分子不再运动B.固态金属氢是理想的导电材料C.加压后氢分子中原子间间隔减小D.金属氢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10.(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页(共18页)A.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B.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目前,中国某汽车厂家正在积极探究、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宣布在2025年停止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右图是一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示意图:(1)图中标识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写出一种即可)。(2)汽车外壳一般采用喷漆的方式防锈,其原理是。(3)汽车轮毂为铝合金材质,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同时排放出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请写出另一种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新能源:。12.(7分)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实验开始,用注射器向小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小试管中产生气体,(填“a”或“b”)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说明该气体。(2)请写出大试管底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第5页(共18页)(3)打开止水来,可观察到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4)对反应后贴有石蕊试纸部位的试管加热,变红的石蕊试纸又变成紫色,说明。13.(7分)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下面是除去粗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名称是。(2)写出杂质氯化镁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稀盐酸的作用是①;②。(4)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蒸发时没有药品飞溅,那么最后得到氯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14.(7分)实验课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指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等除外.小明很好奇,于是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产生大量气体,烧杯发烫,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第6页(共18页)絮状沉淀,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一会儿,部分沉淀渐渐变黑.【提出问题】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放出气体.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实验探究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小明将上述实验药品放入锥形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实验探究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沉淀中有Cu(OH)2和,可能还有Cu.【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沉淀中没有Cu【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得出结论: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请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15.(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方案实验1向20mL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第7页(共18页)(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②。【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三、计算题.(本大题6分)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将一定量锌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质量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质量为。(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8页(共18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活字印刷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湿法炼铜包含着金属铁与铜的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盐溶液,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分析】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要求C、生活污水应处理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符合要求;D、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9页(共18页)3.【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Mc,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D、根据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第10页(共18页)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D、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不利于空气的排出;铁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装置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净水中氯气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通入氯气,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能吸附部分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图示N和M是包含的关系结合物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碱性溶液可以是碱,也可能是某些盐,故是N包含M,正确;B、盐酸是混合物,与纯净物之间是并列关系,错误;C、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错误;第11页(共18页)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常见的概念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中考化学模试卷00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5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