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1.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求轨迹方程建立坐标系的一般方法,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2.掌握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重点、难点)3.初步学会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1.通过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2.借助由曲线求它的方程,提升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1.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由曲线求它的方程.(2)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思考: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否可以省略.[提示]可以省略.如果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可以省略步骤“证明”,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说明.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两端点是A(-3,0),B(3,0),顶点C的轨迹是()A.一条直线B.一条直线去掉一点C.一个点D.两个点B[C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去掉AB的中点.]2.已知点A(-2,0),B(2,0),C(0,3),则△ABC底边AB的中线的方程是()-2-A.x=0B.x=0(0≤y≤3)C.y=0D.y=0(0≤x≤2)[答案]B3.平面上有三点A(-2,y),B0,y2,C(x,y),若AB→⊥BC→,则动点C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y2=8x(x≠0)[AB→=2,-y2,BC→=x,y2,由AB→⊥BC→得2x-y24=0,即y2=8x(x≠0).]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例1】写出方程y2-4x-4=0的曲线的主要性质.[解](1)曲线变化情况:∵y2=4x+4≥0,得x≥-1,y可取一切实数,x逐渐增大时,|y|无限增大.∴曲线在直线x=-1的右侧,向上向下无限伸展.(2)对称性:用-y代y方程不变,故曲线关于x轴对称.(3)截距:令y=0,得x=-1;令x=0得y=±2,∴曲线的横截距为-1,纵截距为±2.(4)画方程的曲线:列表:x-10123…y0±2±2.83±3.46±4…描点作图如图所示.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一般过程-3-1.画出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等于1的点的轨迹图形.[解]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等于1的点(x,y),满足的方程是||x|-|y||=1,其中以-x代x,或-y代y,方程都不变,所以方程的曲线关于坐标轴对称,同时也关于原点对称,需画出x≥0,y≥0的图形后,利用对称性完成画图,如图.直接法求曲线方程【例2】已知一条直线l和它上方的一个点F,点F到l的距离是2.一条曲线也在l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的距离减去到l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条曲线的方程.[思路探究]由条件可知动点满足的关系已确定,只需坐标化再化简即得方程.[解]如图所示,取直线l为x轴,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xOy.设点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作MB⊥x轴,垂足为B,那么点M属于集合P={M||MF|-|MB|=2}.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x2+y-22-y=2,①将①式移项后两边平方,得x2+(y-2)2=(y+2)2,化简得y=18x2.因为曲线在x轴的上方,所以y>0.虽然原点O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是y=18x2(x≠0).-4-直接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根据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将几何条件{M|p(M)}直接翻译成x,y的形式F(x,y)=0,然后进行等价变换,化简为f(x,y)=0.要注意轨迹上的点不能含有杂点,也不能少点,也就是说曲线上的点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2.一个动点P到直线x=8的距离是它到点A(2,0)的距离的2倍.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P(x,y),则|8-x|=2|PA|.则|8-x|=2x-22+y-02,化简,得3x2+4y2=48,故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3x2+4y2=48.代入法求曲线的方程[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提示]只有建立了坐标系,才有点的坐标,才能把曲线代数化,才能用代数法研究几何问题.2.常见的建系原则有哪些?[提示](1)若条件中只出现一个定点,常以定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2)若已知两定点,常以两定点的中点为原点,两定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3.求得曲线方程后,如何避免出现“增解”或“漏解”?[提示]在化简的过程中,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尽量避免“漏解”或“增解”.【例3】动点M在曲线x2+y2=1上移动,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求P点的轨迹方程.[思路探究]所求动点与已知曲线上动点相关,可通过条件确定两动点的坐标间的关系求得.[解]设P(x,y),M(x0,y0),∵P为MB的中点.∴x=x0+32,y=y02,即x0=2x-3,y0=2y,又∵M在曲线x2+y2=1上,∴(2x-3)2+4y2=1,∴P点的轨迹方程为(2x-3)2+4y2=1.1.(变换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改为“MP→=2PB→”,求P-5-点的轨迹方程.[解]设P(x,y),M(x0,y0),则MP→=(x-x0,y-y0),PB→=(3-x,-y),由MP→=2PB→得x-x0=3-x×2,y-y0=-2y,即x0=3x-6,y0=3y,又∵M在曲线x2+y2=1上,∴(3x-6)2+9y2=1,∴点P的轨迹方程为(3x-6)2+9y2=1.2.(变换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改为“一动点P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M”,试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P(x,y),M(x0,y0),∵M为PB的中点.∴x0=x+32,y0=y2,又∵M在曲线x2+y2=1上,∴x+322+y22=1,即(x+3)2+y2=4,∴P点轨迹方程为(x+3)2+y2=4.代入法求解曲线方程的步骤①设动点P(x,y),相关动点M(x0,y0);②利用条件求出两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x0=fx,y,y0=gx,y;③代入相关动点的轨迹方程;④化简、整理,得所求轨迹方程.其步骤可总结为“一设二找三代四整理”.1.思考辨析(1)依据一个给定的平面图形,选取的坐标系是唯一的.()(2)求轨迹就是求轨迹方程.()(3)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和为a(a>0)的点M的轨迹方程为|x|+|y|=a.()[提示](1)×不唯一.常以得到的曲线方程最简单为标准.-6-(2)×求轨迹方程得出方程即可,求轨迹还要指出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3)√2.在第四象限内,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M的轨迹方程是()A.x2+y2=4B.x2+y2=4(x>0)C.y=-4-x2D.y=-4-x2(0<x<2)D[排除法,第四象限内满足x>0,y<0.故选D.]3.已知动点P在曲线2x2-y=0上移动,则点A(0,-1)与点P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A.y=2x2B.y=8x2C.2y=8x2-1D.2y=8x2+1C[设AP中点为(x,y),则P(2x,2y+1)在2x2-y=0上,即2(2x)2-(2y+1)=0,∴2y=8x2-1.]4.设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x-1)2+y2=2[圆(x-1)2+y2=1的圆心为B(1,0),半径r=1,则|PB|2=|PA|2+r2.∴|PB|2=2.∴P的轨迹方程为:(x-1)2+y2=2.]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6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