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小说(1) 13 春之声学案 粤教版必修3
-1-13春之声诗海拾贝春寒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赏析】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颈联“转”,由静景而转至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语林撷英王蒙经典语录集锦1.不要着急。人生一世,最要紧的恰恰是耐心二字。2.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暴跳如雷,从来不泼污水。3.相信时间,时间对善良有利,对智慧和光明有利,对阴谋不利,对狭隘不利。4.遗忘帮助我在一些事情上转过脸去,信念帮助我在另一些事情面前点燃起照明的火把。5.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它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6.多好的事情都有过去的时候,多坏的事情也有过去的时候。7.过于伟大或者过于卑微,过于高明或者过于愚蠢,过于奇特或者过于陈旧的话语,都值得怀疑。8.颂扬别人常常是肯定自己,指责别人常常是反射着自己的弱点,嘲笑自己常常是嘲笑别人,给别人抬轿也是抬自己。9.高尚有高尚的代价,低下有低下的收益,清高有清高的寂寞,混水摸鱼有混水摸鱼的-2-红火,智慧有智慧的痛苦,愚傻有愚傻的福气。作者卡片姓名王蒙出生年1934籍贯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皮相关资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中篇小说《蝴蝶》《布礼》,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春之声》等背景呈现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空前的浩劫,无论在教育科技还是在经济建设,中国都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现实是严峻的,对比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落后的局面是触目惊心的;但前景是光明的、美好的。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小说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内容。知识链接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的“流”。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来说,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1.字音辨识(1)单音字涟漪..(lián)(yī)铁砧.(zhēn)-3-蕨.麻(jué)晕眩.(xuàn)屉.(tì)恍.然(huǎnɡ)醪.糟(láo)贫瘠.(jí)瓦瓴.(línɡ)采撷.(xié)凛冽..(lǐn)(liè)揿.(qìn)(2)多音字颤颤.抖chàn缝缝.隙fènɡ颤.栗zhàn缝.纫fénɡ饮饮.食yǐn晕晕.眩yùn饮.马yìn晕.厥yūn2.字形辨认kē(瞌)睡唠kē(嗑)kē(磕)头立zhuī(锥)之地chuí(椎)心沥血duī(堆)金积玉mínɡ(瞑)目山居秋mínɡ(暝)3.词语释义(1)混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机从中捞取利益。(2)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3)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4.词语辨析(1)喧嚣喧闹喧嚣:指声音杂乱,不清静,有叫嚣、喧嚷之意。喧闹:喧哗热闹;喧哗吵闹。(2)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4-1.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件?(提示: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要素要讲清)[我的理解]记述了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2.你感觉这篇小说和你平时看到的小说有哪些不同?试着说一说。[我的理解]情节不明显、时间和空间转换迅速、主人公思维自由活跃等等。3.文脉梳理1.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题目“春之声”的含义。[名师指津]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春之声”象征的时代意义和蕴含的作者有关历史、现实、文明等的深度思考即可。[我的理解](1)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声音,象征着20世纪80年代的万象更新。(2)这一标题也蕴涵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理解,包含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过去”、“现在”与“未来”,“落后”与“文明”等的思考。2.在《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中,主人公的意识是怎样“流动”的?[名师指津]具体说明各段中主人公思维的顺序即可。[我的理解]在第一段中,主人公的思维顺序是:车身颤抖→人们轻轻地摇摆→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第二段中,主人公的思维顺序是: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家中的温情。3.文中有很多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加以分析。[名师指津]分析车厢小空间与世界大空间的对比和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对比,指出对比预示的时代意义。[我的理解](1)文章主要运用了两种时空形式的对比。主人公岳之峰,在一个闷罐子车的小空间里联想着世界的大空间,在一个半明半暗、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联想着一个现代文明的世界,在时空运转的时候联想着昔日的命运多艰。(2)生活现象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如车厢的乱糟糟与童年生活的平静;瓦特和史蒂文森-5-时代的闷罐子车身与崭新的火车头;落后、令人不适的闷罐子车里,却有先进精巧的进口录音机在放德语歌曲。在一系列的对比中,预示着旧的落后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的力量正在打破这旧的壳破土而出,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4.小说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用许多生动的语句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请认真品味下面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语言特色。(1)尘土和纸烟的雾气中出现了旱烟叶发出的辣味,像是在给气管和肺作针灸。梅花针大概扎在肺叶上了。汗味就柔和得多了。方言的浓度在旱烟与汗味之间,既刺激,又亲切。还有南瓜的香味哩!(2)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3)但是她的声音也淹没在轰轰轰,嗡嗡嗡,隆隆隆,不仅是七嘴八舌,而且是七十嘴八十舌的喧嚣里了。(4)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名师指津]围绕各句如何生动形象表达事物的特点归纳即可。[我的理解](1)用奇特的比喻,作者将“旱烟叶发出的辣味”比作“给气管和肺作针灸”,使平常的描写生动且令人回味。(2)用奇妙的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人多这一特点,使语言特别富有情趣。(3)连用三组拟声词,明写了车厢里多、杂、响、重的话语声,同时也暗摹了火车运行轰轰隆隆的节奏声,联想非常巧妙,形象传神。(4)用“轻轻”“熏熏”“袅袅”等叠词,使小说的语言富有音韵美;同时,又使用了拟人手法,使语言恰当传神,极富感染力。5.这一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名师指津]要重点解读“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对强化思想内容(历史感和时代感)、刻画人物的作用。[我的理解]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主要采用了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这样写的好处:(1)将岳之峰回乡途中所见的现实和他内心的联想结合为一体,突出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以意识的不断转换来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碰撞。(2)两种空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安排,易于在对比之中形成反差,表现主人公面对现实的使命感。(3)两种空间之中,以联想心理空间为主,这样突破了小说的时空、情节,对过去、未来、城市、乡村进行了深入阐述,更富有历史时代感。(4)这两种空间的安排,有益于展示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6.《春之声》写岳之峰从国外考察归来,坐一辆条件恶劣的闷罐子车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探亲途中的所见所想,作品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根据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而是着力于呈-6-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这些流动的意识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以感情的线索贯串全篇,但是主人公的感情又是复杂的。那么,小说表露出主人公哪些情感呢?[名师指津]应从主人公怀乡、忧国和期待美好未来等角度举例解读。[我的理解](1)从小说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怀念父老的乡情。火车行进中轻轻晃动,疲惫不堪的人们如婴儿睡在母亲身边的摇篮里,温馨极了。岳之峰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童年的生活情景,再次看到狼狈不堪的老父亲被斗争时的可怜相,自己当年因回家住了四天而招来写不完的检讨。荒唐岁月不堪回首。思念老父,担忧老父命运多蹇的忧思静静地流泻出来。今日,沉积20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真是喜从天降。他要以最快速度,飞回老家,同老父一起欢庆,并尽一份儿子的孝心。(2)从小说中又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忧国忧民之情思。铁轨的噪音,使人联想到了京剧锣鼓中的不和谐,生活中的悖谬,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如新的火车头与旧的闷罐子车,越来越多的人口与物质享用不和谐。然而,录音机里美好的音乐声却给人们带来了鼓舞和希望。由此而联想到人们久久盼望寻找的“新生活”,小说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传达出春的旋律,歌颂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新转机。(3)从小说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期待美好未来的深情。《春之声圆舞曲》优美的旋律,妇女学习外语的情景,使岳之峰联想到西北高原和那逝去了的遥远的北平,因而唤起了主人公青春的活力,眼前似乎出现了无限的生机——教育的振兴、科技的发展、知识人才的培养……由《泉水叮咚》的优美民族曲调,自然引出了爱情的解放,思想的解冻,春归大地,祖国处处可见春天的信息。岳之峰所耳闻目睹的一切,突现了一条鲜明的主题线索: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历史性的革命,尽管这种变化目前只见小小萌芽而已,但这毕竟是“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篇“意识流”小说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采用了独特的“放射性”结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名师指津]“放射性”意味着“笔触”虽自由,但总有一个“端点”。扣住此点分析即可。[我的理解]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呈现出放射性的线条。所有的线条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节前夕闷罐子车里的主人公的心灵。小说采用这种“放射性结构”,纵笔所向,古今中外,乡风城貌,全无拘束,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7-象征手法的运用写法指导本篇小说多处使用象征手法,如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圆舞曲》象征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破烂的闷罐子车和崭新的火车头。在这里作者用破烂的闷罐子车象征落后的生活,用崭新的火车头象征未来生活的希望。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小说(1) 13 春之声学案 粤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6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