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五篇)第一篇:养猪场实习报告111东平某养猪场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东平县,全县人口78万,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10个,村委会706个。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万亩,东平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是我国著名的鲁西黄牛、小尾寒羊、东平湖麻鸭等地方良种的主产区,也是山东省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东平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之一,畜牧业生产基础较好,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几年来,畜牧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引导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服了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给畜牧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县畜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畜牧业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畜牧业成为对第一产业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饲料和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安全优质畜产品不断增加。饲料产品合格率、畜禽良种普及率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猪良种覆盖率已从2014年的93%提高到98%,奶牛从65%提高到75%,家禽全部实现良种化。畜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全县饲养小区达到280个,养殖专业村350个,规模饲养场970个。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全县饲料产量年均增长,饲料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配合饲料稳步发展,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发展迅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强化。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强制免疫率达100%。畜牧业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畜牧养殖业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能够活学活用。由于东平县的畜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学校安排了我们在东平县的某一养猪场进行了实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实习内容在养猪场实习的内容很多,下面主要对当前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的实习情况进行报告。生态养猪法又叫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等,是针对我国养猪业生产特点,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养猪为主而设计,充分考虑了家庭适度规模生产特点的一种养猪方法,具有无臭味、节省成本、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等特点。共含自然养猪法基础知识、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制作和饲养管理工艺四大部分。<一>自然养猪法基础知识所谓自然养猪法,就是以发酵床为核心,在不污染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生产绿色猪肉产品为目标,尽量为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福利待遇,使猪健康快速成长,无污染、高效、新型的一种科学养猪方法。具体地讲,就是在猪舍内设置80~100厘米深的发酵床,以锯末和农作物秸秆等为垫料原料,在垫料上接种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猪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发酵,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这种养猪新技术可以大大缓解传统规模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质量安全等问题,并有显著的节能增效等特点。因此,有人称自然养猪法是传统养猪业的一场革命。自然养猪法的主要科学依据:一是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宜地建设猪舍;二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利用温室和凉亭效应,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四是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的抗病力,提高饲养效益和猪肉品质。和传统养猪法相比,自然养猪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科学养猪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猪舍设置发酵床,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猪粪尿的处理方法,大大改进了传统饲养管理方式。与此同时,自然养猪法在猪舍的设计建造方面有着特殊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自然养猪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猪舍易建。自然养猪法猪舍的建造应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风格可以多样化,几乎不新增加成本。猪舍发酵床垫料以锯末、稻壳和农作物秸秆为主,易取材,成本低,便于推广。二是节能增效。不用清扫猪圈和粪尿,仅做喂料、翻耙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等工作,一般每人可饲喂800~1000头猪,节省劳力30%~50%;除饮用水外,猪舍基本不再用水,节水75%~90%;猪在垫料上拱食菌体蛋白、酵母素,可有效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节省饲料10%~15%;猪在垫料上活动,恢复了自然习性,应激性小,基本无病原菌传播,减少了药残,死亡率可降低4%。三是生态环保。养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殖环节消纳污染物,发酵垫料可变成好的有机肥料,从根本上解决了粪便处理和环保难题,实现“零排放”和生态环保养殖。四是效益显著。用自然养猪法养的猪增重快,平均日增重800克以上,饲料报酬率高,肉料比在1∶左右,可提前10~15天出栏,每出栏一头育肥猪可新增100元以上。五是安全放心。自然养猪法从环境、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生态养殖,猪肉产品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二>猪舍建设规范1、猪舍猪舍一般宽4~6米,长8~20米,立柱高~2米,顶高3米左右。座北朝南,屋顶要做好保温隔热设计,以利冬季保温及夏季隔热,房顶设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三分之一,南北墙可设大窗或使用卷帘,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可适宜地生长繁殖。如果用温室大棚模式,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米。材料可选用钢筋、水泥等材料,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大棚四周不设围墙,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2、猪圈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平方米,可饲养肉猪15~20头。一般每头猪占地平方米。向地面以下深挖50~90厘米。3、建造发酵床的注意事项(1)、通气:每个猪栏都要开窗,一般来说,要相对而开,便于空气流通,夏季打开,冬天太冷需要用东西盖起来。一般情况下,还是需要定期打开。(2)、阳光:屋顶需要设置透明亮瓦,要让阳光照进来,这个对圈底微生物发酵床菌种营养搭档伴侣和粪便秸秆发酵剂的发酵非常重要,亮瓦的多少以阳光自东向西移动时可照到猪圈全部为最佳,尽量做到阳光普照。屋顶现在他们家主要用的是水泥瓦。(3)、分区(猪栏):主要是用竹子,是因为考虑到价格比较便宜,家里种植,就地取材。但是竹子太松,没有事情的时候,猪会咬它们,导致现在看起来猪圈围栏参差不齐。但是如果有钱,他们打算更正为钢管,因为钢管耐用以及美观。(4)、猪糟:喂猪要跑到栏子里面,导致自己全身都是猪食。这样就思考如果自己在外面,不让人进去,后来就向想到这个办法,用水泥制作,猪栏设计在猪槽的中间,猪吃东西的地方可以放宽些地方,人喂食的地方可以放窄些,但是现在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人喂食的地方太小了,导致喂食的时候食要外流,有浪费,所以还是外面同样宽点会比较合适。但是现在这个缺点是槽比较深,猪吃食比较困难,这一方面还有圈底沉降的原因,所以增加圈底高度也可以缓解这个问题。(5)、施工成本:总施工面积在100平方左右,其中猪栏部分有60平方,其余拟建鸭舍,根据当时的情况,开始我以为5000元,但是现在用了15000元(这里面猪苗成本就差不多就是7000元了,有15头小猪及3头种猪),不算人工、瓦土等等一些小的是设施。(6)、养猪密度:根据猪的大小来分,考虑猪的数目,从小时候就要思考,40个平方米是15头,但是自己觉得密度比较小,还可以增加到10到13个,每个猪大概1平方米左右,如果养的密度太小,微生物营养不够,发酵不好,就失去效果了,但是我们可以补充,密度过大绝对不行,对圈地造成很大的影响,猪的活动空间也不够,微生物吸收不了这么多猪粪,导致圈底潮湿。<三>发酵床制作1、垫料原料选择发酵床懒汉养猪法零排放养猪技术重要环节是垫料的制作。垫料一般选择:秸秆、树叶杂草、稻谷壳粉、锯末屑、粪便,发酵床菌种之一粪便秸秆发酵剂等,有条件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糟渣饲料发酵效果更好。垫料中的秸秆、树叶杂草、稻谷壳粉主要起蓬松透气作用,使得垫料中有充足的氧气,锯末屑、粪便、米糠、酒糟等糟渣饲料则是起垫料的保水性及微生物营养源的作用。注意事项:①、秸秆、树叶杂草需事先切成5~8cm长小段;②、锯末经防腐剂处理过的不得使用,如三合板等高密板材锯下的锯末。2、垫料配比及用量垫料配比:锯末屑50%,稻谷壳粉40%(若无,可用锯末屑全部代替),粪便10%,发酵床菌种粪便秸秆发酵剂%,水60-70%。如添加5-10%米糠、酒糟等糟渣饲料发酵效果更好,可代替等量稻谷壳粉。以猪圈填垫料总厚度90厘米,每平方米用垫料170公斤计算,垫料原料用量如下:锯末屑:25平方米×170公斤×50%=2125公斤;稻谷壳粉:25平方米×170公斤×40%=1700公斤;粪便:25平方米×170公斤×10%=425公斤;发酵床菌种粪便秸秆发酵剂:25平方米×170公斤×%=公斤。如果有条件可先铺30-40厘米深的木椴,然后再铺上发酵垫料。如果锯末屑不充分,可先铺50厘米深的秸秆、树叶杂草,然后再铺上发酵垫料。3、垫料发酵方法垫料发酵根据制作场所不同一般可分为:集中统一制作和猪舍内直接制作两种。集中统一发酵垫料是在舍外场地统一搅拌、发酵制作垫料。这种方法可用较大的机械操作,效率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猪场,要新制作垫料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该方法。在猪舍内直接制作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是在猪舍内逐栏把秸秆、树叶杂草铺上,然后把稻谷壳粉、锯末屑、粪便、米糠、酒糟等糟渣饲料混合均匀后使用。这种方法效率低些,适用于规模不大的猪场。4、垫料发酵操作1)将发酵垫料,发酵床菌种粪便秸秆发酵剂,水按配比准备待用;2)先将发酵床菌种粪便秸秆发酵剂倒入准备使用的水中稀释搅拌均匀浸泡2-12小时活化菌种,增强菌种活性,稀释用水最好为井水或河水,若为自来水请放置24小时后再用;3)搅拌发酵:①如有搅拌机:可以先将发酵原料混合2分钟后,再倒入菌种稀释液搅拌4分钟;②没有搅拌机:在地面上铺上发酵垫料翻倒两次混合均匀,再浇发酵床菌种粪便秸秆发酵剂稀释液翻倒两次混合均匀。堆成高约米、宽2米的长方形物料堆,并在堆顶打孔通气。最后用长方形塑料布将肥堆覆盖保温、保湿、保肥,塑料布与地面相接,隔1米压一重物,使膜内既通风又避免被大风鼓起。发酵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翻堆通风换气,夏、秋季节早晚要揭膜通风翻堆一次(1~2小时),天气晴朗时可在头天傍晚揭膜,次日早上覆盖。堆沤4~6天后,堆温可升至60~70℃。注意:如发酵失败,查垫料有否加入防腐剂、杀虫剂,水份是否过高或不足造成的。视发酵混合物水分多少增减配比,发酵混合物的总水分应控制在60~70%。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四>饲养管理发酵舍养猪饲养管理,与传统养猪模式没特殊的地方。1)与传统养猪一样,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的发生;2)进入发酵舍前必须做好驱虫工作;3)进入发酵舍猪大小必须较为均衡,健康;4)保持适当的密度: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7-30kg的猪平方米/头,30-100kg的猪-平方米/头;5)使用发酵床菌种之二营养搭档伴侣厌氧发酵的生物饲料;6)注意通风管理,带走发酵舍中的水份,天气闷热时,开启风机强制通风,以达到防暑降温目的;7)日常检查猪群生长情况,把猪太小的猪挑出来,单独饲养。3、发酵床垫料养护的注意事项1)通风:室内应保证良好通风。2)通透性管理:应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25cm左右,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3)垫料补充: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
本文标题:养猪场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84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