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新闻工作者党员个人总结自评
新闻工作者党员个人总结自评第一篇: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是有三年半实战经验的“老新闻记者”啦,怎么是“老记者”呢,说实话,我一开始就知道记者的职业很辛苦,怕自己会坚持不下去,没想到:自己却在三年多的职业生涯中会这么顺利地走过来,并且走得还算“漂亮”。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其次,自己目前也初步具备了作为一名记者该有的敢于吃苦,勇于实践,和不断学习提高的基本素质。xxxx年是国家比较坎坷艰难的一年,但却是我极速成长的一年。南方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全球漫延等,时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触动着我思想的最深处,“作为新闻记者的我能干些什么呢?”“众志成城,支援灾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等一系列新闻小专题出自我手;北京奥运会时,全县不同群众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喜悦心情,我的碳素笔头和摄像镜头将其一一记录;全县组织开展的“三访六帮”活动,我多次深入贫困户,无保户家里,了解他们的疾苦,关心弱势群体,电视节目中经常穿插报道。xxxx年,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中,我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我要求自己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培养自己的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工作中,我敢于吃苦,勇于实践。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xxxx年,由我采写的《xxxx》新闻获省、市电视新闻短消息二等奖;《农民工子女上学不难了》获市级电视台好新闻三等奖。今后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励,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第二篇: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一、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实现了积极稳妥、平稳过渡。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电视台的发展,机构重叠、因人设岗,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理顺体制上,我们按照有利于提高宣传质量,有利于电视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合理地整合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合理地设置部室,实行定岗、定责、定薪,按照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进行了副台长的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和职工的双向选择,一些不适应工作的老同志提前离岗退养。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到位,整个改革体现了无情改革、友情操作,没有出现一例上访告状现象,实现了平衡过渡。在搞活机制上,以分配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行量化考核,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改革的成效已初步显现,过去记者是坐等上门等稿源,如今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出现了“晚上想点子,白天抢机子,抽空写稿子”的可喜局面。截止八月份已完成全年上送省台新闻的任务,创收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改版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版方案已初步审定,我们已同武汉一家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委托他们对频道进行重新包装,栏目片头和形象宣传片进行重新制作,届时,频道将以较高的品味、崭新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节目质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策划,再好的点子需要人去实现,但无庸讳言,电视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偏少,缺少担当重大题材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记者,以致于在平常报道中一般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基层报道少,题材单一、蜻蜒点水,自办节目比例偏小,自办栏目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提高队素质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我将结合电视台的实际,制定一套具体的培训计划,每周召开一次宣传例会,每月举办一次业务培训,送人到大专院校、上级新闻单位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采访作风有一个大的提高。根据“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突出频道特色,形成有利于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使采编人员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针对目前自办节目偏少的现状,我们将在办好《XXXXXX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在每晚九点半至十点半开辟一个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该栏目定位是“报道时政要闻,引导社会舆论,追踪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突出喉舌功能。”报道形式力求生动鲜活,可视性强。三、打造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电视台是一项重设备,高消耗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没有设备作保障,节目生产好比“巧妇难为无来之炊”。目前,电视台共有大小摄像机11套,编辑机5套,随着改版的到位和自办节目的增加,现有设备很难满足节目生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技术设备瓶颈问题。我们将成立电视台技术中心,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了整合,把过去散放在各部室的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使用,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设备不足,播出信号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报请局党委同意,购买硬盘制播系统,改现在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逐步过渡到无带播出,届时XXXXXX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宣传是中心,设备是后盾,经费是保证。没有资金作保证,节目生产、设备更新就是一句空话。电视台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所有的设备改造,人员工资都要靠创收来解决。过去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量小面窄,零乱分散,大部分部室都有创收任务,结果造成相互杀价。既搞不好宣传,又不利用增加创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成立广告中心,将广告和创收类的栏目相对集中,将产业链拉长,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告人员减少了,但广告量却增加了,截止目前,创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多。宣传平台、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的搭建必将使电视台在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我虽然做出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目前,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篇: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一、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实现了积极稳妥、平稳过渡。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电视台的发展,机构重叠、因人设岗,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理顺体制上,我们按照有利于提高宣传质量,有利于电视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合理地整合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合理地设置部室,实行定岗、定责、定薪,按照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进行了副台长的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和职工的双向选择,一些不适应工作的老同志提前离岗退养。由于政治思想工作到位,整个改革体现了无情改革、友情操作,没有出现一例上访告状现象,实现了平衡过渡。在搞活机制上,以分配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行量化考核,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改革的成效已初步显现,过去记者是坐等上门等稿源,如今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出现了“晚上想点子,白天抢机子,抽空写稿子”的可喜局面。截止八月份已完成全年上送省台新闻的任务,创收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改版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版方案已初步审定,我们已同武汉一家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委托他们对频道进行重新包装,栏目片头和形象宣传片进行重新制作,届时,频道将以较高的品味、崭新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节目质量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节目质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策划,再好的点子需要人去实现,但无庸讳言,电视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偏少,缺少担当重大题材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记者,以致于在平常报道中一般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基层报道少,题材单一、蜻蜒点水,自办节目比例偏小,自办栏目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提高队素质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我将结合电视台的实际,制定一套具体的培训计划,每周召开一次宣传例会,每月举办一次业务培训,送人到大专院校、上级新闻单位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采访作风有一个大的提高。根据“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栏目,突出频道特色,形成有利于节目生产的工艺流程,使采编人员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针对目前自办节目偏少的现状,我们将在办好《××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在每晚九点半至十点半开辟一个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该栏目定位是“报道时政要闻,引导社会***,追踪新闻事件,聚焦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突出喉舌功能。”报道形式力求生动鲜活,可视性强。三、打造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电视台打造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电视台是一项重设备,高消耗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没有设备作保障,节目生产好比“巧妇难为无来之炊”。目前,电视台共有大小摄像机11套,编辑机5套,随着改版的到位和自办节目的增加,现有设备很难满足节目生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技术设备瓶颈问题。我们将成立电视台技术中心,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进行了整合,把过去散放在各部室的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使用,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设备不足,播出信号质量不高的问题,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我们报请局党委同意,购买硬盘制播系统,改现在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逐步过渡到无带播出,届时××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宣传是中心,设备是后盾,经费是保证。没有资金作保证,节目生产、设备更新就是一句空话。电视台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所有的设备改造,人员工资都要靠创收来解决。过去电视台的广告经营量小面窄,零乱分散,大部分部室都有创收任务,结果造成相互杀价。既搞不好宣传,又不利用增加创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成立广告中心,将广告和创收类的栏目相对集中,将产业链拉长,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告人员减少了,但广告量却增加了,截止目前,创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多。宣传平台、技术平台和创收平台的搭建必将使电视台在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我虽然做出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目前,电视台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四篇:优秀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个人工作总结有人说,新闻工作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事业,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使命,浪漫的人从事的艰辛劳作。我非常幸运的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而且转眼间,我已经从事工作了八年时间,回顾这些年,我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改正了不少的错误,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总的说来这几年受益匪浅。我2014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同年四月与延安电视台签订工作合同,成为延安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名新闻记者。工作三年后于2014年回到自己的家乡甘泉县,成为甘泉县广播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工作这些年来自己觉得最大
本文标题:新闻工作者党员个人总结自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84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