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多篇参考))
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多篇参考))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12018年,城区XXX在城区党委、城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提升民政系统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职责任务。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根据工作领导成员变动情况,及时对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年内制订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方案,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年度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形成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加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学习计划,明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依法履行职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年内,集中学习了《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城乡医疗救助办法》、《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各项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年内多次组织业务股(室)人员参加“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XX区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班”、“社会救助工作业务培训班”等一系列业务培训。通过综合法律培训及有关业务培训,民政干部职工进一步熟悉了执法依据和政策规定,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严格执法,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涉及重要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规划、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考核、录用任免及奖惩等重要事宜,严格执行集体审议规范性文件及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决策程序,做到了依法行政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操作。二是积极开展“放管服”工作。根据“放管服”有关文件精神,我局落实人员我局落实人员下放了婚姻登记等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开展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2018年,我局对全城区所有在享低保对象开展一次清理核查工作。专项整治活动以问题为导向,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骗保”、“错保”、多房有车、死亡人员领低保等违规享受低保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精准识别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精准识别低保对象,精准救助困难群众,规范审核审批操作程序,动态管理有序,监督检查常态,全面提高我城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低保政策公平公正实施,推动了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规范实施,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依法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四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专门组织学习了上级关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系列制度,接受外部监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率达到100%。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信访按期办结率100%。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更新工作动态,对民政工作的新动向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公布,确保各类信息公开按规定程序及时公开。二、依法履行职责,各项民政工作开展规范有序(一)加强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救助管理制度,依法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切实提高救助能力和救助管理水平。按时足额为全城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核发最低生活保障金。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信息平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特困对象纳入供养范围,足额发放供养定补金。(二)以落实政策为重点,依法保障优抚对象各种权益。贯彻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及时调整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金。根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大概有6000余人,登记采集工作从2018年11月1日开始。(三)依法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民间组织依法依规,健全管理,全年依法新成立登记5家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变更法人8家,建立7家社会组织党支部,年检95家,推进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105家。(四)稳步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和规范社会事务工作。一是孤儿救助及时到位。2018年XXX供养孤儿共XX人,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XXX万元。二是流浪乞讨人员得到有效救助。组织集中专项救助活动6次(民政局每年2次、各镇街每年4次)。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61人次。三是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工作取得成效。XX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XXX人,目前全城区认定散居孤儿XX名,2018年因死亡退出1名超龄退出2名,-新增2名,信息录入规范齐全,全部信息录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对XXX名重点对象实施干预帮扶工作。四是婚姻登记进一步规范。截止2018年11月共办理婚姻登记:XXX对,其中结婚登记XXX对,离婚登记XXX对,补发婚姻证件XXX份,出具证明4份,登记合格率为100%。三、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依法接受监督我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狠抓具体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提案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年内共办理XXX件。同时,加强对各项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救灾款物、低保资金、其他民政专项资金等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纠,有效杜绝了违规拨款和挤占挪用民政专项资金的现象,促进了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依法接受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四、完善行政复议和信访制度,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在实际工作中,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引导民政对象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力争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尤其是在处理各种敏感问题时,严肃对待,认真做好政策解答和说服教育工作,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紧紧围绕民政中心工作,通过开展领导包案,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等活动,坚持认真办信、文明接访,做到件件有答复、有回音、有落实。特别是复员退伍军人、民工等群体的来信来访,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解工作,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重点苗头和重点对象做好监控和教育化解工作。对准备集体上访、闹事苗头,及时采取措施,与有关部门一起积极做好化解工作,对重点对象实行教育、监控,落实防范措施,维护社会的稳定。五、存在问题2018年以来,虽然我局在民政法治工作上作出了积极努力,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落实普法责任制上,普法手段和方式较单一,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民政执法力量还很薄弱,日常法制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三是民政系统社会矛盾纠纷较为集中,化解手段有限,目前,信访、维稳压力持续加强,法律宣传、政策解释难度增大,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成效不明显。六、下一步工作要点(一)完善救助帮困保障体系。强化社会救助工作审核职能,加强现有救助政策的衔接。推进“救急难”工作试点。实施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和支出型贫困人员生活救助。继续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社区灾害信息员培训。(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做实居民区联席会议,加强民主协商。再创一批居民自治示范社区。推广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成果。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指导各街镇做好居委会(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三)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鼓励有条件的街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区基金会。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切实发挥街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加大对社会组织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推进社会组织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加大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四)提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坚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做好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规范并完善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加强优抚业务规范化、精细化建设,完善优抚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2018年秋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2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调研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银川市民政局及时组织开展自查,现将银川市民政局法治建设牵头的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法治建设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市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重新调整。落实了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统筹谋划工作。认真对照《银川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工作要求,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局重点工作任务,确保措施落到实处。三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进一步完善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集中学习《宪法》及党的十九大重要法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市重要文件精神。通过领导干部学法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民政系统共同学法,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学习氛围。二、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进社会自治(一)选准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加强农村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依法组织实施并完成了第十届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会同市委组织部严格按照《银川市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市村党组织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并监督各县(市)区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核定村“两委”职数,选齐配强282个村委会班子,依法解决信访矛盾。本次换届中,应换届275个村顺利完成换届选举,选出村党组织委员1281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75名;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1313人,其中村委会主任275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人员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更趋合理,选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细化培训,提升农村“两委”班子在综合治理方便的工作能力。在农村“两委”换届结束后,各县(市)区、乡镇对新当选的“两委”成员、村监会成员、村民代表分别组织了共78场次培训,其中县(市)区组织培训13场次,培训人员1825人次;乡镇级组织培训65场次,培训人员7876人次。(三)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55124”治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提高村级治理水平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6年全区城乡社区治理全面提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55124”模式,完善了村级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水平。西夏区团结村和永宁县新华中心村被民政厅推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四)推进农村民生建设项目,提升农村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根据2017、2018年度城乡社区服务站建设计划任务,我市19个社区服务站项目资金已下拨至所在县区,其中16个城市社区服务站,3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项目。(五)着力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为城市社区开展综合治理提升动力。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社区减负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社区减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社区减负增效“回头看”的过程,继续在“严”和“实”上下功夫,大力推行以“减事务、减牌子、减盒子、减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制度改革,减少工作任务指标,压缩创建达标评比,归并考核项目,“停、减、并、转”社区行政事务,减轻了社区负担,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水平,让社区重新回归了服务与自治的本位。一是坚持市委领导牵头抓总,部门协调联动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把推动社区“减负增效”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效能、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攻坚克难、强势推进。市委副书记周云峰对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做了批示。市委常委、原宣传部王玮部长组织各县
本文标题: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多篇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1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