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第一篇: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培育开发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我省##城市,如何加速结构调整,构建外向型优势农业,实现“兴边富民”目标,已成为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一、廓清思路,规划引导,为农民指明调什么科学规划主导产业。扩张出口果菜业。抓住俄滨海边区2/3果菜依赖中国进口的契机,积极引进名优特品种,大力建设出口果菜反季节生产基地。2014年,果树面积达##万亩,发展蔬菜5万亩,出口地产果菜5万多吨,创汇400多万美元。我们将根据俄市场需求,加快组建以外经贸公司为主体的果菜销售集团,实现贮藏、保鲜、包装、流通增值,规划到2014年发展果菜##万亩,产量21万吨,成为全省沿边最具活力的无公害出口果菜基地。提升食用菌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发展袋栽木耳##亿袋,总产700万斤,收入超亿元。我们将继续巩固和规范专业镇、村、户建设,推广优质菌种,扩大黑木耳、菇类生产规模,到2014年发展食用菌2亿袋,实现耳、菇平分秋色。壮大药材业。引进培育优质种苗,发展药材近3000亩。我们将依托资源、气候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全面推广药林、药草间作套种,2014年发展中药材3万亩,成为全省医药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发展畜牧业。稳定猪禽生产,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及特种养殖,畜牧业产值达8393万元,占农业产值23%。我们将大力发展草食畜禽,鼓励兴办家庭牧场,2014年猪、牛、羊、禽、鹿、蜂、熊饲养量形成规模,建成对俄出口无特定病原和药物残留畜产品生产基地。因势调整区域布局。组织专家会诊团逐镇摸实情、比产业、算效益,调整、培育“一镇一业”。##两镇发展中药材2014多亩,占全市66%;##第二篇: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培育开发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我省##城市,如何加速结构调整,构建外向型优势农业,实现“兴边富民”目标,已成为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一、廓清思路,规划引导,为农民指明调什么科学规划主导产业。扩张出口果菜业。抓住俄滨海边区2/3果菜依赖中国进口的契机,积极引进名优特品种,大力建设出口果菜反季节生产基地。2014年,果树面积达##万亩,发展蔬菜5万亩,出口地产果菜5万多吨,创汇400多万美元。我们将根据俄市场需求,加快组建以外经贸公司为主体的果菜销售集团,实现贮藏、保鲜、包装、流通增值,规划到2014年发展果菜##万亩,产量21万吨,成为全省沿边最具活力的无公害出口果菜基地。提升食用菌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发展袋栽木耳##亿袋,总产700万斤,收入超亿元。我们将继续巩固和规范专业镇、村、户建设,推广优质菌种,扩大黑木耳、菇类生产规模,到2014年发展食用菌2亿袋,实现耳、菇平分秋色。壮大药材业。引进培育优质种苗,发展药材近3000亩。我们将依托资源、气候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全面推广药林、药草间作套种,2014年发展中药材3万亩,成为全省医药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发展畜牧业。稳定猪禽生产,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及特种养殖,畜牧业产值达8393万元,占农业产值23%。我们将大力发展草食畜禽,鼓励兴办家庭牧场,2014年猪、牛、羊、禽、鹿、蜂、熊饲养量形成规模,建成对俄出口无特定病原和药物残留畜产品生产基地。因势调整区域布局。组织专家会诊团逐镇摸实情、比产业、算效益,调整、培育“一镇一业”。##两镇发展中药材2014多亩,占全市66%;##发展袋栽木耳6600万袋,占全市66%;##、##发展果树万亩、蔬菜万亩,分别占全市84%和70%,初步形成了“南药、北菌、中果菜”的外向型优势产业区域布局。积极扶持专业生产。深入开展“建争带”活动,实行干部包村屯、包产业、包项目责任制,扩大各类专业村、户生产规模,形成“一村一品”、村村联动、户户行动的聚集和联动效应。涌现专业村、一品村55个,占村屯总数的54%。二、创新模式,示范带动,让农民知道怎么调流通市场链接型。推行“市场+农户(企业)”模式,使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常建市常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建设##大市尝大牲畜交易市场和##出口果菜批发市场,规范农副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放大市场拉动作用,形成了外联市尝内结农户的区域性营销网络。抓经纪人。靠政策鼓励引导专业大户、农技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村能人从事加工运销业,放手放胆搞活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已达2500人。供信息。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及时准确提供价格、生产、供需信息和中长期市场预测,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树品牌。整合农副产品品牌,统一包装、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签订单。组织经营配套的外经贸企业、涉农企业与基地村、户签订农副产品收购合同,以销定产,承包承销,降低了农民市场风险。科技园区辐射型。推行“园区+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引种、示范、育种、推广的聚集辐射作用,促进农产品高产高效。争取专项资金建设农业高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建成##条万亩无公害果树节水灌溉示范带,启动建设国家级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重点建设对俄星火国际化示范项目、蔬菜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基地,3年内主导产业品种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挂、靠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吸收和推广科技成果,推动结构调整。大胆尝试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鼓励农技人员留职留薪领办、创办示范园区及农业科技企业。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和劳力投入等形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培植了一批新型科技示范户。鼓励干部群众投资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区。沿道、沿河、沿边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点)32个,推动了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推广。##镇干部和农技员租赁农民土地300亩,引导示范全镇农民集中连片种植日本圆葱470亩,把风险留给了自己,把经验传给了农民。加工企业带动型。推行“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政府提供服务,企业负责市场调研和收购,农民只管种养,建立完善产业内部新型利益关系。政府减税让利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在市场介入、资质评估、项目审批、产品进出口、基础建设、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让利,促进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成长壮大。累计投资、减免3000余万元,重点扶持##等百户优加工、贮藏、包装企业,年销售农副产品7万余吨,延伸了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让利反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设立结构调整风险基金,以保护价收购、预付定金、二次结算等方式反哺基地和农户,实现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近两年,老黑山淀粉厂出资62万元补贴农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积极探索增收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股份合作,吸引农民以土地、原料及进厂做工等形式参股分红,由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伙伴关系,改变了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模式。行业协会调控型。推行“协会+能人+农户”模式,按产业组织龙头企业、购销大户、流通组织和农民成立行业协会,统一开展生产、经营和科研活动。市食用菌、果菜、烤烟产销协会及300多个分会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一家一户为基础,千家万户成规模,区域布局作基地,龙头组织拓市潮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市食用菌专业协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食用菌科研中心为培训示范基地,以农村经纪人为桥梁,把尽可能多的农户生产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联合开发之中,形成了食用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体系。吸纳##等##家外经贸企业和63个基地村、5000多户农户加入市果菜专业协会,构建了外辟多元市尝内建特色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果菜生产新格局。大户群体扩张型。推行“大户+农户”模式,重点扶持种、养、加、运、销和为农服务的农村大户,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总结评比大户。培养树立各类大户200多户,运用交流经验、参观考察等方式推动生产,一批高效标准化果菜园、万元效益田、50万株苗圃、千头猪尝500头肥牛尝万只禽养殖场迅速隆起。扶持发展大户。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与大户挂钩,全力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引导大户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形成技术、生产、市尝信息联盟;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干部参与大户生产经营,促其成为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骨干力量。宣传表彰大户。召开优秀大户表彰大会,推介典型经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典型辐射到户、带动到户。劳务团组转移型。推行“劳务团组+农户”模式,组织农民离土离乡从事非农生产,促进增收。大力开展对俄劳务合作。发挥地缘、劳动力及科技优势,以##公司为龙头,有计划地组织劳务团组赴俄开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俄创建了一批综合开发型农场,并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建筑工程承包等领域拓展。2014年执行对俄农业合作项目37项,合同派出劳务人员##人、总值##万美元。有序组织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发挥亲缘优势,鼓励农民到国内发达城市及国外务工经商。##镇8000多朝鲜族人口1/3在外打工,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积极鼓励发展二、三产业。实行户籍、经营、政策、办事手续、子女入学“五放开”,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落户、经商办厂。全市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使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为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三、尊重~,维护利益,给农民保障放心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摒弃“一阵风”、“一嘴噘”、“一刀切”的长官意志,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和民主权利,做到了引导不包办,参与不干预。市乡干部改进作风,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营造了齐心合力推进结构调整的良好氛围。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xx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执行“一项制度”、“八个禁止”规定,坚决防止负担反弹,实现了“减负促调整”。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准确把握农产品生产规律、市场需求、价格走势,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组织镇村干部学习世贸规则,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学会运用保护措施有效规避风险。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落实优质优价政策,提高农产品质量。打破一己利益局限,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损农坑农行为,强化执法监查,维护公平竞争,净化市场环境。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多予、少娶放活,积极主动为农村出谋划策。搞活土地使用权,补贴新上项目,引导股份合作和规模扩张,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的聚集。制定调整规划,及时提供指导,深入挖掘典型,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大限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调整积极性。牵线搭桥,结对挂钩,完善服务,使农民真正在结构调整中富起来。第三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我镇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樊相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吸引农业大户、种植能手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制定了现代畜牧养殖、蔬菜瓜果、设施农业等发展规划,围绕生姜、食用菌、大地蔬菜及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采取的措施(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推动发展。着眼于落实县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充分认识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促进农民增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农业技术人员、村“两委”班子组成的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负责围绕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目标,积极抓好项目申报实施,带动和引导群众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并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问题。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搞好督查考核。实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同时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确保预期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开展地块调查登记建档工作。由各包村领导牵头,组织包村干部、村组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地块调查登记建档工作,将每一宗地块性质、面积、地名、户主姓名、劳力情况、现用情况
本文标题: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6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