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镜头的剪接点【本章节教学内容】第一节、剪辑的逻辑性第二节、剪接点的选择第三节、运动的剪辑2第一节、剪辑的逻辑性逻辑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种,思维的逻辑。镜头的组接要按照人的正常思维习惯、正常推理判断来处置,不能违背人的思维逻辑。第二种,生活的逻辑。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日常生活的规律。如:组接工业生产镜头,要符合工艺,符合操作规程;组接体育镜头,要符合动作要领和项目的规定。3第一节、剪辑的逻辑性逻辑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三种,形象的逻辑。要研究、要考虑形象和形象之间过渡的一些诀窍、一些法则。利用相似性、相同性,实现转场比较顺畅。4第二节、剪接点的选择掌握住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这三种动作的衔接要领,就能构成影视片内部结构的严谨性和外部结构的流畅性。5第二节、剪接点的选择对于人物画面来讲,剪接点,以画面内人物形体动作为依据,通过三个表情来体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情绪的结果、是人物感情的流露和表现。人物的声音表情:代表着人物的心态,是了解情绪或感情的重要依据,可在人们未看到画面之前就知道是何种情绪。比如,京剧里的叫板、唱腔、画外音的处理等;呻吟使人想到痛苦,笑使人想到高兴,惨叫使人想到恐惧等。人物的动作表情:主要是指形体姿态。如手舞足蹈,捶胸顿足,是判断情绪的一种辅助手段。6第二节、剪接点的选择一般的剪辑要求镜头的转换和主体动作的转换应取得一致,或者转换同步,这是保持剪接顺畅的必要保证。主体动作每转换一次,提供一个剪接点,镜头的过渡就比较顺畅。注意两点:第一,主体动作不要有重复。第二,静态的主体“硬剪”时,易跳来跳去,产生抖动。如:人物讲话按照讲话内容来剪辑。7动作不要重复当从全景A汽车开来、停止,切入中景B,在C点切换,就成功了;如果在D切换,会造成一次“两个镜头”,即车门打开两次。8第二节、剪接点的选择静态的主体“硬剪”时,易跳来跳去,产生抖动。教材例:记者采访南京华飞公司的工程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了解17英寸彩电显像管的优越性。解决办法:“剪接镜头”最常见的是记者反应的镜头。现场的其他的一些物体,如手里拿着话筒、桌上放着闹表,墙上挂了字画等。9第三节运动的剪辑—“动接动,静接静”“动”和“静”,是指在剪接点上,主体或者摄影机的运动状态。不能理解为“前面一个镜头主体是动的,下面一个镜头也是动的,前面一个镜头是静的,后面的镜头也应是静的”。注意:(1)“动接动,静接静”,是只在剪接点上起作用;(2)在剪接点上,相连的镜头主体运动状态要一致;(3)在剪接点上,相连镜头摄影机运动状也要一致;(4)这种运动状态的一致,就是:动接动,静接静。——有四种不同的剪接技巧10一、接动作——动接动接动作,把剪接点放在一个动作的过程当中,用两个不同景别或者不同角度的“不完整镜头”来表现同一个特定的动作。主体在剪接点上前、后都是动的,是在“动”中转换镜头。——又叫做拼接。接动作的时候,剪接点处理不像前面所说的动作转换和镜头转换相一致,不是在动作换的时候切换景别、镜头,动作完了、反而不切换了。11一、接动作——动接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片断:江姐坐的轮船到华蓥山,因为华为问她有关丈夫的情况,引起了江姐一段深情的回忆。在回忆的镜头当中,有她丈夫彭松涛当年离别时候的情景。彭松涛拿起了钢笔帮江姐刻蜡版,由他的半身镜头,接到手的特写,是接动作;彭松涛拿着刻好的《挺进报》蜡版,读了几句,扶着江姐的肩站起来,由坐到站也是接动作。12一、接动作——动接动《烈火中永生》中“接动作”的一例彭松涛:“以后我在农村看到了《挺进报》”(中近景,站起)“就和看到你一样”(中全景,已站定)13一、接动作——动接动1、分解法分解法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形体动作通过两个不同角度、两个不同景别的镜头把它表现出来,是一半对一半的剪辑,又称常规剪辑。例:起坐、起卧、拥抱、握手、招手、脱帽、穿衣、吸烟、开关门窗、走路、跑步等。剪接点选择在动作变换瞬间的暂停处。14一、接动作——动接动例:①起坐这个完整动作中间都有人们视觉上感觉不到的一瞬间的停顿,在电影胶片上有1—2格,在电视磁带上有1一2帧。上个镜头把停顿的瞬间(1一2帧)全部保留,后一个镜头从停顿后动起的第一格(帧)用起。这样衔接动作流畅,无跳跃感。动作的停顿处正是速度最慢处。15一、接动作——动接动例:②拥抱?拥抱这个完整动作也是由过渡的小动作组合而成,它的中间也有停顿处。剪接时,上个镜头手一搭在肩的瞬间停顿处,在手收拢的那一帧之前剪;下镜头从收拢的第一帧用起。剪接出来的画面效果是流畅的。动作的停顿处正是速度最慢处。16一、接动作——动接动例:③握手?用分解法剪接握手这个动作,合适的位置应在握手动作起幅的顶点和落幅的极限。因为,握手动作起幅的顶点、落幅的极限,也就是动作瞬间停顿的地方,是景别转换的所在处。动作的停顿处正是速度最慢处。17一、接动作——动接动例:④脱帽?脱帽的剪接:上个镜头手拿住帽子,在摘下的第一帧之前剪;下个镜头从手摘下的第一帧用起。戴帽时:上个镜头将帽子戴在头上,在手放下的第一帧之前剪,下个镜头从手放下的第一帧用起。动作的停顿处正是速度最慢处。18一、接动作——动接动例:⑤开关门窗?剪接点应选在手接触门窗后,在打开或关一上的那一帧之前剪,下个镜头从打开或关上的第一帧用起,这样的剪接效果也极为流畅。如果剧情需要激烈、紧张、愤怒,剪接时上个镜头手一接触门窗就剪,下个镜头门窗已开了一条缝或关上1一3帧。动作的停顿处正是速度最慢处。19一、接动作——动接动小结:所有分解法的主体动作连接时,上个镜头必须将瞬间的停顿处全部保留,下个镜头从主体动作动的第一格(帧)用起。这样,才能保证主体动作的连贯及画面的流畅。电影故事片、电视剧、专题片、体育片、文艺片、戏曲片等,都可运用。主体动作连贯流畅,镜头衔接无跳跃感,画面有动感强、不呆板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一种源源不断、无停顿的感觉。20二、同一主体的固定镜头与固定镜头相接主体运动状态前、后镜头中不同时:——“静接静”前一个镜头主体是运动的,后一个镜头当中主体是静止的,剪接点应该在前面一个镜头末尾主体由动变静一刹那,及时切断,切入下一个主体静止的镜头。21三、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前、后两个都是运动镜头,应该采取“动接动”的处理,不保留起幅和落幅。前面的镜头不要落幅,不等静止下来就切换;后面一个镜头不要起幅,直接从运动中连接。运动镜头和运动镜头相接时,注意两个相连镜头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向的一致。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伊文思曾经说过:“不要用‘打气筒式’的推拉镜头”。——有四种情况22三、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上下镜头主体都在动。这种运动性镜头的组接,首先应根据上下镜头内主体动作的有机衔接,再结合镜头运动的方向、速度、景别、光影、色彩(画面的造型因素),准确地选择剪接点,要在动中剪,动中接。23三、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上下镜头主体不动。这种运动性镜头的组接应根据上下镜头运动的速度快慢,结合画面造型的特征选择剪接点。但要注意:上下镜头两点相接处,一定要在镜头运动中切出切入。24三、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上个镜头主体不动,下个镜头主体动。?这种运动性镜头的组接应在下一个镜头的主体动作为主,主体动作开始动时切入。25三、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上个镜头主体动,下个镜头主体不动。?这种运动性镜头的组接要在上个镜头内主体动作完成后切换,再结合上下镜头运动的速度快慢及画面造型特征有机地组接镜头。26四、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静接静“固定镜头”是“视点固定镜头”,镜头处在一种静止的运动状态。运动镜头应留出“起幅画面”、“落幅画面”。固定镜头同运动镜头相接时,运动镜头的开始需要保留这种“起幅画面”。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的时候,应保留一个“落幅画面”。——共8种情况27第三节、运动的剪辑—“动接动,静接静”小结:(1)“接动作”。一个动作中变换镜头——“动接动”。(2)固定镜头与固定镜头相接。主体是同一个,剪接点就在前面一个主体由动到静,或由静止开始,然后接后面静止的镜头。“动接动,静接静”都可以。(3)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静接静”(4)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动接动”28介绍:分剪插接分剪就是将一个镜头分成两个镜头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使用。它的银屏幕效果是多个镜头,而不是一个镜头。这在一部影视片中是常见的,其目的和作用是:1.加强戏剧性。2.调整不合理的时空关系。3.制造紧张气氛和悬念。4.增强节奏感。这四点是分剪插接的主要因素。29介绍:分剪插接例1电影《黑三角》中,水鬼偷渡一场戏的剪辑:这场戏共两个镜头。1.水鬼从海里爬出来进入山洞换衣服,走出山洞后在礁石旁观察,缩回头整理衣服后溜掉。2.巡逻兵迎面沿树林山丘小道走来,经过拐弯处下山走去。30介绍:分剪插接例1电影《黑三角》中,水鬼偷渡一场戏的剪辑:这场戏共两个镜头。这两个错斗部是完整的镜头,如果将这两个镜头连接起来也可以,但画面单一,你看你的,我走我的,无呼无应,更无节奏感,激不起观众的紧张情绪。因此,剪辑将这两个镜头剪成4个镜头使用。1.水鬼从海里爬出来进入山洞换衣服,走出山洞后在礁石旁观察,看定后剪。2.巡逻兵从远处树林山丘小道走来(一定时问剪掉)。3.水鬼缩回来,整理中山装后溜掉。4.巡逻兵沿山丘小道下山走去。31介绍:分剪插接
本文标题:镜头的剪接点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2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