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资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4.3
【每日一练】教资小学能力一、单项选择1.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A.5~11B.6~12C.5~11D.7~12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A.激励B.情感交流C.信息传递D.沟通3.()提出了“活动分析法”。A.泰勒B.斯腾豪斯C.博比特D.杜威4.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A.教师B.学生C.班干部D.班主任6.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课外辅导7.“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A.陶冶教育B.榜样师范C.品德评价D.角色扮演8.对个别学生的教育()A.就是要靠班主任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C.课时目标D.培养目标10.()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职业教育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B【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2.D【解析】略。3.C【解析】博比特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即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4.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5.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概念。6.B【解析】略。7.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陶冶教育法。8.C【解析】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是统一的整体。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就要同集体的教育相辅相成。9.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培养目标的概念。10.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本文标题:教资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4.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4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