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古建筑之归元禅寺调研
之归元禅寺2017中外建筑史调研目录归元禅寺简介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群布局佛寺典型格局归元寺布局具体建筑分析建筑功能及使用建筑构造特点建筑造型风格特点0102030405总结调研小组小组成员工作分配01小组介绍小组成员工作分配小组介绍从左到右依次是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小组讨论文案制作PPT制作收集资料资料整理PPT制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照片整理收集资料.收集资料PPT制作全体人员照片拍摄小组介绍02建筑群布局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0公顷,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历史背景归元寺位于汉阳大道、鹦鹉大道和拦江路围合的区域内,通往寺院的交通为城市支路翠微横路和翠微路,支路上仅有一条公交线路,公路噪音对寺院影响较小。地理位置归元禅寺简介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与印度佛寺基本相似,均以曼荼罗形式演变而来,在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上全部或至少主要部分表现为曼荼罗的形式,简单的总结起来是以塔藏舍利为中心,四周围以僧房,如承德的普乐寺的立体曼荼罗形象。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建筑群布局归元禅寺所属的禅宗是曹洞宗的佛教,这一重要的佛教修行方法的改变使得以法堂为中心的佛寺布局传变为法堂从中从轴线上消失甚至全寺不设法堂的寺庙建筑布局,而曹洞宗以禅修为主的修行方式的建筑载体禅堂则位于纵轴线之首的位置,体现了清代归元寺以禅堂为首的寺庙布局形式。方丈也从中轴线上退居其次,毗邻禅堂,这也说明了以人(方丈)来传授经法教义的建筑载体方丈室及其佛教教育的精神内涵已不再是佛寺僧团最尊崇的对象了,建筑群布局目前,归元禅寺整体大致可分为五部分空间,分别为大小山门之间的前院空间,是为归元禅寺的前序。信众参佛礼拜的中院空间,是为寺庙的高潮部分,是寺内主要佛殿之所在;后区新扩建用地上的新建建筑及园林景观则共同组成归元禅寺的后院空间。再就是寺院东南角主要以旅游服务和商业为主的组团和寺院东北侧以正藏图书馆为核心的组团。从整体来看,归元禅寺仍旧是坐西北向东南。请替换文字内容建筑群布局前区过渡旅游商贸组团僧人活动区中庭参佛礼拜文化研习组团注:该图来源于2011年大山门是整个寺庙的起点,由此进入便是归元禅寺的前院空间,该空间是一个由大小山门及碑墙围合而成半开敞空间,来到此处人人皆虔诚持香,默念心愿。院内南侧巧布一园,名曰“翠微缘”,翠微缘南侧是三塔院之所在。越过小山门,便是归元禅寺传统佛殿楼阁之所在,是寺内最能体现归元历史和建筑布局特点的空间。这个部分分为三个院落,由南至北平行排列,各院落的主体建筑依次为罗汉堂、大雄宝殿、藏经阁。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建筑群布局南院是一个并联群落,主体建筑为罗汉堂,次建筑为报本堂,两堂各有轴线,同向并行。罗汉堂位置靠南,院落轴线上依次布置有碑廊、照壁、罗汉堂、库房,两侧配屋南北相对布局,照壁、田字型殿堂与两侧配殿形成了一个半围合且较为狭长的空间。相对于罗汉堂院落,报本堂则是一个由主体建筑和堂前庭院组成的较为简单的院落。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北院是个单进院落,与南院不同,它是一个牵连群落。该院落以藏经阁为主体建筑,大士阁紧邻其南侧布置,它们与念佛堂、钟亭、围廊等围合成一个不规则的梯形院落。藏经阁之后坡地原是翠微峰旧址,如今却由于寺内建设杂乱不堪。建筑群布局中院是归元禅寺中院空间的主院落,不仅仅是因为佛教殿堂中的重要建筑大雄宝殿位于其中,还因为汉传佛教传统的布局特点在这个院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在这个院落中,各主要殿堂由东向西沿纵深轴线布局,依次为放生池、韦驮殿、大雄宝殿、般若堂,它们与两侧建筑围合形成三进,两侧辅以配殿围合,形成了前殿后堂的格局。放生池韦驮殿大雄宝殿般若堂建筑群布局归元禅寺后院空间,该区建筑及设施多沿地块的南北两侧规整布局,主要有整体迁移而来的普同塔,它与昌明纪念馆、功德堂形成一个半围合院落,禅艺斋、财神天王殿、圆通阁、双面观音像、法物流通中心亦位于该区。圆通阁继续拉长主院落的整体轴线,使其成为归元禅寺一个新的视觉焦点昌明纪念馆功德堂禅艺斋财神天王殿、圆通阁双面观音像、法物流通中心建筑群布局03具体建筑分析大雄宝殿藏经阁罗汉堂圆通阁大雄宝殿是民国三年重建,修旧如旧,具有清初古建筑特色。采重檐歇山式,屋顶挂以金黄色琉璃瓦,附件瓦饰间点缀彩色,飞檐之下,阑额之上,装饰清式漩子彩画,崇台列阶,气宇轩昂。坐落在翠微峰前的藏经阁建于光绪年间,是一座四重檐、六立柱的仿唐牌楼式建筑,建设之初颇具唐代丛林风雅。其阁朱红四柱通天,靛蓝兽头大脊,金色鲤鱼板爪,翘角拱斗飞腾,精巧镂扇雕犊,彩色漆栋粉墙。具体建筑分析第三大建筑罗汉堂重建于清朝末年,是寺内最著名,也是最富特色的主要建筑,呈田字形布局,在十字分割线上辟四个天井式内院,保持着堂内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其屋面的处理也是综合性,纵横三排房为硬山,悬山。用在气屋,门楼塔楼则采用歇山式,三式屋面,交辉相应,错落有致。具体建筑分析据寺志记载,圆通阁建成后将占地3600平方米,高米,仅比黄鹤楼矮一点。采取与归元禅寺现有建筑相协调的风格手法,定位为清代早、中期的法式特征,是一座纯木石结构为主的阁楼,它的基层皆由石材制成,仅底墙两端就分别达米,石墙里面是一间间石屋。上面的主体结构则全为印尼运抵的菠萝格原木制成,分明三暗五层。具体建筑分析04总结总而言之,归元禅寺是一座徽汉融合的大建筑群,整体建筑以砖木为主要材料,建筑多采用南方民式硬山黛瓦。但其中亦不乏如大雄宝殿、新藏经阁等金色挂瓦,普同塔之悬山、钟鼓楼之歇山形制以及云集斋、报本堂等砖硅结构的建筑形式。可以说是在整体风格保持统一的同时,个别建筑又稍具特点。总结[1]楚慧.武汉归元禅寺空间形态研究[J].中华建设,2014,(07):76-77.[2]张琦.武汉归元禅寺空间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3]董小云.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参考资料ONLYBEAUTIFULANDFRESHSPEAKINGLESSONPPT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本文标题:古建筑之归元禅寺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6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