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堂观察的记录方法与分析评价简介
课堂观察的记录方法与分析评价简介课堂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方法,造成这种情况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粗放化的研究方式造成了我们的“研究惰性”,使我们难以沉下心来进行以“精细化”为品质的课堂观察;二是我们关于课堂观察的方法探索不够,一说到“课堂观察”,就想起那些极其复杂的量表与统计,给老师造成一种畏难心理。三、课堂观察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课堂观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倡导三种课堂观察形式。1.日常的自我课堂观察。观察者即上课的教师,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是针对教师自我课堂观察中反映出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不断校正自己,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础。一是依据课堂观察认真备课,课堂观察反映出的问题是备课的重点:怎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才合理?不同环节内容怎样分配时间才有利于目标达成?怎样讲解(表述)学生容易听懂理解并接受?怎样的板书设计对学生接受掌握课堂知识帮助大?怎样使用多媒体才适当、有效?上节课学生跟进情况好或不好的原因,如何改进等。二是教师自我课堂观察——让培优补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构建高效课堂中,教师要树立的一个重要意识,也是课堂观察中不断关注学优生、学困生的目的所在。三是教师自我课堂观察——促使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高效的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教师要有使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入其门,达其成。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十分重要。日常的自我课堂观察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1)“录音(像)法”。就是教师对自已的录像(音)进行自我观察。(2)即时观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课堂。即时的自我观察是一种日常的教学研究,这种观察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绪等等,聪明的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察颜观色”,而不成功的教学总是无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细节变化。我们甚至可以说善于发现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二是调控。发现之后要作出调控,这种调控是即时的,或者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或者加强点拨与指导,或者放慢教学的进程,或者辅以一定的铺垫,或者加大思维的难度,或者说一则相关的笑话以调节气氛,或者补充背景资料,等等。课堂调控是教学机智,是课堂发现之后的智慧应对。三是回忆。“回忆”是一种补充性观察,是自我课堂观察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回忆自己的课堂,反映出教师是否真正善于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深度的思考,而不是时过境迁的一时兴起。回忆自己的课堂,回忆课堂中的发现与调控,哪怕一节课中只回忆其中的一幕,长年的积累也是一笔珍贵的材料。回忆自己的课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想”,或说“过电影法”,即在自己的头脑中回忆课堂的场景,不要求回忆课堂的全部,而是回忆重要细节,这种以“回忆课堂细节”为核心的观察法;二是“说”,或说“讲述”,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发现与调控的情境讲述给同事听;三是“写”,或说“回忆录法”,以日记、随笔、案例等形式将课堂中发生的事件及自己当时的思想记录下来。(3)对比法。把自己的课进行纵向的对比,使“观察”处于“流动”的状态而不是“静止”,把现时的课堂观察与以前的观察所得进行对比,以“录音(像)法”为阶段坐标,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录音(像),观察自己的进步与变化。2.教研组专题性课堂观察。就是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问题提炼为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的专题,并围绕研究的专题设计课堂观察的工具——观察量表,在教研活动时聚焦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专题性课堂观察的专题从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从教师的教学中产生。专题具有针对性、集中性、序列性、持续性,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专题性课堂观察一般来说,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的主题、内容、工具、方法与分工。比如,确立“课堂提问有效性”为主题进行观察,那么,观察些什么内容呢?要求观察提问的内容、形式、时机、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等等。观察的工具,以量表为主,分析、统计提问的个数、有效提问的比例等等,并用录音或录像将课堂进行实录。观察的方法是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的。观察的分工,一般分为分时观察(按观察时间段分工,如每人观察5分钟)、“盯人法”(按观察对象分工,如每人/组观察若干名学生)及兼有分时与“盯人”的综合法。观察任务可以由一个人承担,也可以由若干名观察者组成“任务组”一起承担。第二阶段是观察阶段。观察阶段要做到“2+1”,“2”是采集两种信息,一是时间信息,即你所采集的信息是在哪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二是现象和细节的信息,比如关于提问,采用分时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的5分钟内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具体地进行采集。“1”是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对执教者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完整的反思阶段,包括三个过程,首先是进行个别反思,即观察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任务组”)根据自己的观察分工进行独立的反思;第二是进行集体反思,根据观察者的独立反思,开展“沙龙式”的交流与反馈,集体反思一般由观课老师和执教老师一起参与,如有条件,观课老师中含有相关的学科专家更佳;第三是综合反思,综合反思应由组织者或组织者邀请观课老师代表对本次观察的情况作一综合性的反思,如果能形成“课堂观察报告”等文本成果更佳。这三个过程,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研组专题性课堂观察”规范,当然,还可以对执教老师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其教学行为的改进,这种跟踪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必定是巨大的。专题性课堂观察这种校本教研,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的方式,创建现代教研活动的新方式。强调课堂观察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提高教师素养,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观察者思维高速旋转,而后在交流中,围绕专题进行评课,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等专业问题。教师参与的专题性的课堂观察,其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提高听评课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不仅影响教师自身与学校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注、研究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和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观察教师,还是学生,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由学生的输出结果来检验。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所产生的意义是面向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其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参与的专题性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体。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探究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首先就要研究被观察的同行及其课堂,提出清晰的观察目的,制作观察量表,还要充分考虑适合自己的观察与记录方式;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第二、专题性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3.个体课题研究的课堂观察。教师根据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研究,确立自己的观察主题,以主题来统领、引领自己的观察。这种观察有三个意识是必须的。一是必须具备主题意识,作为个体而言,长期的就某一主题开展课堂观察活动,这个“主题”其实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二是必须具备细节意识,没有细节的捕捉就没有课堂观察,捕捉有研究价值的关键细节,是个体观察的关键工作,个体观察应删去一些繁琐的记载,但事关关键细节的描述却必须是十分精细的;三是必须具备反思建构意识,“反思”,就是要对所捕捉到的细节进行分析与归因,“建构”就是要提出置身情境之中的“再设计”。这种课堂观察研究,是务实的,是精细的,是有真价值的,是一种致力于教育微观领域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诠释课堂活动进而探究师生教育理念和行为,找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课堂观察是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能,合理地诠释课堂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教师在学习、反省、观察和科研等方面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首先,课堂观察能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反省教学行为,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反省自觉能力。其次,教师通过观察他人可以学会自我观察和被观察,正是这些观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再次,融教学、教研和培训为一体的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和新的合作机制。课堂观察注重参与成员之间合作文化的教研活动,对校本教研质量的提升和教研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意义,它还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四、课堂观察记录方法(一)定量观察记录方法(观察量表的编制)定量观察法中经常使用分类测评工具,分类测评工具将那些准确反映观察目的的目标行为进行分类,从而建立比较具体的观察框架供观察记录时使用。常见的几种分类测评观察工具有:编码体系、行为检核表、图示记录和等级量表。(图式记录既可用于量化资料,又可用于质化资料。)1.编码记录表编码体系是观察调查法中常用的一种观察工具。首先,编码体系要求确定要观察的具体项目,然后对准备观察的具体项目进行编码。编码体系常结合时间取样观察法使用,专门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观察者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记录下特定行为的编码。例1.弗兰德斯互动分类体系(FIAS)弗兰德斯师生言语互动分类体系(FIAS)是国外较有影响,被广泛使用的编码体系。FIAS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观察研究,它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10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如下表。FIAS语言分类代码教师语言间接影响1.接纳学生的感受2.表扬或鼓励学生行为3.接受学生的主张和观点4.向学生提问直接影响5.讲解6.给予指导或指令7.批评或维护权威性学生语言8.学生反应(比如回答教师提问)9.学生主动发言或向老师提问静止10.沉默、怀疑或暂时停顿时间线标记示意图:例2.单元格记录时间取样观察:将一堂课40分钟划分为800个单位,每三秒为一个单位。并设计成800个空格的数据表。然后将每个三秒出现的言语行为类型的号码记录在数据表相对应时间的空格中。师生言语互动分类体系分析数据表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211642422444224266241622222272222522226366666662442224244424443222222642244422211562114414422222514422622522777777277777722722552552222166664445822277116624422442222921222244422221122226106666666666666666666611666666666666666666661266666666666666666666132272272224427777444114422277222777777444421525525522222122227772162277777442441411522217227772222214444444441844223322222216447442194415216644444422524420222225252222227742222122277772222222266422223266666666622522222223266644224424434223422422144222662224242242252222226666666666666626666666666666666666662766222222277774442442284444444225225155222629666
本文标题:课堂观察的记录方法与分析评价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7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