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乡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汇报乡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党的十九大以来,**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一、做好“优特”文章,发展乡村产业。镇委坚持把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打造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5个,打造了**荔枝和**有机优质丝苗米特色品牌,**村上榜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尤其是农村“5+2”改革,在**村探索实施“公司+合作+基地+农户”模式,流转耕地200多亩种植葛薯、水稻、番薯及蔬菜等,实现年产值200多万元。三是推进创新发展。搭建21个农村电商平台,启动以来销售产品20多种200多万元,其中**村勤致“智慧农业”获得广东“众创杯”农村电商赛“优胜奖”;整合全镇特色资源,积极融入我县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红色+生态+乡村”旅游产业。二、做好“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镇委坚持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就业创业队伍。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全镇农民工答疑解惑、介绍就业岗位、组织参加招聘会;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做好“店小二”式服务,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二是建设一支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积极与上级职能部门沟通协作,依托镇委党校平台,邀请专家、讲师等举办培训班,深入实施“粵菜师傅”工程,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水平。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通过村级换届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实现交叉比例90%以上、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引进本地致富能手60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54人;认真开展“一亲三心”和党员“三日”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三、做好“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镇委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深化党员“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活动,引领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2019年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2020年建成1个特色精品村、2个干净整洁村、17个美丽宜居村;积极推行“厕所革命”,完成全镇427个户厕和78个公厕的改造任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大森林防火、殡葬改革、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河(库)长制、污水处理和卫片执法力度;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配齐配全105名农村保洁员,引导55个自然村修订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长效化机制。四、做好“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镇委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投入扶贫资金发展光伏发电、红色旅游和优质蔬菜、优质水稻种植项目,每年获取固定分红,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收。二是聚焦就业扶贫。分级分类开展技能培训23场3000多人次,推荐537名贫困对象到企业、种养基地就业,安排43名贫困对象从事公益性岗位,稳定贫困户收入。三是聚焦兜底扶贫。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五、做好“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镇委坚持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打造“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格局新模式。一是大力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覆盖推动村民小组建立党组织,全面落实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巩固农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强化新当选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规范化推进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二是大力实施“平安细胞工程”。以“田”字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完善镇村组三级网格工作平台,划分46个小网格,配齐125名网格员、21名辅警,绘好“民情地图”、用好“广东党建云”、建好“腾讯为村”,完成镇联勤指挥中心建设及“一标三实”工作,依托大数据为乡村治理赋能提速。接下来,我镇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拓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成果,深化“党建+”“+党建”,推动基层党建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本文标题:乡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2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