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题型
一、实验:速度时间关系1、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12nnnSSvT比如求A点的速度,则2OAABASSvT2、加速度:(1)逐差法求加速度如果有6组数据,则4561232()()(3)ssssssaT如果有4组数据,则34122()()(2)ssssaT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2)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a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图。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2121vvatt。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12a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0=2ax.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vat212sat22tvas3、图像(st、vt)(1)s-t图像平行时间轴的直线,静止;斜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交点,位移相等,就是相遇(2)v-t图像平行时间轴,速度不变,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夹角小于90度,就是匀加;大于90小于180度,就是匀减交点,速度相等位移,图像是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追及与相遇问题三、推论与比例式1、平均速度:a02tvvv(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bsvt(位移/时间),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运动的平均速度都可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2、位移:02tvvst3、中间时刻的速度:a0/22ttvvvvb2OAABASSvT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4、中间位置的速度:220/22tsvvv,大于中间时刻速度5、逐差相等:221321nnsssssssaT……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2aT。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6、1T末、2T末、3T末……速度之比v1:v2:v3:……=1:2:3:……7、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x1:x2:x3:……=1:4:9:……8、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位移之比x1:x2:x3:……=1:3:5:……9、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1:(2-1):(3-2):……10、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后速度之比:v1:v2:v3:……=1:2:3:……应用: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性.2.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ΔxΔt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v2t=12(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中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4.逆向思维法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推论法利用Δx=aT2:其推广式xm-xn=(m-n)aT2,对于纸带类问题用这种方法尤为快捷.6.图象法利用v-t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较v2t与v2x,还可以求解追及问题;用x-t图象可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四、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近似条件:一般情况下,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00v,ag最基本的三个公式tvgt212hgt22tvgh2、实验(g)(1)逐差法求加速度如果有6组数据,则4561232()()(3)ssssssaT如果有4组数据,则34122()()(2)ssssaT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2)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a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图。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2121vvatt。3、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①初速度竖直向上.②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③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g.(2)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a、分段处理①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②几个特征物理量上升的最大高度H=202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v0g,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t=2v0g,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v=-v0.b、全程处理①初速度为v0(设为正方向),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②v0时,物体上升.v0时,物体下降.③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2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图2a、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b、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五、追及相遇问题有两个物体,前面在跑,后面在追。如果前面跑的快,则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后面追的快,则二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速度相等是一个临界状态,一般都要想把速度相等拿来讨论分析。例:前面由零开始匀加速,后面的匀速。则速度相等时,能追上就追上;如果追不上就追不上,这时有个最小距离。例:前面匀减速,后面匀速。则肯定追的上,这时候速度相等时有个最大距离。相遇满足条件:21ssL(后面走的位移2s等于前面走的位移1s加上原来的间距L,即后面比前面多走L,就赶上了)总之,把草图画出来分析,就清楚很多。这里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前面刹车,后面匀速的。不能直接套公式,得判断到底是在刹车停止之前追上,还是在刹车停止之后才追上。1、直线2、平面3、斜面4、竖直面5、平抛6、圆周(天体)7、图像给信息六、多过程问题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以及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同时列出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4、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的公式较多,各公式相互联系,大多数题目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开阔思路,通过分析、对比,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特点适当地拆分、组合运动过程,选取最简捷的解题方法.
本文标题: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3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