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全球文化背景下浅谈儒家文化主要内容:一、背景介绍——倪于捷6513497二、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当今的应用1、政治——任敬慧65135022、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钱怡欣65135003、教育——彭羽梦65134994、人与自然——任凤麟6513501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倪于捷6513497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指日常生活的经验受商品流通和思想传播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反映一种文化表达的标准化。文化全球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运动,而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和因素在内的一组进程。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一是文化全球化作为人类在“全球场”进行的新的文化实践,带有原有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基础、文化制度、文化习俗和文化观念,必然会对文化全球化作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认可、不同的选择,从而可能发生文化的冲突。二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力量对比的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文化力的悬殊差别,思想的起点:“仁爱”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孟子:人皆有“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从“仁爱”之心出发,建构了一套以爱的感情为基础的人间秩序观——《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近及远的践仁方法——中国士人阶层主要经典之后基本的主流方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用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薄者厚,未之有也!”春秋时期:儒家学说产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焚书坑儒”→儒学受挫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新儒学体系产生汉武帝鼓励儒学之士,置“五经博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将儒家经典定为“九经”明清时期:鼎盛时期,出现早期的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实学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等(1)孙中山:a.结合中西方教育,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b.改革思想(2)毛泽东a.“三达德“——德、智、勇b,《矛盾论》、《实践论》——“对立统一”,用来指导革命实践c.“大同社会”(3)邓小平a.“中国大一统”b.一国两制(“和而不同”)自古至今:汉初郡县制与封建制并存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说:当今世界政治、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的出现新的繁荣。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局部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并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做出贡献,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屏保认同的思想观念,还将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准则。儒家文化提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世界各国调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孝悌为仁之本,此是由孝悌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在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社会的婚姻制度……的目标在于为丈夫、妻子和儿女提供安全并保证其相互的支持。它应当保证家庭所有成员的权利。----《世界伦理宣言》这种说法忽视了家庭的特殊的原本地位,将其普遍化和一般化,好像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组织,应该遵守“权力(利)平等”的契约原则。但是,在中国传统伦理的主流儒家看来,家庭才是第一性的,是来自天(自然)道的人伦之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爱慈、孝悌)才是一切伦理关系的源头。当今许多伦理问题就起于这个人伦源头所受的摧残。现代技术和组织体制(比如大公司、大城市和人口的非家庭式的大量流动)不仅冲散了原来的村镇社团,更重要的是越来越甚地削弱以家庭为主的人类生存方式,使人在几百年,甚至是几十年内就逐渐脱离开千万年来养育他们的家庭母胎,或者被拉散为个人,或被整合为社会团体和机构。人的伦理上的困惑、病态和堕落,人生中的“总是借位”的“找不到真正幸福”的感受,就出自这样一个“无家”的根本状况。已有报道说美国的白人将在几十年内变为少数民族,这里边所蕴含者和所预示者都与“家”的地位有关。从根本上讲,近现代西方精神中的最大变化既不是“上帝死了”,也不只是“社团死了”,更不只是“个人(主体)死了”,而是“家庭死了”或“家庭要死了”。•晋人王弼道:•“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元人戴侗训:“尽己致至之谓忠,推己及物之谓恕”•《中庸》有:“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大学》有:“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孟子》有:“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以己心去忖度他人之心,即是“恕道”。•这一系列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实践仁道的方法论路径,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他的现实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们遵循先贤的法则,人与人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礼让,多一份和谐。儒家是一个非常重视人的生命经验而又不局限于生命经验的思想体系。仁爱是一种博大的伦理情感。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让人培养起对同类的关爱之情,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关键之处。现代社会中,家庭生活仍然是我们人的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我们在十八之前的许多生活习性,特别是为人处事的经验性方法,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古典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在家里都不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那么他在社会上还能够爱其他的同学、同事、甚至是普通的人吗?因此,培养我们人的爱的伦理情感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从孝悌做起,然后才有可能推及他人。3.教育一、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贵贱贤愚种族两个前提: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意愿、有支付教师报酬的经济条件结合当代: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有教无类”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孔子从仁的观念出发,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不拒绝进行教育,使其享有均等的受教机会。——匡亚明《孔子评传》3.教育有教无类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遗憾的是,孔子竟然把人类二分之一的妇女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陷于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不能自拔。例如周武王自己说,他有十位能辅助他治理国家的臣子,这十人中相传包括武王自己的妻子邑姜在内,但孔子却说,辅助武王的十人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只能算作九人。这无疑损害了孔子自己的有教无类的思孔子评传想原则。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没有一个女弟子了。所以,他的有教无类只包括了人群的一半,只有男人,女子不在内。——匡亚明《孔子评传》将女性排除在受教育者之外,与今日全球化下女性地位日益提升,教育程度日益增高的趋势有所不同。二、教师:(一)树立终身的学习信念“学而不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知识无止境,学习是长期的,教师通过学无止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当代:知识变更快速,终身的学习是与时俱进的方式,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充实度和前瞻性。3.教育3.教育(二)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言辞、举止、容貌、品德方面都要有规范,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的尊敬、信任。三、教学方法(一)因材施教:自由发展、个性解放(儒家教学经验的核心,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原则)从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首先是要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其次是要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再次是不能仅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李金芬《孔子因材施教给现代教育的启示》3.教育三、教学方法(二)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于合适的时机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当代:启发式教育的普及保证了学生的创新性和探索性3.教育三、教学方法(三)学思并重: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一个人只有把乐学与勤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使学与思成为行为的种子。——史世海《历史那些人人生那些事》3.教育孔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性善论的角度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张载:天人一气程朱理学:天人一理陆王心学:天人一心山林资源:《荀子》:“山林泽梁,以时紧发而不税。”保护山林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动物资源:孔子:钓而不纲。董仲舒:弋不射宿遵从动物的季节演替规律,严禁在繁育哺乳的阶段捕捞宰杀。水资源:“食之以时”生活用水遵从难时的要求。善于维护水资源设备。例如经常淘井,修护井壁等。土地资源:《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按季节使用土地。西方哲学与儒学的差异西方哲学传统的主流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主体与客体的对峙,注重的是探索自然的奥秘并进而征服自然。在这种思想观念的熏陶下,人们习惯于认为自己是自然的立法者而凌驾于自然之上,把征服自然看作自己的成果和乐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说的正是认识和征服自然的力量。而这种思想观念恰恰忽视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一面。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法思考。-------张岱年全球视角下的天人合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美国伯克利:•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全球视角下的天人合一•瑞典马尔默:•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很早就是一个工业和贸易城市,但是由于受到了高科技产业的冲击,旧有工业面临关停并转,使得整个马尔默面临城市转型。基于马尔默市政府和瑞典政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的共同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造,使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1996年,由马尔默、瑞典、欧盟等有关公共和私营机构一起组织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通过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这个项目称为B001,也被称为“明日之城”,该项目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总结与延伸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得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与当代国际秩序的重建从更加广阔的眼界看,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正在解构旧有的国际社会秩序,欧美老牌资本主义主宰世界秩序的局面正在被不断地打破。在新一轮的国际秩序重构过
本文标题:儒家文化与全球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