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冷战与东南亚条约组织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冷战与东南亚条约组织姓名:姜海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史指导教师:余伟民20080401冷战与东南亚条约组织作者:姜海明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2007美澳同盟,作为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其在亚太地区遏制共产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5-1973年是美澳同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而同盟的形成、发展乃至特质无不同冷战联系在一起。以往对美澳同盟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视角,本文则把研究视角转向美国,考察美国对澳大利亚政策调整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决策意图及美澳双方的政策互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冷战时期的美澳同盟。本文以美澳现有的美澳同盟关系史专著和论文为起点,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美国国务院关于澳大利亚的解密档案等史料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美国地缘战略与亚太安全战略的演变这一政策视角出发,以美澳关系形成发展过程的核心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解读冷战时期美澳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揭示冷战时期美澳同盟关系形成发展过程及特点。论文分为绪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了美澳同盟关系研究的学术史并阐明写作思路。结论部分呼应绪言提出的研究目标并对正文述论进行总结概括。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抗的亚太局势与美澳两国外交政策构想,分析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西南太平洋军事同盟体系一环的重要价值,论述了美澳同盟关系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美澳关系发展并不顺利,在马努斯基地使用问题和同本问题上,美澳立场相去甚远。但随着冷战在亚太地区逐步展开,美国开始着手建立以其为核心的地区性安全保障组织体系。一向为政策决策者视为“边缘地区”的西南太平洋地区逐步被纳入到冷战之中。而作为大洋洲主体的澳大利亚则积极寻求同美国缔结太平洋公约。第二章讨论了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太平洋公约政策的调整,并详尽剖析美澳同盟的缔结过程。朝鲜战争是美澳同盟关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朝鲜战争加剧亚洲冷战氛围,无论在朝鲜战场,还是对日和约上,美国都需要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盟友的支持,这极大地提高了澳大利亚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为了应对朝鲜战争爆发后亚太形势的变化,美国在对外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在加快对日媾和步伐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缔结太平洋公约,给各盟国以安全保障。1951年初杜勒斯的太平洋之行促使澳大利亚接受美国所拟定的对日和约,美国同澳新缔结三方条约,1951年澳新美条约标志着美澳同盟关系的建立。第三章将美澳对东南亚政策的基本纲领和具体政策相结合,分析美澳对印度支那政策动因。为了干涉印度支那,美国极力争取澳大利亚支持,而澳大利亚逐步放弃在英美之间的平衡政策,全力支持美国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的建立使美澳同盟关系有了“双保险”,这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美澳同盟有重要意义。第四章通过分析美国对澳基本纲领NSC5713号系列文件,考察美国对澳大利亚的长期政策。尽管这一时期美国有意识地强化美澳同盟关系,但在与美澳同盟有紧密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两国存在分歧。通过分析美澳在苏伊士运河危机、西伊里安,印尼同马来西亚边境冲突等问题上的争执和协调,充分说明美国全球战略与地区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而澳大利亚在美国既定政策调整中的从属地位也体现了美澳关系的非对称性。在这个过程中,同盟关系能够在调整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也反映美澳同盟关系的稳定性。第五章叙述了在越南战争中美澳同盟关系强化的历史。澳大利亚跟随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在政治和军事上大力支持美国,澳大利亚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最重要、最可信赖的盟友之一。美澳同盟关系的加强强化了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对美国的依赖。2.学位论文刘莲芬冷战时期的美泰关系2005本论文集中探讨了冷战期间美泰关系建立和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冷战期间的美泰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泰国与日本结盟,对美、英宣战。美国没有接受泰国的宣战,把泰国视为敌占区,支持泰国的抵抗运动。战争结束后,美国为帮助泰国保持独立和恢复国际地位,介入了战后初期的英泰媾和谈判和法泰领土谈判,使泰国签订了有利的英泰和约,加入联合国,为冷战期间美泰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洲冷战格局形成后,美国实行遏制中国、争夺对印度支那控制的冷战政策。泰国因其在东南亚的特殊地缘位置,成为美国亚洲冷战战略所倚重的国家。泰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内政治斗争需要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两国出于相互的利益需要结成了安全同盟。1950年,泰国为支持美国的亚洲政策,承认了越南保大政权,派兵参加朝鲜战争。美国从1950年开始向泰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泰国支持美国军事干涉印度支那的“联合行动”。美、泰两国通过1954年签订的《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和根据该条约成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结成同盟。1962年3月6日,泰国外长和美国国务卿在华盛顿发表《他纳——腊斯克公报》,使两国进一步结成双边同盟。此后,泰国坚定地支持美国侵越战争,成为美国侵越的重要基地。直到1960年代末,美国开始改变亚洲政策,准备从越南战争的泥淖脱身,泰国才开始考虑调整完全倒向美国的对外政策。1976年,美军全部撤出泰国,泰国政府也完成了对外政策的调整,恢复传统的灵活外交,与中国建交,改善同邻国的关系,使美泰关系进入新的时期。在越南侵略柬埔寨期间,泰国依靠中国的安全保证、东盟和美国的外交支持和物资援助,成功地抵制了越南的侵略企图。论文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分为8个章节,即美泰关系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战后初期的美泰关系、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与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演变、美泰联盟的形成、两次老挝危机与美泰关系、美国侵越战争期间的美泰关系、越南战争之后的美泰关系、美国援助与美泰关系。3.期刊论文庄清蓉.ZHUANGQing-rong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立与苏联的对策(1954-1956)-西伯利亚研究2008,35(1)冷战时期,美国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力图在亚洲构筑一条由近海岛屿链组成的战略防线.由于印度支那战争法国的惨败,美国为防止在对苏联包围圈上出现漏洞,积极策划东南亚条约组织.由美国拼凑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不仅在亚洲制造新的紧张气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此,苏联迅速采取对策,在对外政策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做法的同时,也对美国进行战略反攻.4.学位论文吴卓娅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研究2006现在出现的涉及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研究的著作大多是偏重于对越南的论述,而对老挝和柬埔寨问题较少提及。本文试图探求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政府对整个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发展。通过分析美国政府对一个边缘地区的政策演变来了解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行情况。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艾森豪威尔政府印度支那政策的研究动态和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意义。关于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研究主要还是围绕越南问题展开的,这与后来美国在越南战场泥足深陷有很大关系。研究这一问题对了解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冷战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有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是叙述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印度支那政策的背景。战后初期罗斯福和杜鲁门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支那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促使了政府对印度支那政策的重视并进行了调整,提出了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而这一理论也成为美国政府在印度支那乃至整个东南亚强调共产主义威胁的一个最得心应手的理论工具。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支那具体的政策调整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具体干涉行动。这两个部分主要围绕美国政府虽然帮助法国政府进行殖民战争,但并没有直接派兵到印度支那战场;美国政府在印度支那战场采取克制政策的原因;美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及其对整个印度支那的影响;干涉印度支那内政,扶植和帮助巩固南越吴庭艳政权并与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争夺;帮助吴庭艳政府破坏全越大选;对中立主义的态度以及对老挝、柬埔寨的干涉等具体问题展开论述。揭示出美国在印度支那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预示着如果这些手段都没有取得美国政府所的预期效果,那么唯一可行的就只有战争了。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制定的各方面的因素。其中英国、法国对其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印度支那政策的争论分歧也很大。正是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是由当时条件下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这是我们认识该政策实质的一个基本前提。也只有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与前任政府和后继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既有区别又有某种连续性的特性。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努力在印度支那保持克制,但最终还是一步步地走向了战争的泥潭。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bd3e3b1-f052-4022-ae7c-9e240151d205下载时间:2010年11月4日
本文标题:冷战与东南亚条约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