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家长讲座: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语言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沟通的最重要交际工具,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决定着他认知、社会性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是幼儿教育阶段各方面能力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作为3-4岁的家长,必须重视幼儿语言的发展。一、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关键期:(1)为什么小班的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那是因为3-4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习得的黄金时期,是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幼儿语言方面的刺激,幼儿的词汇量能飞跃发展,如同样看到一片花,有的孩子会说花真漂亮!有的孩子会说这些花五颜六色真漂亮等;幼儿的语音口腔定型稳定,能标准的发清元音和辅音,如能分清z\s\c等、t\k等,发清楚吃饭、恐龙等词语发音;能用语言去表达和沟通,满足自我的需求等,如希望妈妈买一本中,有些孩子会说,妈妈给我买书,而有的孩子会说,妈妈真本书真有趣、真好看,你能帮我买吗等;良好的语言技能和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将受益终生。(2)3-4岁孩子对知识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口头语言,他们需要通过多看、多听、多接触许多具体事物来增加知识,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是离不开语言的。他们经常用语言来迫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的?”等等。一般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也广,智能发展得比较好。孩子除接触事物获得直接知识以外,还要靠听讲故事等办法获得间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就起着主要的作用。2、作用:(1)语言能促进孩子交往的发展。他人交往,孩子首先要听清对方语言。其次分析、理解对方的话语。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交流沟通协商。到了第二学期,小班的交往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如自由活动时,有些孩子只是在玩自己的玩具——没有交往的意识;有些孩子想玩其他孩子的玩具而沟通协商失——有交往意识,但缺乏语言沟通的艺术;而有些孩子会用智慧的语言和别人分享玩具——有交往的意识,沟通的技能,如“你这个是什么呀?我的玩具很好玩的,你想玩吗?”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能主动、乐意同龄人、与成人交往,他们会寻找话题和你“聊天”。(2)语言能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孩子掌握了语言,就掌握了认识事物的工具,能促进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里的发展。孩子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看到了不懂的、不明白的就会问“为什么”,在提问的过程中,他们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3)语言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从小培养他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某些社会规则。有些孩子情商很高,能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满足自己的愿望。《爸爸去哪儿》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不同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去完成一个个任务,这样的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将来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打下基础。(4)语言能促进孩子情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情绪的良好发展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情绪外露多变,控制能力较差。而语言的发展,能培养孩子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而让孩子具有健康的、积极的情绪情感。当孩子希望成人满足他的愿望时,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说服成人满足他的愿望,而如果孩子的愿望无法通过自身的语言去说服成人满足时,孩子的情感是消极的。二、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误区目前,通过园长接待日、通过加加服务卡、通过与小班家长的平时交流、通过对教师的询问,我们发现,我们小班部分家长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存在以下误区:误区1:语言教育等同于识字教育。小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包括(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对小班幼儿来说,口头语言要比识字更为重要。因为口语能力是丰富知识、发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误区2:注重结果,忽视学过程。具体表现在:父母教给孩子某句话或某个字词后,更重视孩子是否尽快掌握了学过的内容(如会说了什么话、会讲什么故事),而不太关注孩子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事实上,只要有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兴趣和习惯,并且处于正常和适宜的语言环境,孩子最终会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误区3:一用个评价标准评价幼儿,忽视个体差异。曾经在一次小班招生时,有家长津津乐道与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孩子会唱歌、会讲故事、会……曾经我们也听到过家长之间相攀比自己家的孩子认识了多少字。家长之间这样的攀比使孩子在语言自然习得过程中产生了不应有的压力。幼儿的语言发展个体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受教育背景、家庭因素、生活经验等影响。因此,父母绝对不能用其他孩子语言发展情况做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多纵向比较,注重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误区4:缺乏鼓励表扬。对孩子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于较劲。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指责孩子:“你这个孩子真是笨,连说句话都说不清楚,你看看谁谁谁……事实上,孩子在学说话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准确的发音、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等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可以及时纠正,但不要过于较劲。其结果往往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降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三、、3-4岁幼儿语言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一)3-4岁幼儿的倾听与表达1、《指南》中对3-4岁幼儿“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指标要求: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的语言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①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①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①与别人讲话时指导眼睛要看着对方。②能听懂日常会话②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②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③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③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④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剪短的故事。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的语言3岁幼儿能够自我保持的注意力时间仅为5-10分钟,如果有成人在旁边引导与督促,其注意力的时间会相对延长。所以,小班的集体活动为15-20分钟,集体活动时教师为幼儿准备有趣的教玩具。在家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和材料的趣味。2-3岁幼儿听到家长用反问的语气来质问错误的行为,如“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时他们会感到迷茫,但到了4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做到注意讲话者的目光与声音,从中寻找信息,如观察判断家长的情绪、表情、音量,做出相应的反应,如追问、反对、微笑等。因此,鼓励3-4岁幼儿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够注意听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良好的听的行为习惯,如自然注视对方眼睛或鼻部来表示专注与尊重等。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在3-4岁的阶段,幼儿的语言表达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他们虽然无法完全标准正确的表达,但是已经基本可以清楚地传递自己的想法,有时孩子说话时配合动作与手势帮助他表达。3岁幼儿的叠字、表达停顿或口吃现象基本已经消失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基本能够与思维同步。3-4岁孩子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他们的语言学习也是如此,语音标准更多地要求重于模仿而非独立表达,家长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切忌急于求成,先以模仿为首要任务,鼓励幼儿跟着家长说,“宝宝,你也来说说看”,所以,家长自身语言发音要标准,奶奶辈的如果不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就让爸爸妈妈教孩子普通话,否则影响孩子发音。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3-4岁幼儿文明语言的要求: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在行政门口值班,我们发现有小部分家长到了园门口,会躲在家长身后,会低头快速“溜“进幼儿园;在听课时,有些孩子会很主动地跟你交流:“老师,你是谁呀”“你在干什么呀?”“老师,你真漂亮”……而有的孩子问他问题时,是低头不语的。由于3-4岁幼儿的语言表达仍处于模仿期,“文明表达”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家长时刻为幼儿做出榜样示范作用。如家长在与人聊天时,及时高兴也不可以音量过高甚至影响周围的人,如来领孩子等在教室门外的时候或公共场合,请小声交谈等;遇到亲友邻居时,早上来园时,家长应主动与人(值班老师)打招呼;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家长也应及时提醒幼儿。2、支持性策略与活动:策略一:做个“唠叨家长”应该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特别是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听与说的能力了。当孩子语言表达还不是很顺畅、不是很准确时,妈妈对孩子做的每件事应都应用清晰的、完整的语言告诉孩子,比如:“宝宝,我们吃饭了”、“这是一朵花”等逐步过渡到“宝宝,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了”、“在什么地方,有一朵怎么样的花”。在说的同时家长应主动注视孩子的眼睛,尽可能与孩子有目光交流。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其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许多词汇在他们不会说话前就已经在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长在与幼儿交流时,注意幼儿的反应,提醒幼儿当有人跟他们说话时,眼睛应该看着对方,应该停止手中的活动,如玩玩具等行为,并对他人的话语做出适当的回应,如同意、否定或回答对方的问题等。策略二:做个尊重孩子的家长如果在家庭中家长不断地去对幼儿做出硬性要求,幼儿非但不会接受,甚至可能产生叛逆心理来回避。在与幼儿的日常交流过程中,不要以任何理由忽视幼儿。家长一天辛苦上好班回家,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即使是这样,也请我们的家长停一停,给孩子一些属于他们的时间。我们发现许多家长会边做事边与幼儿交流,比如边走来走去地收拾屋子边问:“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本领?”“你来唱唱看、说说看”,而当幼儿有成就感地、认真地展示所学内容时却又不看,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幼儿认为,当与他人交流时是可以做其他事情的,从而导致幼儿无法养成认真倾听的礼貌行为。因此,当与孩子交流时,家长一定要停下手中的事情,面对孩子,并以双眼自然注视对方,切忌搞搞在上,一定要蹲下来与幼儿平时粘性目光交流。当幼儿做出表达后,家长一定要有所回应,给予鼓励也好,及时提醒纠正也好。此外,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表达,尤其是在幼儿很兴奋的状态下,不论对错,都要耐心倾听、给予表扬与鼓励后在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幼儿改正或有所进步后,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策略三:与幼儿平等地交流与讨论家是让幼儿最具有安全感的地方,在家里孩子应该感到最安全和最不受拘束,家是一个幼儿想说、敢说、爱说、能说且会得到积极回应的语言发展情境。家长不要经常告诉幼儿“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等严厉语言,这样会打消幼儿的表达积极性,从而导致幼儿不敢说、不愿说。家长要做到与幼儿进行平等地交流与讨论,首先,要保证每天都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交谈,如每天吃好晚饭后、睡觉前、散步时等。第二,多与幼儿讨论当天幼儿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其自身有关的事情,如说说幼儿园发生的有趣好玩开心的事情。第三,当幼儿提出的一些要求并不合理时,家长不要只是批评幼儿不懂道理,而应耐心与幼儿沟通,询问幼儿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要求不合理的原因。幼儿是“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家长并不是百科词典,因此,当出现不知道答案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作为家长,你会怎样做?有些家长会随便找一个答案胡乱地回应幼儿;有些家长会指责孩子“小脑袋里读书么不好好读,装了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这个我也不知道”;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这个问题问的真好,可是妈妈也不知道,我和宝宝一起找答案吧”,很显然,最后一种做法是最适宜的。策略四:做个“退后一步的”家长“一个能干的家长会造就一个无能的孩子,一个“退后一步”的家长,会造就一个出色的孩子。”强势的父母,会在很多事情上不由自主地代替孩子做主,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也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就是最最正确的,要求你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接受,不能有任何与他相左的意见。遇到强势的父母,孩子只能选择顺从,否则就不会有好果子吃。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或者长大了走向社会,当遇到需要她去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软弱无能,畏手畏脚,逃避现实,没有主见,孩子的命运就像提线木偶般可悲可怜。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对换节”、时常
本文标题:家长讲座: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2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