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醫院組織與管理02/23/2009MichelleMa醫院制度和分類•從管理經營角度可將醫院分成三大類:–開放性醫院(openstaffhospital)–閉鎖性醫院(closedstaffhospital)–半開放性醫院(semi-openclosestaffhospital)開放性醫院•美國的醫院為開放性醫院,其制度為院外的開業醫師可將自己的病人分別送至與其訂有合約的醫院住院,使用醫院的設備及人員(如住院醫師,護理人員,藥師等)來診察,治療,手術或做相關處置閉鎖性醫院•台灣過去的醫院多為閉鎖性醫院,其制度為醫院聘用專任醫師(包括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從事醫療工作,且不准院外開業醫師使用醫院設備及人員半開放性醫院•其制度本身為醫院聘有專任醫師外,也開放部分病床或門診讓開業醫師使用,即開業醫師可將在診所或醫院門診看自己的病患,而當病患需要住院時,由醫院提供設備及各項專業人員的支援•特約醫師在其專業範圍內實施治療或為病人施行手術,醫師僅收取醫師診療費及技術費,而其餘收入歸醫院所有•目前台灣的制度也慢慢走向半開放性醫院醫院分類(1)•依所有權分:公立,私立,醫療法人,法人附設醫療機構四類•依服務項目分:醫院,診所,其他醫療機構•依評鑑等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醫療單位•依是否具有教學功能:教學醫院及非教學醫院•依主治醫師雇用方式分:開放性醫院,閉鎖性醫院及非開放性醫院醫院分類(2)醫院籌設與規劃•醫院存在的目的在滿足民眾的醫療需求,所以在醫院成立之前必須做醫療市場分析,當決定設立醫院之後,則應謹慎地規劃設計,因為醫院的機能設計關係著醫療品質,營運成本,病人及訪客的方便性以及未來的擴建醫院組織(1)•醫院的組織架構通常會隨者醫院的性質,規模,成立的宗旨及經營理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醫院的組織架構亦會受外在環境(如政府法規,醫療科技等)的變遷的影響而調整•醫院組織可分為階層組織及委員會組織,我國醫院大多是採階層與委員會的混合式組織醫院組織(2)•階層組織是以院長為首(依照醫院的權屬別,在院長之上有董事會,基金會,醫學院院長等),綜理全院業務,院長之下設有副院長(可分教學,醫療,行政等副院長)協助院長處理院務•階層組織一般又可分為醫療科部,醫療支援部門(包括檢驗,病理,放射,護理,藥劑,和營養等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如病歷,住院,醫療事務,人事,會計,企劃,資材,工務,資訊,總務,社會服務及勞工安全等單位)醫院組織(3)•委員會一般亦可分為醫務及行政兩大類,醫務委員會包括醫學教育,醫療執行,醫療品質審議,病理,藥事,輸血,感染控制及輻射安全等委員會•行政類委員會包括醫院經營,人事評議,勞工安全,緊急災難及員工福利等委員會醫院行政架構組織示意圖各醫院組織架構圖••••=553&ChaId=A17&Click=•醫院策略性管理•醫院策略是以整個醫院的觀點來運用其資源及能力,在最有利的環境下與對手競爭,以達成醫院長期性與永續經營的目標所採取的作法•依管理階層分,策略可以分為醫院整體策略,醫院部門策略及醫院功能性策略醫院整體策略(1)•醫院整體策略主要是由董事長,董事會,院長及副院長等決定,重點在強調醫院的整體發展方向,醫院的有限資源應如何有效地分配及提供哪些醫療服務•醫院整體策略的主要類型包括成長策略,穩定策略,防守或緊縮策略,以及聯合策略醫院整體策略(2)•成長策略:指醫院擴充規模,增加科別或服務項目,增設分院,增加員工人數,增設夜間門診及延長服務時間等.醫院可採取集中策略(增加現有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垂直整合策略(增設醫學院,護理學校,醫療儀器公司或長期照護機構)•穩定策略:醫院致力於維持醫院地位的穩固,在不改變產品及市場範圍下,改變經營作業方式,以較少的資源從內部管理著手,改善營運績效並提升市場競爭力,注重改善醫院體質的活動,如加強員工的教育訓練,作業流程的再造化及合理化,儀器設備的更新,提升資材管理績效及獎勵制度醫院整體策略(3)•防守或緊縮策略:醫院減縮其規模或科別,以減少醫院的虧損,甚至於出售,放棄全部或部分部門的經營•聯合策略:指醫院針對不同的事業部門或利潤中心,依據其經營狀況採取不同的策略,如對內科部採穩定策略,對外科部採緊縮策略醫院部門策略(1)•醫院部門的策略主要由醫療各科主任及主治醫師等決定,重點在強調單一部門或責任中心的競爭策略•包括整體成本領導策略,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策略,集中化策略或焦點策略醫院部門策略(2)•整體成本領導策略:醫院部門期望產品或服務以低於競爭者的成本,透過大量生產標準產品的方式去滿足顧客的需要,並創造競爭優勢•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策略:醫院德部門期望品或服務以獨特性,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創造品質或品牌形象,來取得競爭的優勢醫院部門策略(3)•集中化策略或焦點策略:醫院部門著眼於單一市場的區隔,選定單一的市場區隔後,可以經由產品差異化或低成本化的方法,追求一個集中化策略醫院功能性策略(1)•功能策略指的是企業功能領域中的生產,行銷,人力,研究與發展,財務等執行活動,使醫院的整體策略與部門策略形成實際上可行的策略醫院功能性策略(2)•生產策略:主要在決定–要在何處設立醫院(或門診部,分院),醫院規模大小及提供哪些服務項目–要購買哪些醫療儀器設備–提供怎樣的醫療服務水準•生產策略掌握的重點包括–適時追求規模經濟與經驗曲線–引進彈性製造系統,以達成客製化及迅速回應顧客需求–追蹤缺點的源頭醫院功能性策略(3)•行銷策略:醫院在價格,產品,促銷及通路所採取的定位,以適當的策略滿足顧客的需求,並與其建立長期的互惠關係.行銷策略需要掌握的重點包括:–了解顧客需求並將顧客的回應傳達到適當的功能–建立品牌忠誠度以降低顧客背離率(customerdefectionrates)–與顧客建立彼此的信任醫院功能性策略(4)•資訊策略:主要在決定–資訊系統發展的策略,自行開發或外包?–電子商務化資訊策略,要包括哪些功能與內容,服務對象?•資訊策略需要掌握的重點包括:–使用資訊系統造成自動化–使用資訊系統降低醫院與顧客,供應商之間溝通與協調的成本–使用資訊系統監控各類的缺失醫院功能性策略(5)•人力資源策略:重點包括–醫院的僱用策略和醫院內部組織,文化及策略目標相結合–建立訓練團隊以提升員工素質–採用自我管理團隊(self-managingteam)–依績效給付酬勞醫院功能性策略(6)•研究與發展策略:主要在決定–研究與發展組合(R&Dmix),指純理論研究,產品設計與流程創新的組合–技術獲得的方式:如內部自行發展,外部購併或經由策略聯盟獲得•研究與發展策略須掌握的重點為:–將顧客帶入產品開發流程內–設計容易製造的產品–尋求流程創新醫院功能性策略(7)•財務策略:包括資金的規劃,取得及應用.好的財務策略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資金並且彈性運用資金,來支援部門以獲得競爭優勢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安定員工生活–發展員工潛力–提升員工工作生活品質–適時,穩定地達成醫院經營目標所需的人力資源–提高員工生產力及降低用人成本–提升員工士氣及素質–活化醫院人事流動–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以確保員工安全與健康–促進勞資合諧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特質•專業人員的供給量,有其一定的限制•各類專業人員間的薪資差異大•分工精細,人力運用彈性低,替代性低•各類人員對在職教育,繼續進修的需求大•工作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多醫院人力資源規劃•在實務上,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需考慮到內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社會趨勢,政府法規,經濟因素,人力市場與科技進步等•內在因素則應仔細檢視醫院的願景與目標,未來營運計畫,業務現況,現有人力配置及內部結構變化等薪資管理•健全的薪資制度必須是公平,合理且具有激勵作用•在有激勵作用的薪資制度下,工作人員報酬的多少,完全由本人的意願及能力來決定,願意多做工作的,就可以得到較多的報酬•目前已有許多公立與私立醫療院所,將薪資分為基本薪資(或固定薪資)及變動薪資(或績效獎金)兩大部分,變動薪資部份依據可量化的指標設計,酌量增減,不同的工作內容有不同的比例分配醫師診療費(physicianfee)•醫師診療費為主治醫師在對病人提供診察或治療後,所得到的金錢報酬,其主要目的在利用量化績效的方式,鼓勵醫師合理地提高服務量,但也不能偏廢品質,故也應鼓勵醫師參加教學和研究的活動•醫師診療費的計算應符合二原則:–需依照醫師的特別貢獻能力,包含教學,研究,行政工作的時間–為防止醫師之間相互競爭及鼓勵醫師之間相互支援,醫師診療費應設一上限,將超過的金額抽取一定比例成立基金,作為主治醫師進修,教育,研究與福利等之用醫院資材•醫院資材係指維持醫院正常運作所需要的資產及耗材,包括醫療儀器設備,器械,藥品,試劑,醫用氣體,衛材,布製品,文具,表單,食品,清潔用品,工務維修材料及油品等供應品醫院資材管理(1)•醫院資材管理的特色包括:–影響醫療服務品質及病人安全–資材種類多–各種資材對儲存環境及管理的要求不同–使用部門多且差異性大–佔醫院營運成本比例大,因此對昂貴儀器設備的投資應仔細評估,對消耗性器材則應提高其週轉率–使用,維修地點分散且需要技術高醫院資材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1)•聯合採購:健保支付標準持續改革,將加重醫療院所對醫療品質及財務承擔的責任,促進醫療體系的整合,進而促使聯合採購的盛行,以提升醫院的議價能力,降低資材的購入成本•外包:為節省空間,減少設備投資,解決基層員工招募不易及因應勞基法的實施,管理者可將清潔維護,布類品洗縫等業務採取外包方式辦理醫院資材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2)•移動式儲櫃的採用:為減少院內感染,確保資材品質及方計價與管理,未來手術個案車及衛材交換車將逐漸被引進醫院•拋棄式組合包採用: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醫療知識的普及,民眾對醫療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為吸引病患來院就診,外來醫院將引進更多的拋棄式組合包醫院資材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3)•物流:引進物流可簡化採購作業,減少倉儲空間及減少資金積壓利息,醫院可以依照一材的特性逐步引進•業務管立全面電腦化:資材管理的業務甚為繁雜且對時效性要求高,欲在有限人力配置下,提高資材管理整體績效,唯有將業務管理電腦化才能提升成效醫院品質管理(1)•從醫療機構內部而言,狹義的品質指各醫事人員進行臨床診療工作的品質,廣義的品質則包括了醫療機構的硬體環境,服務態度等整體工作的品質醫院品質管理(2)•對醫療品質的定義,醫師,病人,及保險人因各自的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著重方向•病人希望有舒適完整的照護,能減輕病痛而恢復健康•醫師則較著重於醫療技術的精進及自由診療以維護病人權益•保險人則較著重醫療資源的分配及使用能有效率,對整體醫療照護有最大的幫助醫療品質的評估•醫療品質可以從結構(structure),過程(process),與結果(outcome)三方面來評估,由醫療服務的可近性(access),品質(quality),成本(cost)來找出標準(standard),根據標準再由上述三方面進行評估醫療品質的評估-結構面•結構(structure)係指醫療服務的設施,設備,人員的素質,配置,醫療服務的組織架構等•優良的醫療服務結構是提供高醫療品質的基礎,但高標準的結構,並不一定能帶給高品質的醫療照護•結構評估的標準若訂得太高,反而有可能妨礙醫療的可近性結構面指標•專科醫師比率•住院醫師比率•醫師病床比•護理人員病床比•員工病床比•主治醫師流動率•護理人員流動率•醫院設置科別數(細分科)•醫院醫品組織與資料收集系統醫療品質的評估-過程面•過程(process)包括了醫療機構所提供的
本文标题:医院组织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