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语》探究题整合第一课《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第二课《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五课《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六课《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容和要求第八课《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观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师生关系第十三课《沂水春风》:礼乐治国第十四课《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再将《论语》探究题专题整合如下:(一)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二)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四)孔子一方面主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五)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六)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七)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克己复礼”相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八)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九)对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十)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十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3.22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十二)同是主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十三)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十四)“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述。(十五)5.17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事君数”章和12.23“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十六)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十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十八)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十九)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二十)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你的感受。(二十一)《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二十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二十三)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参考答案】(一)可以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二)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19.5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三)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述而不作——①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③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四)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孔子认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而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六)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约束人们行为。(七)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核就是仁。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还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1.2章),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看来,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八)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而后世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九)“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十)“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十一)孔子主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仁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十二)儒家墨家都主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孝悌为根本),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推及到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情怀。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十三)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①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的“过眼烟云”;②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③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十四)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患得患失”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不达到一定的道德修
本文标题:《论语》探究题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0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