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贵州xx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号:Q/MC/CX-2020版号:A修改状态:A/0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人员:审核:批准:2020年9月1日发布2020年9月1日实施目录文件控制程序........................................................1记录控制程序........................................................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7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11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4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1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20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24协商、沟通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26合同评审控制程序...................................................29采购控制程序.......................................................32生产运作控制程序...................................................3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8产品出厂控制程序...................................................40环境运行控制程序...................................................42水资源利用控制程序.................................................44大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46噪声管理控制程序...................................................49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51化学危险品管理程序.................................................54资源利用控制程序...................................................57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6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63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69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72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77合规性评价程序.....................................................80相关方控制程序.....................................................82顾客、相关方满意控制程序...........................................8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7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9Q/MC/CX-01-2016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标准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3职责3.1行政部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3.2行政部负责《管理手册》的编制、修订、管理。3.3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文件实施编制、修订、管理。4工作程序4.1文件的媒介形式管理体系文件采取电子版和书面两种载体形式,根据需要发放适当形式的体系文件:4.1.1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以纸质为主要形式,由行政部负责发放;4.1.2电子版发放作为书面文件的一种补充。4.2文件资料的分类及编号4.2.1文件分类:—层次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手册》;—层次B:程序文件;—层次C:各项管理制度、管理规程(细则)、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记录等;—外来文件:指公司获取的其他与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如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法律法规等。4.2.2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规则a)A层次文件(手册、方针、目标):Q/MC/SC—☆☆☆☆Q/MC——公司名称字母缩写;SC——为管理手册拼音字母缩写;☆☆☆☆——文件获得批准的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b)B层次文件(程序):Q/MC/CX—△△—☆☆☆☆Q/MC——公司名称字母缩写;CX——程序文件拼音字母缩写;△△——程序文件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件获得批准的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c)C层次文件(作业文件):MC/ZY—△△△△—☆☆☆☆MC——公司名称字母缩写;ZY——作业文件拼音字母缩写;△△△△——作业文件的序号,第一个,第二个△代表部门编号,第三个,第四个△代表部门序号;☆☆☆☆——文件获得批准的年份,用小写阿拉伯数字表示。d)记录编码规则在《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e)外来文件、合同及C层次文件中的红头文件保持原编号。4.3文件的编制4.3.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行政部负责编制;4.3.2C层次文件: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归属实施编制。4.4文件的审批4.4.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C层次文件由部门领导审核,主管领导批准,需要时,报总经理批准,表格跟随相应文件审批。4.4.2文件编制完成后,需要以书面程序审批。4.4.3审批人员应对文件的充分与适宜性进行审核,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4.5外来文件由主管部门负责识别其适用性、有效性,到行政部备案、发放。主管部门对外来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并及时更新。4.6文件审批完成后,书面审批件及相应文件会签表由行政部存档,文件纳入《管理体系文件清单》。4.7管理体系文件分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加盖“受控”印章并注明分发号。4.8文件发放、使用管理4.8.1行政部负责对各部门文件的发放,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A、B层文件由行政部负责发放,C层文件由各部门负责发放,文件发放需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4.8.2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相关部门予以补发,给予新的分发号,并在发放记录中注明丢失文件分发号作废。4.9文件的更改4.9.1有以下情况时,因考虑对文件进行更改:a)审核、管理评审有要求;b)使用过程中发现文件不适用或不符合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c)法律法规发生变化;d)组织机构、职责、工艺或产品发生变化;e)发生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4.9.2文件的更改由原审批人审批,若指定其他人审批,则必须附上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9.3文件更改审批后,由相关部门对文件实施更改。纸质文件更改时,采用换页的方法,按《文件更改通知单》的内容进行更改。4.9.4文件修订状态用1~9阿拉伯数字代码标识,表示同一文件的第1次、第2次……第9次修订。不同的文件均可用此代码标识,由相关部门在更改通知单中注明,并在行政部存档。4.9.5文件换版时,原版次作废,应及时从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出失效和/或作废文件并换发新版本,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收回后统一销毁。4.9.6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由行政部主任批准后加盖“作废”和“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4.10文件日常管理4.10.1文件实行分级管理,行政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和管理,各部门文件管理员在行政部的指导下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4.10.2未经行政部许可,任何部门不得复制、外传文件。4.10.3各部门收到的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外来文件,要及时转交到相关主管部门。4.10.4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关注外来文件的修订和发布,及时购买、收集及发放。4.10.5文件经审批后,由行政部办存档。4.10.6文件为内部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向第三方提供。当用于投标、政府评价提供文件时需得到领导的批准(非受控)。4.10.7上级批文、证书、图纸及其它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件,归档保存。5.相关文件—《管理手册》—《记录控制程序》6.记录文件会签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文件发放登记表》《文件更改申请单》《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记录销毁记录》Q/MC/CX-02-2016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提供对产品、过程和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包括来自相关方的记录。3职责3.1记录的标识由使用部门自行负责;3.2记录的编制、收集、归档、保管和处置由记录的使用部门负责,并建立本部门的记录清单;3.3行政部对各部门记录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4工作程序4.1记录的标识、编号4.1.1记录须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记录表式均应具有唯一性编号,记录编号按下述方式进行:MC-JL-XX-XX,即公司缩写-记录缩写-序号(第一位、第二位代表部门代号,第三位、第四位代表部门序号);4.1.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号。4.2记录的表式4.2.1记录应能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的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能完整反映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状态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4.2.2行政部负责对记录的分类、编目作出规定。4.2.3行政部编制《记录清单》,将公司所有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汇总,包括名称、编号、保存期等内容。4.3记录的填写4.3.1记录填写要准确、及时、规范、整洁、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如实反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说明理由;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4.3.2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修改原数据,不能采取涂抹的方式,需用双横线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并签上更改人的姓名。重要记录的更正应表明其性质并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为有效。4.4记录的保存、处置4.4.1各部门依据记录的重要程度对记录的保存年限作出规定,原则为:生产过程、体系运行过程所涉及的原始记录保存一年以上,经汇总的记录保存三至五年,台账永久保存。4.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收集、编目和查阅控制。4.4.3记录应定期(或每项活动完成后)收集。4.4.4各部门必须把所有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统一整理/装订,按类别编目,以便于查阅。4.4.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置。记录的保管要便于存取和检索
本文标题: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0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