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5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第四节博弈论和策略行为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六节本章评析第一节垄断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五、价格歧视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垄断Monopoly:是指整个行业的生产与销售全部由一个厂商控制垄断意味着在整个市场上“只此一家”。垄断企业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生产者,它生产的产量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00%。根据垄断的原因,垄断分为:资源垄断、特许垄断、专利垄断、自然垄断。•垄断的类型–资源垄断: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要有某种关键性的资源,而这种关键性的资源又为某个企业所独有,该企业则可以垄断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商独家控制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关键资源的供给。实际上,现实中的垄断很少产生于这个原因,因为许多物品都能在世界范围内交易,所以拥有没有近似替代品资源而成为垄断企业的例子很少。•垄断的类型–特许垄断:政府把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给予某个企业,而不允许任何其他企业染指。有时产生于想成为垄断者的人的政治影响。–更多时候授予某些关键性行业。–如许多公用事业企业就是这种类型的垄断企业。石油、铁路、电力、供水……•垄断的类型–专利垄断:某个企业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专利垄断可以归为上述的资源垄断或特许垄断。–政府为了更符合公共利益而赋予的垄断。–专利和版权法创造的垄断,是政府如何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一个例子。制药公司发明一种新药,可申请专利保护。小说家完成一本新著,可获得版权保护。–目的:鼓励创造性活动。•垄断的类型–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产生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生产的规模效益(规模报酬递增)需要在巨大产量条件下才会出现的行业。–当一个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的成本低于许多企业一起提供产品,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垄断。–譬如:供水,供电。管网的铺设产生的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规模扩大而递减,只有一家企业为市场服务时,水电的平均总成本最小。ACOQAR,ACD=ARAP*Q0Q*P0•自然垄断的形成和维持AC代表的是所有企业中最有效率的那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存在相当大的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最有效率的企业既可以通过竞争而形成垄断,也可以通过竞争来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一旦形成垄断,它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假定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AR,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状态由点A所示,则它就可把自己的产量定在Q*,把相应的价格定在P*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垄断企业的需求函数垄断企业的收益函数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PQ2RQQ2MRQARQ•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Qα/βα/2βPOD=ARαMR42R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QQPTRPOQHFMRed.1ed.=1ed.1D(AR=P)G(a)POQTR(b)dQdPQPdQQdTRQMRdQPdPQP1dePMR11ned1,MR0ned1,MR0ned=1,MR=0,总收益最大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一)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在短期中,垄断企业也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只能在既定规模的限制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垄断条件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不仅决定产量,还要同时决定价格。(二)盈亏状况–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企业可能盈利、亏损和不亏不盈•利润最大化:盈利盈亏状况利润最大化:亏损已知某垄断厂商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其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已知某垄断厂商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其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解答】SMC=0.3Q2-12Q+140。TR=PQ=150Q-3.25Q2。MR=150+6.5Q。MR=SMC,0.3Q2-12Q+140=150-6.5Q。解得Q=20。P=85。(三)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不存在–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垄断的条件下,这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并不存在。–不存在的原因•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因而,边际收益曲线不同于需求曲线并进而导致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有不同的供给量与之对应。(见图解)•垄断厂商可以通过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有这样的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POQd1MR1MCQ1P*d2MR2Q2需求曲线为d1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1,R1与边际成本曲线MC的交点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1和P*需求曲线为d2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2,MR2与边际成本曲线MC的交点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2和P*在这两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价格都是P*,但与P*相应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却有Q1和Q2两个(当然,也可能不止两个),这就违背了供给曲线的要求。在这两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都是Q*,但与Q*相应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却有P1和P2两个,这就违背了供给曲线的要求。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短期中,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要素,因此不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中不会有新厂商进入。•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要素,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时存在垄断利润。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垄断企业的长期规模调整POQd=AR=LARMR=LMRLMCLACMC0AC0Q0P0P1Q*P*MC*AC*P2•行业规模调整–与完全竞争时的情况不同,在垄断条件下,行业规模调整是只有退出而没有进入。–垄断企业在进行了所有的规模调整之后,如果仍无法避免亏损,则自然就会退出,但如果获得了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利润,却不会引起进入。–调整结果:不亏不盈或盈利垄断势力(补充)垄断的ddMRPQOABMC完全竞争的dd垄断价格完全竞争价格垄断势力:价格超出其MR(=MC)的大小。(利润最大化)即P–MR或P-MCP-MR(或MC)=P/eddePMR11需求弹性越大,垄断势力越小。反之,垄断势力越大。完全竞争的需求弹性无限大,垄断势力是0垄断势力公式的推导•MR•=TR’•=(PQ)’|Q•=(dP/dQ)×Q+PP-MR=-(dP/dQ)×Q=P×[-(dP/dQ)×Q/P]=P/edMR=P[(dP/dQ)×Q/P+1]=P[-1/ed+1]=P(1-1/ed)又:利润最大化时:MR=MC。代入即可。•垄断势力越大,说明企业越有可能对市场形成垄断。企业定价高于竞争性价格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并不能弥补企业利润的增加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势力越大,社会福利的损失越高。垄断势力的测定–完全竞争中:P=MR=MC–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PMC•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erner’sIndexofMonopolyPower)L=(P-MC)/P•L的值越大(在0和1之间),垄断势力就越强。•L也可以用Ed来表示•L=(P-MC)/P=1/Ed•Ed是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五、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含义将相同成本的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来出售。价格歧视的条件第一,生产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竞争,第二,消费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转售。价格歧视的分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分类–一级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来出售,即将价格总是定在消费者的意愿支付水平上。POQDAQ0P01P12p2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生产者的垄断利润。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可以按照P=MC的条件进行生产。•一级价格歧视下•第一,垄断厂商的产量大于无价格歧视时的产量;•第二,价格既定时,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更大;•第三,一级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剩余全部被垄断厂商所占有。•一级价格歧视下的P=MC,资源配置是有效的.OQDQ2P3Q1P1p2PQ3abcdefghi•价格歧视的分类•二级价格歧视:把全部的产品分成若干”,对每一“堆”产品按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来定价。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分段定价。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同一种产品,国内和国际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本地人低价;外地人:游客高价。•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实施三级价格歧视,厂商根据MR1=MR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根据•即两个市场的定价满足: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索取较高的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索取较低的价格。22211dePMR11111dePMR12211111ddeePPQQPPAPBMRAOMC假设为水平MCMRBDADB市场A:需求弹性较小市场B:需求弹性较大QAQB三级价格歧视图示不同市场上,厂商成本一样。需求弹性小的高定价、需求弹性大的低定价。•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不同的消费者尽可能按期其最高出价意愿收取不同价格的商业实践。•例子:飞机票的折扣超市的促销措施:折扣券和定期打折关于学生的:火车学生半票是不是价格歧视?飞机票学生折扣是不是?学费是不是?习题•设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16-Q,求:•(1)若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的总收益为多少?掠夺后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2)若垄断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对前4个单位的产品定价为12美元,后4个定价为8美元,则掠夺后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15+14+13+12+11+10+9+8=92•收益为92.消费者剩余是0•4×12+4×8-64=80-64=16捆绑销售-----是不是价格歧视?•捆绑销售:•要求购买其某种产品的同时,必须购其另一种产品。•捆绑销售一般适用于需求负相关。•如对两商品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补充)(1)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不能以最低平均成本生产。(2)价格高且产量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垄断存在净损失,但拆散垄断以增加产量要注意: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重新配置的影响。如果充分就业,行业产量增加将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价格会上升。POQPmQmPeMRDMCRSQe消费者剩余损失净损失AEK垄断的净损失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SA;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垄断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PeSRPm。垄断厂商以较高Pm销售Qm,多获PeKRPm收益。但损失三角形ESK,是以完全竞争价格出售(Qe—Qm)产量时原本可获得的额外利润。垄断厂商收益增加=PeKRPm-ESK。垄断存在社会净损失ESR。第二节垄断竞争一、垄断竞争的特点二、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种市场组织既带有垄断的特征,又具有竞争因素。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第一,在生
本文标题: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5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2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