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葡萄酒的一些小常识1葡萄酒酒体对葡萄酒来说,“酒体”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无色无味,不属于任何一种物质,只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在盲品中,我们可以借助酒体的轻重来协助判断葡萄酒的品种、产区等信息。它是葡萄酒的一个关键指标,而且会影响葡萄酒配餐。酒体是葡萄酒给口腔带来的一种或轻或重,或淡或稠的感觉。对比一下水和伏特加给口腔的不同感受,伏特加含有酒精,因此它比水喝起来更显浓稠。枫糖浆也比水更浓稠,因为它含有可溶性糖分。葡萄酒的酒体取决于酒精度、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如果胶、酚类、蛋白质等)以及酸度。前三种成分的含量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越重;不过,酸度越高,葡萄酒的酒体就会显得越轻。因此,酸度高的葡萄酒通常酒体偏轻;当然,有些葡萄酒不仅酸度高,残留糖分含量也高,那它的酒体就依然会显得丰满厚重。跟酒体相关的描述是葡萄酒词汇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之一。如果没有经过学习,你就很难理解“酒体轻”、“酒体重”这样的量化描述以及“轻盈”、“丰满”这样的质化描述到底是什么意思。葡萄酒的酒体分类和描述:把葡萄酒的酒体从轻到重分为五类,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进行分类,是因为酒体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感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可以精确衡量的物质。在现实世界里,葡萄酒的酒体从轻到重是一个连续性的过渡过程,没有一个具体的分界线。比如,“酒体中等偏高”只是用来泛指一系列接近这个标准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酒体跟侍酒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酒体就越轻。另外,葡萄酒的酒体跟它所搭配的食物也有关系。高级品酒师需要用量化的标准来把一款葡萄酒的酒体精确地描述出来,比如,他需要清楚地说明一款酒的酒体到底是“中等偏低”还是“中等偏高”;而一般的品酒师通常混合使用量化和质化的标准来描述酒体,比如,他可以用“接近丰满”来描述一款酒体在中等偏高至丰满之间的葡萄酒。2葡萄酒的风土风土是一个涵盖与葡萄产地相关联的所有属性特征的集合体,可谓十分之广泛,我们今天先来介绍这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点:土壤。对于一株葡萄树的生长来说,土壤与底层土是我们要引入的两个因素。土壤为其根基,这个不难理解,但是为什么还要谈到底层土呢?这是由葡萄树强大的根支系统所决定的,地表土层上的葡萄根颈主要是用来吸收表层的降水,同时,在不为人知的底层土里,一株在土地上不起眼的葡萄树,它的须根甚至可以在底线延伸几十米!强壮的根须族群一方面可以保证葡萄树在平时吸收土壤深层中多种的矿物质,另一方面,在干旱的时候,还可以汲取贮存于底层土中的深层次水分。葡萄树一般适宜的土壤不尽其数,我们在这里举出其中最常见的几种:黏土,石灰石土壤,花岗石土壤,片岩土壤,砂砾石土壤以及硅质土壤等(包括土壤上所覆盖的卵石),可以说只要不是过于多腐土或过多有机成分构成的土壤,葡萄都是可以生长的。当然,不同于其它作物,葡萄生长喜欢相对贫瘠的土地,虽不需要充沛的水源,但最好的土壤是能保证有规律的水循环供给,这对控制其产量是很有帮助的。也正是因为土壤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不同表层土壤与底层土自然属性的差异可以影响到葡萄天然属性,继而影响到葡萄酒口感的不同。3葡萄酒里的渣有时候会发现酒瓶里有酒渣。这些葡萄酒中的天然沉淀是对身体完全无害的。一般来说,在我们日常饮用碰到的葡萄酒中都不太会发现沉淀。葡萄酒在发酵和装瓶前酿成过程时产生的由葡萄皮梗,蛋白质,酵母还有其他天然物质所组成“酒泥”会根据不同酿酒师的风格与酒液进行一定时间的接触,为的是给葡萄酒带来更好的复杂度,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这些沉淀在装瓶前都会进行澄清,换桶的操作,所以一般在装瓶后的葡萄酒中很少看到由酿制时带进的沉淀。一种是在红葡萄酒中发现的比较常见的沉淀,一般是在瓶底,根据酒瓶储藏姿势的不同,有时会在瓶塞下方或者瓶壁内侧。这些沉淀是由多种葡萄酒自身成分构成、:主要是色素分子与单宁,可以为葡萄酒带来一定的复杂度,也可以证明该酒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如果确实观察到的沉淀量较多,那可能就会对品鉴效果产生一些影响,如果这支酒本身的架构足够紧致的话,那么是可以进行沥酒/醒酒的。如果沉淀不是很严重或者手头上没有醒酒器,那也没有关系,只需将酒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再将酒液缓缓倒入杯中,尽量不要将沉淀倒出即可。另外一些情况中,我们观察到的沉淀是以结晶体的形式出现的,在白葡萄酒(干型或甜型)中呈现白色晶体,在红葡萄酒中呈现玫瑰红晶体。这些酒石晶体,也可以视为葡萄酒的“结石”,是完完全全的中性物质(无任何味道),所以对于葡萄酒的口感与储藏没有一点影响。它是来自于一部分葡萄酒中酒石酸沉淀,而酒石酸是在所有葡萄酒中天然存在的。尤其是在葡萄酒的陈年过程中,或是温度的突然变化(比如运输过程中气温降低)会加快这些晶体的形成。
本文标题:葡萄酒小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8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