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3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二)建邺区九年级物理(本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电磁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C.验钞机——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超声波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放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放热C.冬天,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手影游戏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因而玻璃棒带正电D.抽香烟的人周围烟雾缭绕,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提供的信息有真有假,根据生活经验,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A.正常人的体温B.两个鸡蛋的质量C.两节新干电池的电压D.台灯灯泡的额定功率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无弹性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阻力,小球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若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突然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C方向运动C.沿BD方向运动D.沿BE方向运动7.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滚下,经过B处,最终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C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B.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C.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D.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书包带做得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所挂勺子等的重力大小相等C.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到地磁场的作用D.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9.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①液体的密度是1×103kg/m3②两种情境下小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4:5③小球的密度1.2×103kg/m3④两种情境下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6:5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④10.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有关物理现象或说明有关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①小磁针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将消失B.图②中铁钉B吸引大头针较多,表明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C.图③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根据该原理制成了电动机D.图④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和S1,三表均有示数且灯泡正常发光,再断开S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大B.电流表A示数变大C.电压表V示数和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示数和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12.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4VB.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最大为6ΩC.滑片在阻值最小端时,通电10s电阻R0产生的电热160JD.滑片在阻值最大端时,通电10s电阻R0消耗的电能为20J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描述声音的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__减弱噪声.1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1)若将蜡烛从图示位置移到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从图示位置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当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2)他将装置恢复到图示位置,再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像再次变得清晰,他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块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3)实验中,蜡烛逐渐变短,要使蜡烛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15.如图所示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卫星.(1)长征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嫦娥”卫星的机械能将________,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卫星是______的.(2)如图所示“嫦娥”卫星在太空张开“翅膀”是为了接收________能,这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嫦娥”卫星携带的探测仪器随地理位置的改变其质量________,它们科学探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______传递到地球的.(4)“嫦娥”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没有太阳光照射)期间,卫星表面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6.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200N,当分别沿力F1和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A时,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1_____F2.若实际提升物体的拉力F1=210N,10s将A物体匀速提升4m,则拉力F1的功率为______W.若将此滑轮改成动滑轮匀速提升同样的重物,则机械效率将________.序号木块运动状态测力计示数/N1静止0.62匀速0.73加速1.0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上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在第一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在第二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第二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18.小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1)将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水后一个正放一个倒放,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瓶内最底部的压强______.A.倒放时大B.正放时大C.一样大(2)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瓶子瘪了,如图乙所示,其中向瓶中倒少量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后,在侧壁不同位置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水喷出,如图丙所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其两端点),当滑片P在b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功率为1W;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功率为1.8W.则:R2的最大阻值为____Ω.则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了____V,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____W,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____W.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0分.解答27、28题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20.(6分)按照要求作图(留作图痕迹)(1)如图甲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轻质杠杆(A为支点)在水平位置静止,做出物体C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的力臂L;(3)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甲乙丙21.(3分)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实验,图乙“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1)图丙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若甲、乙两实验使用的酒精灯、烧杯等实验用器材完全相同,则两实验中的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分)以下是课本两个光学实验实验一: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半部分组成.(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路OB.接着将纸板F沿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路,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实验二:用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的方格纸上,A、B为两个相同的棋子,A位于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之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2)接着,小明正确操作后得出“平面镜成虚像”这一实验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23.(4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C、E两图,可以探究浮力与_________的关系.(2)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铝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铝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铝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铝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①通过分析可知,铝片在步骤一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铝片在步骤二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无法实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的探究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4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将同一小钢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A、B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推动硬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纸盒被推动得越远,小球对硬纸盒____________越多,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2)甲乙两图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在做完甲图实验后进行乙图实验时,发现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而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纸盒损坏,需改进乙图实验后再与甲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采用以下____________方法可确保实验的成功(填字母)A.换用质量更小的小球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C.适当降低小球的高度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3)若要验证动能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需要添加的一个器材是____________25.(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组装器材时,先固定铁圈__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2)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小明
本文标题:初三物理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0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