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8-19届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第1页(共21页)2018-2019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位置)1.(2分)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A.两只鸡蛋的重约为1NB.酱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C.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100ND.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2.(2分)在学习从“粒了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3.(2分)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4.(2分)小红用甲、乙两个物体,做“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B.2:1C.4:1D.8:15.(2分)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第2页(共21页)A.上漂的纸条B.靠拢的纸片C.升空的孔明灯D.吹不掉的乒乓球6.(2分)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绳子的拉力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7.(2分)一辆小轿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轿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轿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发动机运转时小轿车才能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由于惯性作用,即使紧急刹车,也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8.(2分)在科学实践课上,王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模型鸟的重心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B.沿水平方向缓慢移动矿泉水瓶,模型鸟就会掉落C.模型鸟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尾部9.(2分)如图所示,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压缩弹簧并使其右端至B处后静止,释放物块后,物块的运动状态是()第3页(共21页)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10.(2分)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11.(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B.实验中需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C.实验中必须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D.在该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2.(2分)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已知:ρ铁>ρ水>ρ酒精>ρ木.将木球放入酒精中、铁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第4页(共21页)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计25分)13.(2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物体的一些物理属性,铁锅和砂锅导热性好的是,打足气的足球和铅球相比较,的弹性好。14.(3分)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现象,粽子包好后下锅煮,粽香会变得更为浓郁,这说明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吃棕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15.(3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存在,高原上人们习惯炒熟或烧烤食品,这是因为海拔高度增大,大气压,液体的沸点,普通的锅难以将食物煮熟。16.(3分)人们将书包带做得宽一些,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肩部的,从而压强,背着更舒服。纤弱细小的蚊子,只要“轻轻一吻”就能吸到大象的血,原因是蚊子的口器对大象皮肤造成的压力虽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锐,因而能轻易刺穿大象皮肤,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大了压强。17.(5分)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根据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第5页(共21页)18.(2分)一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g,则瓶子的容积为cm3;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3。19.(2分)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2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方向是。20.(2分)如图用一细绳拴住体积为0.6dm3重为4N的木块,使它浸没在水中,此时绳的拉力为N;若剪断细绳,当木块静止时水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1.(3分)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6页(共21页)三、解答题(共10小题,第22、26、27题各4分,第23、24、25、29题各6分,第28题7分,第30题8分,计51分)(g取10N/kg)22.(2分)完成下列作图。如图,浸没在水里的铁球正在加速下沉,画出球受力示意图(不计水对铁球的阻力)。23.(2分)如图所示,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4.(6分)国家5A级景区溱湖湿地公园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图甲所示是景区的观光桥,该桥长约800m,桥面能承受的压强是2.5×105pa;图乙所示是景区的一辆四轮观光游览车,车子的质量为1.2t。(g取10N/kg),求:(1)若游览车以l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它通过该桥需多少分钟?(2)某时刻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若每位游客的人均质量是5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为确保览车在桥面上的行车安全,车上所能乘坐的游客最多几名?25.(6分)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m1为2.4kg;往烧杯内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烧杯、杯内水、金属球的总质量m2为5.4kg;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m3为1.2kg。已知ρ水=1×103kg/m3,求:(1)金属球的质量(2)金属球的体积(3)金属球的密度第7页(共21页)26.(6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初速度。(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小车在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不容易改变。(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4)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N。27.(4分)小明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1)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密度为kg/m3。(2)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3)爱动脑筋的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和一杯水也测出了这杯牛奶的密度,其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G(如图丁所示);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对石块的拉力F1;③;请将小华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第8页(共21页)28.(4分)小明用表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器材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此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明进行甲、乙两次实验所验证的猜想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通过甲、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将一张白纸贴在磁性黑板的表面,如图丁所示,将三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但重力不同的物体a、b、c(Ga<Gb<Gc)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使三个物体对白纸的压力相同,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拉动白纸时,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Fa、Fb、Fc,则A.Fa=Fb=FcB.Fa<Fb<FcC.Fa>Fb>FcD.Fa=Fb<Fc第9页(共21页)29.(7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和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应(选填“远大于”、“远小于”、“近似于”)卡片重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30.(6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探究结果。(1)分析图①②③,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比较图③④,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与无关。(3)比较图④⑤,说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选填“大”或“小”)(4)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皮,烧杯和水进行第10页(共21页)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①通过分析可知,步骤一中铁片受到的浮力步骤二中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小明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31.(8分)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用恒定不变的力按压住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得到的结果是。(2)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
本文标题:18-19届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0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