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浅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津市市第三小学陈宏【摘要】英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有苦难言而又无奈的话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每个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孜孜以求的命题,我在探索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好的的学习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方法课堂气氛指导力度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英语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仅费时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学习。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应当怎样学”,于是出现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局面,其结果是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缺席或作用的弱化必使课文阅读教学衍变成课外自由阅读。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随意解读课文得不到矫正,或把初始化阅读当成课堂阅读,教师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在课内的每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主导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内都充分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能做到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的水平及交际能力。为了强化学生对某些语言知识的记忆,在课堂上,我经常向学生发出“连珠炮”似的提问,而且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重点练习,待同学们熟练运用之后,再换一组新的内容来进行问答。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学生没有学好,主要责任在教师,教是为了学。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应当怎样学”为“学生怎么学,教师就应当怎么教”的思想。英语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应当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研究教法。比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就应当按照量力性原则安排授课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对刚学过的材料,应该及时多加复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英语是拼音文字,字母是代表声音的,应当培养学生用音记词的能力,才能防止违反英语学习规律的死记硬背单词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起始阶段就要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教单词,使学生在初学阶段见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能自己读出;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词,能正确拼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正确使用语言,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认识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而且认识问题的过程螺旋式上升,逐步完善。从初步理解到完全掌握语法概念,是由教师一个人讲解,还是教师设计一些语言情景,让学生通过语言现象自己找出这一语言规律呢?正确的作法是后者,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本身更重要。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使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及学生达到学习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及提高学生积极性,而现代的外语教学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在以交际性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和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非母语国家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而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气氛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量的获取,更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语言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每个外语教师都应努力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活跃课堂气氛并非讲个英语笑话、教首英文歌曲就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对此,很多教师存在误解。幽默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课堂上,最能激发人的幽默感的是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幽默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往往效果奇佳。有一次学生读单词,把soup念成了soap(肥皂),于是我问他们想不想吃点soap,如果愿意由我请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Yes”。当我告诉他们“soap”的意思时,全班哄堂大笑。我想从那以后他们大概再也不会去“havesomesoap”。不过,在利用幽默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不然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以为你在取笑他。例如当一个学生说“Iamfull”时,不要说“Youarereallyafool.”但不妨这样说:“Youarenofool.Youmean,you’refull.”插科打诨并不能取悦于学生,时间久了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进而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不但误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师生对峙的僵持局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并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微小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真诚地赞扬。为了不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语言甚至观点上的错误,教师不应简单生硬地予以否定,这时,教师问其他同学:“Doyouagreewithhim?”,以诱发讨论。通过讨论,孰对孰错自见分晓。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还可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学英语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况且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还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其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和热情,再加上适当的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必定会逐步提高。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对英语学习非常有益,而营造这种气氛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所以,我们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经常设置一些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可引起争论的话题,这对活跃课堂气氛非常有利。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面对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要率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实施和落实。因此,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兴趣活动,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自学策略的辅导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技艺、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多种信息交流的主渠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启动、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实际操作中,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分配上,可构建“呈现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讲解点拨──操作运用评价”为主的基本教学模式。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然而,每周2学时的课堂学习时间根本无法保证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学生课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学。对于学生课外学习,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大撒把”的方式,而应当把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延续,尽力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实践证明,课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临场发挥力将得到很好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课堂的严肃气势,学生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从而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采用课外表演、英语角、唱英语歌曲、读书会、故事会、书法比赛、观看VCD教学片等活动形式。英语课外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把较为枯燥的被动学习变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到获得新知、提高技能的成功感。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渗透“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条件,彻底放手让学生去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发展,素质教育的理想和价值才能得以现实。
本文标题:浅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3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