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作者:吴选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1期【摘要】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离开了游戏材料,幼儿就没办法顺利开展游戏。玩具及游戏材料提供的种类、数量都对幼儿的游戏交往、游戏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它的教育功能。因此研究者认为,如何从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中丰富幼儿的角色认知,密切幼儿角色之间的交流,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进行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游戏材料投放【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18-01一、投放强结构性与弱结构性相结合的游戏材料,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强结构性材料更能激发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行为。皮亚杰认为在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幼儿运用的概念与一般成人运用的概念不一样,幼儿运用的概念往往是把最初学到的语言符号附加到一些事物上而形成的,这种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不是抽象的、图式的。而小班幼儿就处于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但是另一方面又发现强结构性游戏材料不利于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持续开展。由于强结构性游戏材料的结构是不可改变的,对幼儿的角色行为可能会造成一定阻碍作用。当幼儿在使用强结构性材料的过程中,时间长了,就会因为材料无法发生改变而丧失对材料探究的持久兴趣,容易导致幼儿放弃当前的角色行为。通过表1可以看出,投放全部强结构性游戏材料时,小班幼儿出现了收银、点菜、取餐、吃饭四种与“餐厅”主题相关的4种游戏情节。投放强弱性相结合的游戏材料时,小班幼儿出现了收银、点菜、做汉堡包、包饺子、做蛋卷、吃饭6种游戏情节,部分弱结构性材料的投放让小班幼儿开始尝试用棉花、无纺布条、海绵纸片等材料进行游戏,幼儿逐渐学会把海绵纸片、棉花、布条替代成汉堡包、饺子馅、蛋卷等食物,因此会出现“做汉堡包”、“包饺子”、“做蛋卷”这样的游戏情节。所有观察结果表明,投放强结构性游戏材料与弱结构性材料相结合时,小班幼儿表现出的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情节种类更丰富。案例:医院角色游戏男孩霖霖是今天药房的护士,负责给病人取药,女孩欣欣走过来,问:“我能拿感冒药吗?”霖霖二话不说,从箱子里拿出一盒药递给欣欣,而后欣欣看了看手里的药盒,离开了。过了一会儿,男孩浩浩来了,霖霖问:“你的病历本呢?”浩浩把病历本递给霖霖,霖霖翻开本龙源期刊网子看了看说:“哦,你要吃发烧的药!”他盖上病历本,选择了第一个箱子,拉开,从中拿了一盒退烧药给浩浩。过了一段时间后,霖霖看见病人都去打针了,没有人来取药,于是他拉开了箱子,取了一些药盒放在桌子上,自己玩起了“堆积木”的游戏。过了一会儿后,旁边来了一位女孩卉卉想拿药盒,霖霖却抱住不让,卉卉刚想找老师帮忙,霖霖就从上面抽取了一个药盒给他,然后继续摆、堆药盒。医院里的药盒,使幼儿产生了相应的角色游戏行为。而药盒是医院里为数不多的弱结构性游戏材料,霖霖在游戏中除了给病人取药外,在无病人的情况下,他发现了一个玩法——当成积木堆砌!由此可见,在提供强结构性游戏材料的同时,提供弱结构性材料能启发幼儿更多的游戏玩法,激发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行为。但缺少多种功能、多种操作的若结构性材料,又可能会阻碍幼儿的角色行为,使角色游戏缺少连续性。二、投放幼儿常见熟悉的物品,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模仿、再现和创造,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和使用材料的源泉,在生活上有目的地带孩子们去实地参观考察,拓展幼儿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幼儿已有的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拓展,开阔眼界。如果活动的材料是孩子平时生活中不常见的,是需要老师详细介绍的,那这就加难了幼儿对于这个实验的理解。因此,在提供材料时应该选择幼儿熟悉的,建立在幼儿一定生活经验之上的材料。在“超市”游戏开始,我们提供了些幼儿不常见、不常吃的东西,如:姜、牛排、葱、蒜等,幼儿看到了这些材料只是摸,而不是“买”。通过几次的观察后,我们提供了些他们常见的,适宜的,如:虾、鸡蛋、水果、红萝卜等,他们的兴趣就浓厚了,买的东西也多了,选的次数也多了。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材料的喜爱,从而对角色游戏开展有帮助。三、投放适当数量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角色行为的持续发生为了吸引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往往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虽然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很浓厚,但经常导致游戏区摆放杂乱无章、游戏常规不易建立等现象。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应有所区别与侧重。开学初,在准备游戏材料时,没有细想就把所有“超市”物品都搬了出来,满满三货架。第一次游戏时,它们也确实起到了吸引幼儿游戏兴趣的作用,但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慢慢地反映出了许多因“商品”太多而产生的麻烦:(1)材料太多不便于幼儿整理,幼儿也不会整理,导致游戏区混乱,常此以往会养成幼儿不爱整理、不善整理的坏习惯。(2)幼儿对超市的兴趣都在“商品”上,导致本应在交往、交流上有一定转变时,孩子们仍不停地玩着各种“商品”,阻碍了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于是,我们重新商定“超市”的游戏材料,哪些该撤?哪些暂留?龙源期刊网最后呈现在三个货架上的只有三大类,一类蔬菜,一类水果,一类肉类,均为织布制品。这样分别放置在三个货架上后,不仅看上去更整齐,还更便于幼儿整理。四、适时调整投放后的游戏材料,维持幼儿游戏积极性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当幼儿对某样事物已经不觉得好奇、有趣时,就像孩子们对翻了好几遍的图书没有什么新鲜感,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大家就不愿意再玩了。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捕捉信息,了解孩子的要求,孩子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点、关注点是什么,及时地调整区域材料。开学两个多月时,幼儿对角色游戏已有一定认识,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如“超市”里,悦悦正大声地吆喝着:“谁要来买东西?好吃的东西啊!”但毕竟是小班幼儿,注意力极易分散,服务员到处“窜”的现象在各游戏区时有发生。同样在“超市”游戏中,远远、柏霖两位营业员前一秒还神气地站在柜台前,后一秒却早已不见踪影。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另一方面是游戏材料不受幼儿喜爱引起的,这部分自控力相对较差的幼儿对超市里一成不变的游戏材料失去了兴趣,此时,便可以让一些半成品材料成为吸引幼儿兴趣的“良方”。发现问题后,我们适时在美工活动“饺子”“春卷”后将制作用的模具、不同饺子、春卷的图片、小棒等半成品材料投放在“超市”中,幼儿对春卷的兴趣大大增加,纷纷跑来买,幼儿做了一盘又一盘的,自始至终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性、耐性都得到了一定锻炼,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他们对游戏的积极主动性。参考文献:[1]邱学青.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3]李淑贤,姚伟.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4]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5]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小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0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