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政治经济学概念分析第一章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3.价值:商品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4.具体劳动:一定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性5.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拥有的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虚幻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性质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或劳动时间/产品量阐述题1.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商品价值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2.简述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是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的,私人劳动要想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章1.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简述题1.为什么“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首先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由于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的优点,成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2.阐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经历了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向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过程的价值形式的最后形式。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简述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用公式表示为: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动次数第三章1.自然经济: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的统称3.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中通过供求和价格变动,市场竞争,风险约束等途径,来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作用过程。主要包括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4.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各级各类市场的总和,主要按交易对象划分,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而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分为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简述题5.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2)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3)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4)经济的开放性与社会保障5)国家调节的重要性6.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微观作用:激励创新,优胜略汰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局限性:1)由于信息不完善而造成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扭曲2)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给商品生产者决策带来的风险性和盲目性3)自由竞争是生产资料逐步集中在少数生产者手中造成垄断4)价值规律在有些领域不能发挥作用7.简述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1)可以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2)有利于保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4)是经济开放的必要条件第四章1.垄断: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对某些部门的生产和市场实施独占或控制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简述题1.简述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实质过程:15、16世纪,通过暴力手段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使大量的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方面,使大批的直接生产者被剥夺生产资料而变成--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由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创造出经济前提。实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实质是通过力剥夺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经济条件,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份地的剥夺,是整个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3.私人股份制的特点是什么1)资本所有者具有多元性2)资本所有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3)企业经营具有长期连续性4)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第五章1.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种运动。一个历史范畴2.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3.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4.剩余价值: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5.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6.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劳动时间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7.剩余价值率:1)物化=剩余价值/可变资本2)活劳动=剩余价值时间/必要劳动时间8.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旧的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9.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10.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11.名义工资: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数量12.实际工资:工人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13.相对工资:工人新创造的价值(v+m)中,工人工资v所占的份额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简述题15.劳动力商品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特殊性: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以及劳动者的其他需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力价值或价格1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资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1)工会组织的发展2)雇员参与制度及雇员持股制度的出现3)管理者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分化但劳资关系的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解决它的条件又是什么?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矛盾是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条件是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第六章1.产业资本:投在生产领域,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才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2.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3.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过程4.固定资本: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5.流动资本: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的生产资本6.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年周转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的年周转总额)/预付资本总额7.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阐述题1.资本的循环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包含哪些组成部分?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组成生产时间,指资本周转通过生产领域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及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指资本周转通过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①划分的根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按周转方式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按是否是剩余价值来源划分的。②划分的对象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对预付资本的划分,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资本的划分。③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只劳动力。工资既是可变资本,又属流动资本。④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剥削实质而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考察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4、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①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资本的投入量;②加速资本周转特别是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增加年价值剩余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③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流通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进而影响资本家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第七章1.生产成本:生产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K=c+v2.利润:是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生产价格:商品的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4.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5.利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6.级差地租:是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即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7.绝对地租: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阐述题8.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9.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1)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取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2)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低的部门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3)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10.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市场价格取决于社会生产价格,即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决定,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1.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分割剩余价值的分别将剩余价值分割为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形式第八章1,简单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大于原有规模的生产3,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简述题4,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1)相对人口过剩和失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积聚和集中)2)平均利润率下降(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减少,剩余价值减少,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一切部门利润率下降)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以防积累,贫富两极分化愈加严重第十章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化大生产3,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就中国的社会性质而言,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成熟程度来看,它还处在初级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认清这个现实,绝不能超越这个阶段6,社会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十一章阐述题7,谈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认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改革的性质来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是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从改革的社会力量来看,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而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结合起来,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从改革的内容来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来看,不是进行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概念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0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