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专题:声学光学实验
1实验专题(二)声学、光学实验★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征1.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折射及其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2.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对应练习:1.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1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2.如图2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图2图1图3甲图4乙2图5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4.图4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4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个固有频率的音调。5.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右表:(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5所示,读数是cm。(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能/不能);理由:。(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判断方法:。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11.502131231.002.001284348.502.50656编材料长度/横截面积3图1猜想三:琴弦发生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右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保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7.如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8.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2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0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2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cm/mm21铜600.762铜600.893铜601.024铜800.765铜6铜1000.767钢801.028尼龙801.029尼龙1001.02图24图4乙原放置玻璃板处图4甲纸张BA图3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图3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10.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4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3)图4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5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5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5【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6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当它们处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图6图5乙甲图76参考答案知识点1A知识点2B1.C2.慢底快高物体振动快慢3.相同振动音色4.低25.(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4)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6.(1)1、2、3(2)1、4、6801.02(3)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7.D8.(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小聪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则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3)光反射时,光路时可逆的(或则光路具有可逆性)9.(1)①折射反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10.(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11.【提出问题】放大缩小【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结论与应用】(1)大长(2)远离缩短12.(1)同一高度倒立缩小(2)靠近凹透镜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专题:声学光学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9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