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现代小说的鼻祖,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人,20世纪德语小说家。评价:•“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美国诗人奥登名言:•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时,它才会自由。•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卡夫卡让米兰·昆德拉心服口服,他把卡夫卡的小说比喻为“梦的呼声”,声称:“19世纪沉睡中的幻想被弗朗茨·卡夫卡突然唤醒了。”卡夫卡取得了后来超现实主义者提倡但他们自己从未真正取得过的成就:梦幻和真实的融合。实际上,这也是小说由来已久的美学抱负。卡夫卡的巨大贡献并不全在于他跨出了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的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他出人意外地打开了一扇门,让人们看到在小说这块场地上幻想能像在梦中一样爆炸,小说能够从看似难以摆脱的逼真性要求中解放出来。生平简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是百货批发商。•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德国文学,后屈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布拉格工伤事故保险公司。1922年秋,因肺病加重辞职,辗转欧洲各地疗养。1924年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年仅41岁。独一无二的卡夫卡•·内向直觉型----懦弱羞怯、孤独内向的性格•·畏父和审父的情结•《致父亲的信》“我在自己家里比陌生人还陌生”;•《判决》•《变形记》中的父亲形象;•·无所归属造成的自我破碎•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不和的父子关系卡夫卡心灵苦痛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源自暴君式的父亲。虽然布劳德批评卡夫卡将童年梦魇过度放大,但任何人只要读一读卡夫卡在一九一九年写的《给父亲的信》,就不难理解卡夫卡终其一生,不论是童年还是求学期间,不论是职业还是婚姻的选择,父亲巨大的影响总像噩梦般缠绕著他。信是这样开始的:最亲爱的父亲,你最近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怕你。同往常一样,我对你无言以对,部分由于我对你的畏惧,部分由于解释这种畏惧涉及太多细节,突然谈及,我一下子归纳不起来。三十六岁的成年男子,写下这样百余页的一封信,述说自己内心的纠葛。这份血泪的自我剖白,目的不是控诉,而是爱的尝试。卡夫卡一生试著寻求和父亲和解,盼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不过母亲却不敢将这封信转交。犹太人身份•卡夫卡的故乡是布拉格,而布拉格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城市。在这块是非之地上,混居着各种各样的民族、运用着形形色色的语言: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普鲁士人、犹太人。而其中的犹太人无疑是命运最复杂的一群人。而卡夫卡就是这类人群中的一个。在卡夫卡的时代,一个犹太孩子随时会可能遭受各种形式的歧视、欺负、凌辱和打击。卡夫卡对写作的膜拜•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他用这样的方式诉说着一个异质的世界面前的孤独、不适与绝望。•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思想特点:•·孤独意识•·恐惧意识•·障碍意识•·负罪意识3.代表作:•《判决》:对惨不忍睹的顺从心理的刻画。•《饥饿艺术家》:殉身者怎样沦落为无人理睬的戏子。•孤独三部曲:《城堡》、《审判》(《诉讼》)、《美国》•Kafkaesque:卡夫卡式,荒诞、恐怖的代名词艺术风格:•悖谬:卡夫卡常常把它变成美学概念,构成悲喜剧或黑色幽默的审美情趣。•图像或者象征:他的思想或意念常常通过图像来暗示;•譬喻或者寓言;•荒诞;•梦幻;•怪诞:改变原来形态,使之怪异,以引起人们的惊异感和距离感。•神秘性;•多义性——多元阐释;•自传性;•朴素性:“圣经方式”的笔法,形成了冷峻、简洁、素朴的风格。•4.《变形记》分析•思想内容分析:•(1)异化(他人即地狱)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2)灾难感和孤独感。•昆德拉:卡夫卡所有小说的主题是:“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艺术分析:•(1)荒诞中的真实,真实中的荒诞。•卡夫卡作品整体上的悖谬与荒诞,是以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基础为前提的。•(2)借助“丑”来反映“真”;•(3)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卡夫卡与中国•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中国人来访》;•卡夫卡与老庄哲学;•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譬如,美国当代评论家詹姆斯·怀特拉克(JamesWhitlark,)说,“卡夫卡对待语言和文学的态度,非常接近于道家。”本雅明说,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就是“犹太教与道教斗争的场所”。•中国人专论:《卡夫卡与中国文化》,乐黛云主编,曾艳兵著•《专制文化的寓言:鲁迅、卡夫卡解读》
本文标题:卡夫卡简介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0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