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安全技能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第三节重大危险源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组织保障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第七节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八节建设项目安全实施“三同时”第九节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第十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二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十三节承包商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2010年6月1日实施《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906--2010)。定义: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企业的每个员工。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的模式。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管理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3个核心要素。序号核心要素序号核心要素1目标8隐患排查和治理2组织机构和职责9重大危险源监控3安全生产投入10职业健康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1应急救援5教育培训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6生产设备设施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7作业安全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业安全包括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作业行为管理、安全警示标志、相关方管理、变更管理。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一、安全文化的起源1986年提出了“安全文化”一词。二、安全文化现状美国杜邦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二、安全文化现状2008年,安监总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一)定义: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二)安全文化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三)推进与保障规划与计划:企业最高领导人组织。保障条件;推动骨干的选拨和培养。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五、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一)建立机构: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下设安全文化办公室。(二)制定规划。(三)培训骨干。(四)宣传教育。(五)努力实践。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一)评价指标:11类,区分各类别。(二)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三)评价程序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下达《评价通知》;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评价报告;反馈企业征求意见;提交评价报告;●进行评价工作总结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第三节重大危险源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组织保障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第七节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三节重大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一)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二)国内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和评价。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004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字[2004]56号),2009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三节重大危险源(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满足安全距离、整改、备案、登记;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监控、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基于GIS、GPS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第三节重大危险源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二)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提交预评价报告。(三)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四)应急救援系统(五)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第三节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危险化学品的依据和方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1)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2)军事设施;(3)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4)危险化学品的运输;(5)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1)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2)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1爆炸品叠氮化钡0.52叠氮化铅0.58硝酸铵(含可燃物0.2%)59易燃气体丁二烯510二甲醚5017乙烯5066毒性物质丙酮合氰化氢2078异氰酸甲酯0.75类别: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等9类。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1.1A项爆炸品1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10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50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10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200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5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50类别: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等9类。说明: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12121nnqqqQQQ(1)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一)评价单元的划分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半成品贮存区、运输装卸区、废液处理区等。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三)数学模型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七大类:1)爆炸性物质;2)气体燃烧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燃物质;6)遇水易燃物质;7)氧化性物质。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每种物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值给出状态分;每一大类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共计19个子类。权重分与状态分的乘积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评分值。考虑到毒物扩散的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将毒性物质定义为第8类危险物质。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分如下5级:A级:关系密切Wij=0.9;B级:关系大Wij=0.7;C级:关系一般Wij=0.5:D级:关系小Wij=0.2;E级:没有关系Wij=0。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六)事故严重度评价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不考虑停工损失。对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的事故严重度,根据两个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1)最大危险原则:事故后果相差大;(2)概率求和原则:事故后果相差不大。评价的折算公式。(七)危险性抵消因子物、人、管理抵消因子。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用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A*1.5一般说来,单元的危险性级别愈高,要求的受控级别也应愈高。各级重大危险的受控标准: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的主要思路建立区县、市级、国家三级监控网络。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各城市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设立国家重大危险
本文标题:安全技能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6970 .html